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ightmare (我病了...怎么办呀?!!!!!5555555555), 信区: Film
标  题: 世界两侧 ——杨德昌与侯孝贤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Jun 18 16:14:38 2001), 转信


来源:    作者:小江   2001-03-19 15:24:57

    城市和乡村是对世界的简单划分,杨德昌和侯孝贤就站在这世界的两侧举起了
手中的镜子。于是,在侯孝贤的沉郁苍凉中,在杨德昌的冷静酷烈中,我们看到了
台湾这块变动不居的土地上曾被埋没的悸动和痛楚。在他们的影像中,慢慢浸淫而
出的杨儒侯禅使得他们互为映照。悠远的乡村场景,我们依稀能体察侯孝贤天人合
一的胸怀;死寂的城市景象,我们也约略能知晓杨德昌儒者情怀的失落与困惑。当
然,如此这般的简单划分未免显得过于粗浅了,事实上,拍片之初,侯孝贤就在城
市和乡村之间交叉跑动。只是过去式的乡村情怀使得他在处理《尼罗河女儿》、《
海上花》这样的城市题材时也显得悲凉如水。相比之下,杨德昌则简单得多,他至
今只拍过一个地方,或许也将穷尽毕生的精神和智慧描述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当
然,对于犀利如杨德昌者,台北已足够。

  同为广东省梅县人的侯孝贤和杨德昌,都生于1947年,但他们的人生历程却迥
然而异。候孝贤1948年随父母迁入台湾,住在高雄附近的一个小岛上。12岁时父亲
去世,18岁时母亲又去世,躲在树上看小说的无忧日子随着母亲的去世而结束,他
不得不出去做事。1969年服兵役期满后,侯孝贤进入国立艺专影剧科,1972年毕业
。逐渐进入电影圈。相对于侯孝贤,杨德昌的青少年生活很顺畅,而且学历复杂。
他1969年毕业于台湾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学系,后赴美学电脑,获硕士学位
后,又入南加州大学电影科学电影。

   1981年回台。那时候台湾新电影的风起云涌已在酝酿之中。对于这一运动而言
,侯、杨的相交相识可以说是一次历史事件。 就在杨德昌回台不久,两人相识,
而当时天天与陈坤厚坐在咖啡馆等着天上掉胶片的侯孝贤,还不完全明白这个戴大
眼镜的台北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以后的一段时间,杨德昌给他看了一些从国外带
回来的西方大师的片子,其中就有被侯孝贤日后提到的帕索里尼。而这帮负笈而归
的电影青年所秉承的新的电影观念和创作观念对新电影运动的影响,更是自不待言
。从此之后,侯孝贤的悲悯,杨德昌的理性,都找到了各自的方式喷薄而出。他们
在台湾、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电影史上互为映照,套用一位学者的话说便是:一面镜
子前面的另一面镜子。
--
            我以前听人说过如果刀快的话,
            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
            很好听,
            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我自己流出来的血。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3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