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rcadia (国际劳动节), 信区: Film
标  题: 视觉的飨宴--试论色彩在电影作品中的审美价值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May  4 23:21:57 2004), 站内信件

视觉的飨宴--试论色彩在电影作品中的审美价值
唐小山
来源:电影学院

    从第一束光照耀混沌世界的那一刻起,色彩的历史即已展开。

      尽管近代以来的人们被告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
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
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射出来的波长在人的眼睛里就被感知为某种色彩。但
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色彩最深层的奥秘甚至连肉眼也看不见,而只能为心灵所感受


      爱因汉姆在论及色彩时说:"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
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都望尘莫及
的?quot; "人们在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
性,实在是并不奇怪的。……形状和色彩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正如男人和
女人的结合对于繁殖人类是必需的一样。

      色彩赋予形体以灵魂,正如声音赋予语言以情感。自远古开始,在很多领
域里,色彩被编码以后成为通讯工具,这是色彩象征意义的开始。在人的视觉世界
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因为它在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自
然之外,还承担着将现实纯化和强化的功能,它能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
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是指涉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色彩本身不能脱离
形体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却是所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回溯色
彩的历史时,我们能看到那些业已消逝的感情倾向。

      第一批在色彩上使人类形象具有个性特色的画家产生于文艺复兴初期,他
们已经认识到色彩能带给造型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从乔托、扬o凡o爱克、弗兰西斯
卡到提香、格列柯和伦勃朗,画家们从再现人与物的固有色逐步走向用不同的色域
进行抽象和概括,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在巴洛克时代,静止的空间被归结于带
有运动节奏的空间,色彩也不仅仅是表现客现世界,而成为韵律连接的抽象手段。
因为说到底,色彩是用来创造深度幻觉的。从十九世纪开始,色彩迎来了它的另一
个高潮,首先是歌德、龙格、叔本华和谢弗勒尔等人的色彩理论相继出炉,在此基
础上敏感的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导致了印象派的产生,色彩达到一个全新的
表现阶段,留下了《日出印象》、《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等惊世的杰作。而此
后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对色彩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对于绘画来说,色彩进入电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为电影艺术手
段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而正如马赛尔o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
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同现实
完全一致),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色
和暖色)去运用色彩?quot;

    一. 彩本身在电影中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最初毕加索想用彩色绘制他的名画《格尔尼卡》,但最后只是用了黑白两
色。在美术史中,图形与色彩的争论古已有之,这种争论无疑也延续到了电影创作
中。人们担心色彩只是一种着色手段,徒有其表,或者太过重视这种形式而脱离了
叙事。这在色彩进入电影的二十年中一直是理论界和创作界争论的话题。

      在六十年代,一些电影家毫不怀疑地把色彩看作是运动的对立物,费里尼
曾称?quot;色彩即静止。"马赛尔o马尔丹也曾说:"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
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何况在许多情况下,
强烈和刺眼的色彩(先不谈其虚假性)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感到不快的
。简而言之,观众的眼睛是会真正盯视各种颜色的。我们不难看到观众自发地鼓掌
赞美迸射出绯红、青蓝和紫红等色的日落景象;黑白片在美学上的威望要远远超过
蹩脚的彩色片。总之,色彩是加重了影片的绘画感(使电影向绘画靠拢),但是,
也因此而加重了影片的静态感。因为由于色彩魅力与感觉,影片显得缓重了,而这
就必然会使故事产生一种呆板感,这同色彩吸走了注意力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地相
联系的,但是导演又不敢去破坏色彩的魅力?quot;他还认为,彩色在音乐片、喜剧
片、惊险片、西部片和一些非现实主义影片中的运用是成功的,但是另外一些影片
则不宜使用彩色,如战争、死亡、暴力、恐怖及心理题材的影片。

      在波布克的《电影的元素》一书中,他只用了短短的四段文字谈论色彩问
题,并且总是与光和照明问题混淆在一起:"所有的光都有自己的彩色,彩色情调
照明的潜力只是在近年来才被认为堪与黑白相媲美,如果不是更丰富的话。在运用
彩色情调照明时必须加以准确控制,因为彩色本身即能引起情绪反应?quot;

      他们所表达的是其它电影家们共有的忧虑,即色彩以漂亮的影像抑制叙述
。这与现代绘画的倾向刚好相反,当时的画家们都在试图运用色彩摆脱叙述性的再
现。如果说色彩会吸引注意力、吸走叙事,那么我们不应该忘记,吸收与反射恰恰
是界定色彩的唯一根据,被色彩吸走而留下的那一部分恰好构成影片的区别性特征
。正如人们所说,任何形而上学都是隐喻的物理学。

