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贼竞争”也是《后出师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如果不主动北伐,凭借刘备前期东征西讨积攒下来的军事人才打开局面,那么等时间一长,这些老一辈的人去世,锐气一散,蜀汉就会被强大的曹魏困死在益州里。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诸葛亮那样,志在匡扶汉室,履行刘备的遗志。所以诸葛亮上了这道《后出师表》,可以说诸葛亮、诸葛恪叔侄二人面临的境遇还是颇为相似的。
二、《后出师表》托名伪作
当然也不排除《后出师表》是托名伪作的可能。《汉晋春秋》当中说《后出师表》出自《默记》,《默记》的作者是东吴的大鸿胪张俨。而诸葛恪又提到了《后出师表》,他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服务于政治的。那么就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后出师表》是张俨、诸葛恪伪造出来的,诸葛恪想发动北伐,但是阻力很强,于是搬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诸葛亮;即便《后出师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亲自伪作,但它本身的内容符合诸葛恪的立场,诸葛恪也不会考证它的来源和真伪,反而更笃定它是诸葛亮所作。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后出师表》中关于赵云卒年的记载就一定是错误的。因为《默记》的作者张俨和诸葛恪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且要早于陈寿著《三国志》。我们以诸葛恪写《伐魏论》为例。《伐魏论》写在吴建兴元年到建兴二年(即公元252到253年),也是两次对曹魏的战争之间:“东兴之战”和“新城之战”。根据《三国志》以及《后出师表》中的记载,赵云卒于公元228年或者229年。期间也就相差二十几年。赵云是蜀汉中一个重要人物,如果《后出师表》真的是诸葛恪伪作,那么在赵云的卒年上,诸葛恪也一定要保证准确。因为诸葛恪是想利用《后出师表》来保证自己的北伐举动是正确的。如果赵云卒年出现错误,导致《后出师表》整个都不可信,那诸葛恪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当然也不排除重名或者传抄错误的可能性。但一来概率比较低,二来这些情况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解决各种历史争议,没有什么详细讨论的必要。所以小编不采用这两种说法,所以关于赵云卒年的争议和辨析都是基于《后出师表》中的赵云就是蜀汉镇军将军赵云的基础上的。
小结
如果《后出师表》为真,那么就可以确定推翻《三国志》中对赵云卒年的记载;如果《后出师表》是服务于政治的伪作,因为年代相差不大以及诸葛恪的需要,其内容也有相当的真实性。所以小编个人认为,赵云的卒年应该采信《后出师表》中的说法,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三国志》当中的记载是很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