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zukobe (晴空万里!), 信区: CL
标  题: 论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实现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Apr 16 10:40:52 2001), 转信

作者:张海斌 华东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98级研究生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不仅是一场全面的制度实践,而且是一系列价值和观念的载体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无疑需要制度和价值理念的双重支持,立宪主义无论其内容
还是形式恰恰与此契合。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


关 键 词:市场经济 立宪主义 立宪主义的实现

毋庸讳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市场体制的运作毕
竟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实践,具有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因此,对经济现代化提供有
力的价值内核无疑显得至为迫切。它关涉到市场经济的品质和社会效果,意义甚殊
。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与立宪主义两种价值立场进行比较、评析。从而对
我国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作出判断。

一、 立宪主义:价值与制度的聚合

立宪主义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核经历了一个历史
演变的过程。1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是宪法学者一直存在争议的命题,
其中涉及到宪法术语的使用和变迁问题。“宪法的基本用语概念与历史发展同时发
生变化,其特征尤其在于它与宪法原理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也就是说,宪法原理随
历史发展发生变化,而基本用语的概念又随着宪法原理的变化而变化。”2但是,
就总体而言,有三点是能得到共识的,
首先,立宪主义决非是单纯的宪法和有关宪法制度的制定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
立宪主义与立宪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还包括宪法的宣传、实施
以及监督保障等动态过程。
其次,从内容上看,立宪主义要求宪法包涵人民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和社会权
的确立,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原则等等。体现着实质正义。
最后,就立宪主义概念的内部结构而言,立宪主义不仅是一个设计精致规范严密的
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还应是一整套体现自由和制衡精神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
系,是制度和价值的聚合。

考察立宪主义的演变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立宪主义向现代立宪主义的转变是
以1919年《魏玛宪法》为主要标志而逐步实现的。它是发轫于古希腊立宪概念的形
式化、3经中世纪宗教理念渗透和近代立宪实践的演习而不断实质化的产物。可以
说,立宪主义的价值内核是随社会生活的演进而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史无
疑是一部经济关系的演变史。立宪主义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先天的联系。
诚如恩格斯所言,“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
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远或近的枝叶,那么,那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
经济关系的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4。”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形式
的辨证关系,为我们研究立宪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现代立宪主义的日益完善无疑确立了以下几个原则。

1,自由的保障需要国家合理干预,这是古典自由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和盲目
性回应的结果,是立宪主义的重要内容。

2,人权的相对化以及社会权的凸现;其中社会权的强调是以魏玛宪法为肇始以法
国宪法和意大利宪法为主要体现的。它的出现是现代立宪主义对市场经济的契约自
由等原则的限制和纠正。

3,议会的充分重视;议会在一个立宪主义国度里是各种利益主体平等博弈的法制
化场所,现代立宪主义对议会的强调体现了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原则。-当然,
现代立宪主义的诸原则的归纳完全是比较意义上的。它是对近代西方立宪理念中绝
对自由权的反拨和重新审视的结果。严格说来,现代立宪主义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
基本框架并植入民主主义学说的精髓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
宪政制度的设计、人权的保障、权力的制衡、宪政文化的培育及传播等等。是价值
与制度的完美聚合。它不仅能通过立宪并以之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内在统一的法律体
系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规制,更重要的是,立宪主义还是一系列以自由和民主为基
本内核的价值理念的载体,具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传播与导引功能。而这一切
对于培植契合现代市场理念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意义甚巨。因此,就功能主义的立
场而言,立宪主义既是一个规范系统又是一个反馈和评价系统。而这双重功能是无
法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中获致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产物,
而并非如立宪主义那样内生于市场经济之中。倘剥离其政治体制的支持,它仅仅是
“中国人的价值系统”5而已

二、 市场经济;机制和观念的汇合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经济现代化的过程,经济现代化的内涵是多相的
。它包括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和由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观念的现代化。在我国传统的
社会结构里具体表现为计划体制和官本位思想。而这些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
相冲突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
作需要一个完善的自足的法律体系作为制度环境,而以宪法为核心建立的一系列法
律制度正契合此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结合使经济发展有
了合宪性和结构性。但是,这并非市场经济的全部,任何外在形式的运行都需要内
在的动力。市场机制亦不例外。它的发展无疑有着一系列的价值目标为支持。这些
价值目标是由市场机制本身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如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地位的平等
性和契约自由等等。立宪主义则通过立法的方式将这些规律制度化,并辅之以法制
宣传将其内化到公民的行为模式中去。