    二. 色彩的句法

      人们都知道,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的感觉是无法加以约简的。
在色彩的心理试验中证实了,有某些基本的色彩,如红、黄、蓝,在凡是能知觉到
色彩的场合都会出现。这样一些基本色彩互相之间不发生关系,即它们不会统一在
由一个共同的单一色相所组成的等级序列中,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质,把它们
并置在一起也不会产生张力,因为它们既不会相互吸引也不会相互排斥。然而在任
意两个基本色,如红色和黄色之间却可以组成一个色彩等级序列。那些微妙的混合
色彩,看上去就象从基本的色彩组成的等级序列中派生出来?quot;变调"或"变体"
。这此基本色永远只能独立地出现在某个位置上,位于一个色彩序列的开端或结尾
,因此在构图中永远不可能用它们作为过渡色,它们只能作为静止点和基调为各种
混合色提供一个坚实稳定的参照架构,而那些不固定的紫色、绿色、橙色看上去似
乎处在一种永不停歇的流动之中。

      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曾提出一部关于色彩的语法,将光谱中的七种色彩当
作字母,从这些色彩的关系中区分出三种对比类型:同性性对比、连续性对比和混
合性对比。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竟然与后来的索绪尔研究语言的方法如此近似。同
时性对比涉及人们在同时看到两种或多种颜色时所产生的变化,这对一些画家产生
过重大影响,它主要不是一种和谐规律,而是一种结构或拓朴学,其重点在于并置
的色彩所具有的关系。连续性对比则包含了眼睛对一个或数个色彩物体相继停止注
视时,眼睛显现出其各种颜色的互补色的现象。混合性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是前两者
的综合:视网膜在看到一种颜色后,会在下一时?quot;看到"这种颜色的互补色,
如果这一时刻外界又有新的颜色呈现,那么眼睛所感受到的将是上一种颜色的互补
色与新颜色混合的结果。谢弗勒尔举例说:如果布商连续向买主展示十四块同样的
红布,那么后面的六七块会被认为不如前面的好看,因为眼睛在连续看了七八块红
布后,会自动呈现其补色绿色,这种绿色会影响对后面的那些红布的色彩体验。因
此,最好的方法是,在看了七八块红布后,给他们看一些绿布,让眼睛恢复到正常
状态。

      实际上,同时性对比在绘画与电影中常常被体验为后两种对比,因为眼?
在接触一幅画面时,总是从画面的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色彩依次出现在视网膜上?
相互融合或抵消,这仍然是一种历时的体验。可见,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可?
为电影家们提供从时间上配置色彩的规则,也构成一种色彩融合的生理模式。经?
证明,最美的色彩乃是运动中的色彩,因为视觉场中一个运动的物体更明亮、色?
更鲜艳。这一切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美术师如何选择色彩来构成节奏,摄影师?
何掌控摄影机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直至剪辑师如何来结构一场场的戏??

      在电影中,单一色彩的表意功能并不完整。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
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
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
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

    三. 电影作品中的色彩感受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
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
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约翰内斯o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指出,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
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
素进入电影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正所?quot;百
分之百的天然色彩"。直至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的出现,这部电影被称为第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因为"安东尼奥尼象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他使用
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
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蓝色的海、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
间,绿色的田野显示出安东尼奥尼对工业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
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这种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被一些电影家们屡次成功地使用。
如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影片一开始是摄影机在柏林上空的一个大俯拍,这是
天使的视角,用黑白影像来表现这个巨大的工业都市,同时也表现出天使与凡人在
感觉上的隔阂,直到天使爱上马戏团里表演空中飞人的女郎,决心放弃天使的身份
成为一个凡人,周围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斯托拉罗曾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他研究
如何用色彩把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形象化,他认为当人处在黑暗或蓝色中时就需要休
息,而处在光线或黄色中时就有了活力。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色调的处理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影片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
狂的象征。在《旧爱新欢》中,斯托拉罗为每一个场景都设计了明确的色彩倾向,
男主角的房间是绿色,女主角的房间是粉红色,客厅是白色,当两人吵架时,可以
看到画面中绿色和粉红色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红与黄
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此后在贝尔托鲁奇的《
遮蔽的天空》和绍拉的《探戈》中,他延续了这种华美浓郁而异域情调的视觉风格
,让人想起象征主义的大师莫罗。

      象征无疑是表达影片意义的高度凝练而富有潜在的方式,在伯格曼的《呼
喊与细语》里,那房间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脏,穿白袍的女人像来
往于心室心房之间。正是在这内心般的空间里,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们同受煎熬。


