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比如理想和现实之间,就经常藏着一道选择题:
“是选择吃泡面为理想而打拼,还是过那种一辈子一眼就看得到头,十分稳定的日子?”
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利弊,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可有些选择题,却未必如此“温柔”了,成人世界里的选择题,绝大多数都是单选题,在取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迫选择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种时候,我们该如何来调解情绪,办好这件事呢?庄子讲了一个“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故事。
楚王让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叶公子高知道自己斤两,他的内心十分慌张。他以前就听说齐国对外国使臣表面恭敬内心怠慢,现在让他去,这不是尚未出师,败局已定了吗?到时候齐国那边受了脸色,回来还要被楚王严惩,两面都不讨好。
结果还没出使,他就吓得不知所措了。
叶公子高便去请教孔子,自己该怎么做。
孔子说:“出使国家,传递两国国君的态度,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两国国君喜悦的话里必然存在着过度客套的夸赞之词,愤怒的言辞里必然存着过度憎恨的话,臣子如果无法揣摩好其中的分寸,国君必然会迁怒臣子。”
我们把环境变换一下,假如老板让我们代表公司去和别的公司谈生意,我们就能体会到叶公子高的烦恼了。
两边公司的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里早已风波暗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某种意义上来讲双方谈判的激烈程度其实并不亚于战场。
谈判成功,则臣子未必获利,而一旦出使的结果不理想,臣子必然成为君王迁怒的对象。
这样的任务,显然不是员工喜欢做的,可碍于生命(扣工资)的威胁,我们却不得不这样去做。
这时,庄子借孔子之口说了:“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喜怒都不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知道事情的结果无法轻易改变,却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到了极致的体现。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要去适应环境。
在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成员,但放到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显得很微小,这个道理其实我们成年那一刻就应该懂得:
“父母不是无所不能,他们抚养我们时,已经给了我们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环境,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感恩。”
“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缺了我们,还是会一样的运行。”
大环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意愿而改变,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去发展,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就想要逃避,那只会让我们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正确的做法,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去适应、去了解,去解决困难。三、与性格恶劣的人一起共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庄子:维持表面的礼节,内心保持自己的天性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才华的隐士叫颜阖,他精通上古圣贤的治国之道,卫灵公便邀请他去当太子的老师。
颜阖便请教卫国贤士蘧伯玉:“如今有一个人,天性凶残好杀,和他相处时,稍微不顺遂他的心意就会给国家招来祸患;如果遵守他的规则,又会危及到我自身的安危。他是那种能够发现别人过错,却不知道别人为何犯错的人,请问和这种人相处,我该怎么应对呢?”
《庄子》: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 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说:“你不如表面上与他保持着亲近的态度,内心则保持本心,根据他的秉性再进行引导。不过,亲近他不适宜太过亲密,疏导他不适宜太过明显。
你听过螳臂挡车的故事吗?螳螂得意于自身的力量,去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如果自信自己的学识,难免步入螳螂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