我们说,市场机制运行的理想状态便是市场和政府间的均衡式和谐。市场经济有其
自身的逻辑和价值。作为政府在采取何种管理模式的选择时对此不应忽视。市场经
济的相对独立性与立宪主义的关系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1,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2,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3,权力有可能滥用的原理。从经济与政治的衍生史
来看,立宪主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模式。对于立宪主义的认识需要我们“不能仅仅
看到宪政作为制度、程序等技术性设施的一面,而忽略其所蕴涵的价值及其道德基
础6”。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立宪主义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元的平等的利益主体。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的确
立在我国这个缺乏自由传统的国度里意味着思想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因为独立的人
的概念在以儒教传统为基本意识形态的社会结构中从未真正确立过。传统中的人囿
于由婚姻和生育所结成的网状的社会格局里。这种格局“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
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7。使其丧失其独立人格。产权制度也是家长制
的。无财产之独立便无人格之独立,立宪主义的任务就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财产
权及人格独立与自由的基准。世界各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市场机制的日益
完善无不伴随着宪政制度的确立及完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无疑得助于一种适合于
人格独立的新教伦理8。这种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争取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而
使“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现代理解”成为可能。而这一切是市场经济所必要的。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无特权的市场主体和平等协商的交易品格。这意味着,一方面
,当国家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时,应遵守同样的市场规则而无法律外的
特权。国家主义所产生的弊端则可以避免。另外,当国家作为市场的调控者和裁判
者身份出现时,无论制定市场规则还是居中裁判,都应重视相对人的平等参与和平
等保护,保持信息公开化。这要求立法和司法在一种能确保自由和民主的制度下运
行。任何制度“都不是从属地为预先给予的集体或分配性共同利益提供利益的稳定
化,它主要起到防止单方面的,即是说非正义倾向的作用9。”而立宪主义恰恰能
提供这种制度。
首先,宪法对平等权的配置为市场主体的人格独立提供根本法依据并使之落实到具
体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去,平等观念必然会随着制度运作而深入人心。这已成为现
代宪法的特征性事实。“权利法案规定了法律的平等保护原则,但是权利法案的观
念远远超出了这些10。”赫尔穆特施泰因贝格对美国的《权利法案》的评价便可见
一斑;
其次,立宪主义还是一种价值体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都是西方人文传统与市场运
作的产物。这些基本价值对于冲破传统文化中对平等权利观的种种思维壁垒是必须
的。
最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互动和
市场接轨。而这对于有闭关锁国传统的中国来说,与其是制度建构的问题,毋宁说
是观念转变的问题,立宪主义无疑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国现行宪法
对改革开放的规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国人观念的冲击,便可见一斑。

三、 立宪主义、市场以及传统立场

无论从何种角度对我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进行审视,都不能自然的导引出立宪主
义和市场理念。这当然是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可以确切的说,立宪
主义和市场理念倘单单从意识形态层面进行定性,无疑,它是西方文化(主要是宗
教文化)在其具体生产方式和利益冲突中逻辑的产生的。有其哲学的、文化的、宗
教的基础。是西方价值的载体。因此严格的说,立宪主义面临着一个民族化、本土
化的移植问题。在此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宪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模式:
1,全盘西化式。即不考虑立宪主义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
决断式的背离。这在殖民地国家的制宪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全盘拒绝式。即:过分强调文化的相对性,对本国传统文化不作任何否定式评
价。这在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且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也建立于其上的国家,表
现得较为明显。

3,辨证吸收式。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性评价,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的
合理性,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融合。这是大多数对立宪主义移植成功国家的普
遍经验。 对于立宪主义对文化碰撞采取何种途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是
一个国家、社区或群体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该单位的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人
际关系状态。传统是如此重要,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人们不可能完全将它忽略掉
。11因此,该途径的选择倘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进行价值评价无疑犯了形而上的
错误。其实,“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
在特定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12对待立
宪主义的移植也应持此立场。