      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样是一位善长象征地运用色彩的导演,他注重用不同色
的光投射在人脸上以产生层次丰富的变化。《三色》之中数《蓝色》对影片的基调
色最强调,蓝色的游泳池,蓝色的棒棒糖纸,缀着蓝色水晶珠子的灯饰,能一施笔
墨的地方都不放过。然而漆成蓝色的房间显然最惹眼,并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
映在朱丽叶特·比诺什脸上的效果,表达她深陷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悲痛中无法自
拔的内心。《红色》中亮丽的女大学生瓦伦婷出现在红色的大幅广告牌上,基斯洛
夫斯基按排了一位法律系的学生的重复出现,他住在瓦伦婷对街,但他们并不相识
。每次他出场总会有一片红色在画面一角显露,一辆红色的轿车,一扇红色的门面
,抑或一角红色的屋檐。我们通常是通过瓦伦婷的视角看到他匆匆进出的身影,他
们周围的红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机缘近在咫尺。《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整个运用了
金黄色影调,光影斑驳,象征着一个女孩的细腻敏感的心理空间,影片整体都用了
金黄色的滤色镜,所以看起来整个影调很温暖,是一种很平和的温暖,虽然它讲述
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法国的薇罗尼卡在屋子里被对面房子小男孩反射的耀目的红
色光影唤醒,红光投射在她脸上,美伦美奂。克拉科夫的薇罗尼卡在雨中跑过水洼
,逆光的镜头渲染出她出尘的美丽。晕黄的影子里薇罗尼卡在空灵的歌声中姗姗走
来,她的书散落满地,正是那个两人相遇的经典场面。薇罗尼卡主观视点的镜头述
尽了存在主义的意蕴。急速运动、旋转,时空的面具开始模糊,她们默默对视,人
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人此在的荒诞,都在广场上薇罗尼卡茫然无助的表情和仓皇
奔跑的人们身上散溢出来。

      大卫·林奇的电影常常带有魔幻的成分,《蓝丝绒》里杰弗里偷窥多萝茜
,她穿着蓝色的丝绒睡袍,涂着蓝色的眼影,红唇熠熠,显得神秘而诡异,那只被
割下来的爬着蚂蚁的耳朵,与死人久久地身处一室……在大卫·林奇之前也许没有
导演曾那样冷酷地表现过受虐和畸形的情欲。

      象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
克的《发条桔子》和《闪灵》等。然而近年来也有作者不满足于仅仅在象征的层面
上使用色彩,他们直接尝试用色彩来编码。

      在格林纳威的影片《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编码
了的,这种符码化通常包含一种整体性:蓝色--停车场,绿色--厨房,红色--餐厅
,白色--卫生间,黄色--医院,金色--藏书间。在一些访谈中格林那威已谈到了这
些颜色的隐喻意义。可是色彩在运作时整个跟误察错看有关。例如,影片开始时艾
伯特骂乔治娜穿什么黑衣服,她说穿着蓝衣服。事实上在餐厅里她穿的是红的,而
在白色的卫生间她的衣服又变白了,还带着黑色的羽饰(她看起来象是《去年在马
里安巴》里的德尔芬o塞丽)。这种"运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里的色彩编
码相反,在《天命》里克劳德和索尼亚的厨房是黑白相间的,而卧室、床单、酒以
及跟写东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尔居饰)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是红的。在格林那威这
里玩笑是迈克尔在餐厅是棕褐色,在卫生间也一样。而且在影片最后,里夏尔说了
一大通话,为东西是黑色要价较高,说是因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费死亡",而被
煮熟的迈克尔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个Z和两个O》里,动物园里的
各种外来动物以表示色彩编码和隐喻色彩斑澜的巨嘴鸟和极乐鸟,代表被肯定的生
活,而黑白条条的斑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议之物;在《画师的合同》里,奈维尔
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对于被画物的华丽色彩,其功能意义亦是一样的。可是在《厨
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语:很好,我将把色
彩予以编码,这会把懒惰的观众骗过来让他们轻易地混入叙事,然后我会破坏这种
编码,开个把玩笑,和他们逗逗乐子。塔伦蒂诺的《落水狗》显然也有这种倾向,
一伙"职业的贼"策划了一起抢劫,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的姓名、来自何处,他们所
在的仓库和车内都被刻意地涂成了白色,他们之间互相的称呼是"褐先生"、"蓝先
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红先生"。

      如果有足够的视觉积累,或许我们应该专门研习电影中色彩运用的风格史
,而在这里我只能用斯托拉罗的话作为结束:"打从原始洞穴的第一幅壁画、埃及
人的第一幅画,或弗兰西斯卡开始,人们就借由特殊的风格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带
有情感的故事工图像。我深信,无论何时,当你做一项设计,拍一张照片,或拍一
部电影时,不管你有意无意,它都代表着两千年的历史累积。



--
河南郡,是汉高帝改秦三川郡而设置的,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贾
鲁和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市。这支梁氏,多出自于匈奴族梁氏。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