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ovestar (一无所知的我),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研究生招生急需增加灵活性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4月02日16:06:2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近日,《中国青年报》、《重庆晨报》等报纸报道了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陈丹青连续多年招不上研究生的事件。我以为这个事件体现了我国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
深层次体制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我们的高校招生(包括本科、专科和研究生)考试和录取制
度严重僵化,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在研究生层次的招生中,由于僵化机械的考试-录取制度
,常常在形式的公平背后掩盖了实质的不公平。

  这种僵化与机械首先表现在高校招生制度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才选拔的差别,本
科生与研究生区别不大,博士生和硕士生也区别不大,基本上(除了比例不大的委培、定
向与论文博士等等以外)都是采取是统一考试并依据考分高低进行录取的原则。虽然研究
生招生可能相对灵活一些,但是这个灵活性是非常有限的。这种单一化的人才选择标准和
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不同层次人才的差别。一般而言,越是高层次的人才就越不能通
过机械的统一考试方式进行评估与选择,更不宜于机械依据分数高低进行录取。越是高深
的知识就越具有专业特殊性与个体特殊性,很难通过普遍的量化标准衡量。如果说本科生
的招生所奉行的全国统一考试统一依据分数线录取的原则虽然也存在机械僵化的弊端,但
总体而言还是可行的,因为本科生的培养毕竟还是着眼于基本知识的传授,这些基本知识
是所有培养高层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具有很大的普适性。相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
培养旨在在已经获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非常专业化的人才,需要了解考生的学术潜力
与感悟能力、创造能力等信息,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导师通过非机械考试的方式获
得的对学生的个别了解。

  因此,即使为了防止研究生招生的非规范化而保留统一考试是必要的,也必须给予导
师以更大的灵活性。但是依据我的了解,研究生招生中的分数线,无论单科还是总分,都
规定得很死。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违背了人文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比如相对于自然科
学而言,我们很难通过统一考试的方式对艺术家的艺术天赋进行测试,否则就会出现陈先
生说的现象:“人的才气,性情,素质,统统变成了表格数字”。不用说在创作领域,就
是在研究领域,人文艺术领域都更加需要个人的才气、性情、感受力和创造力,但人文艺
术学科的考试制度却是高度机械化、自然科学化、数字化的;二是大大限制了导师的主动
性与决策权。依据本人的经验,研究生录取时招生办公室或研究生院(部)虽然会给导师
一定的选择性,比如招2名学生给4个考生的资料,但是这四个学生必须达到分数线(包括
单科和总分)以上,分数线以下基本不可能入围,而且即使在这四个候选人中,如果导师
决定录取第四名而不是第一名也必须有“充分的理由”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材料。这种严密
防范的措施体现了对导师的极度不信任。

  招生制度的僵化还突出表现在:在对于外语的要求上学科与学科之间、考生与考生之
间没有区别对待。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语的要求还有较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古代汉语等学科
的研究生在外语的要求上要灵活一些),越是到今天就越是死板,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古
代汉语古代文献专业,外语成绩成了不可动摇的门槛,成了许多专业非常优秀的考生一再
遭遇的“滑铁卢”。除了陈先生的例子外,专业非常好的考生屡屡因为外语不过关而名落
孙山的情况极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是通过所谓“科学化”“公正化”的名义被合法化的,殊不
知真正的科学化不等于数字化和表格化,真正的公平也不是机械地依据分数录取。当然,
我也知道,如果打破研究生考试和招生中的机械化僵化倾向,可能会导致腐败的问题,因
为灵活性的增加必然伴随风险的增加,导师的自主性的增加可能会同时伴随导师的以权谋
私的机会的增加。实际上,我们的这些机械的招生和录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限制导
师的。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在这里进行阐述,但是我想基本方向应该是
通过另外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措施应该是既能够有效防止导师腐败,又能够尊重
导师自主性,尊重高层次人才选择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

 【本文为《世纪中国》网上首发,感谢作者惠稿。】  发布日期:2005-03-28

--
我喜欢的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法理学、思想史
我喜欢的哲学家:康德、大卫·休谟
我喜欢的思想家:卡尔·波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王小波              我敬佩的已故学者:陈寅恪、顾  准
我喜欢的中国歌手:张  楚              我欣赏的中国学者:刘军宁、邓正来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6.4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