在我国这个传统文化极为深厚的国度里,先天的决定了只能选择第三种方案。即:
对本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进行反思性审视,然后实现与西方立宪主义合理内核
的顺利嫁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宪主义。 对于市场经济与传统定位的问
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交易规则的市场形式,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是长期存在的。
而且,在这些交易规则背后是以传统价值体系为支持的。如传统价值中的团体本位
主义倾向重义轻利思想等。但是,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系列规则与机制的聚合,更重
要的是,它包括一整套完整的符合立宪主义价值观的市场观念的聚合。这些是无法
从传统文化中自然导出的。当然,某些传统价值观可能对市场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模
式产生影响。如传统的义利观等。13但是,从事物的实然性而言,“儒家‘重义轻
利’的思想其实只是一种人格理想,社会中只有少部分儒家知识分子奉行而已,在
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常识理性,这种常识理性承认人民追求利益的合理性
,始终在中国人经济生活中起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4然而,这些稍具市场特征
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只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
的历史局限性,倘不在宪政体制下进行现代诠释,是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
要求的。

四、 市场经济:立宪主义实现的价值尺度

如果我们静心对西方立宪主义的产生及演进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无论立宪主义制
度建构过程还是价值嬗变过程都无可避免地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之中。 “政
治、法律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15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立宪主义作为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集合体也不例外。

首先,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导向。立宪主义通过立宪的形式确
立公民的独立人格和广泛的自由权利,并提供了政府制衡的范式。立宪的过程是一
个观念传播与价值渗透的过程。对于孕育和确立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精神有着重要意
义。同时,市场经济的推进也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对立宪主义
的各项制度的运作与完善意义重大。如人大制度等等。立宪主义如果从立法层面考
虑,它作为政府的一项权力活动,只能是“能与运行中的市场相容的活动”,否则
,“这些活动必须统统排除掉。”16但总而言之,“没有国家的法律秩序,经济制
度,尤其是现代经济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17有了宪政,对政治干预经济的权力
作了严格的制度限制,给经济自由和财产权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其次,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条件。在
以义务本位和计划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里,纵有立宪之名也无宪政之实
,立宪主义是无法真正实现甚至无法立足的。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制宪和行宪的心
理和意识基础,。历史表明,立宪主义是商业发达的政治产物。古希腊与古罗马诸
共和国的政体的不断完善是完全建立在其商业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的运作
使一些观念得以强化,如产权意识,平等交换意识和契约自由意识等等。我国市场
经济的初步发展对现行宪法的挑战便可见一斑。(我国现行宪法的几次重大修改无
不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回应)。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商人阶级的形成
、成长、壮大,及政治上的觉醒,也就没有清末的立宪运动”了18。公民在经济活
动中不断强化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反映到制宪和行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一方面
,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多元化,需要一个解决利益冲突和平等表达权利意志的法定场
所,这无疑有利于议会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必然要求宪法地位
上的自主性,这对宪法在自由和人权上的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市场经济作
为一种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经济形态,需要在市场和国家之间划定界限。宪政作为
市场与政府间的桥梁,它通过立宪的形式将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法制化,并以一些
普遍的宪法原则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限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加剧,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
趋势。这对立宪主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伴随着经济市场的国际化,宪法的某些
内容或某些部分是否也存在与国际接轨的可能?我们知道,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
础的反映,而经济基础从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两部分,同样的
道理,上层建筑也可分为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两部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虽然会
引起政治体制的变革,但并不必然引起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相反,它对于
不断完善其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9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国
际化,也必然要求在宪法的内容和体制上与世界各国宪法发生互动。比如,对人权
的尊重和保障,对权力的制衡,对市场体制和市场规律的确认等等。这些无疑是现
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立宪主义在价值和制度方面具有一定国际性和普遍性
的重要体现。

五、 结语及其评价

无疑,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关系是先天的孕育于市场发展的历史之中的一种社会
现象。市场经济无论其基本价值还是具体制度都与立宪主义内在契合。市场经济的
发展及其特征决定着立宪主义的发展程度和方向。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重
要体现。而且,立宪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结合体,有着自己的独立
价值观,并对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某些先天缺陷进行纠正。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和立
宪主义的和谐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具有一些任何历史时期所未有过的优越性,而
这些恰恰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发展的方向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4.1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