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KC (一定重修), 信区: Film
标  题: 第五代电影前史(21)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Jul  4 12:15:20 2002), 转信

第三章 初鸣篇 (2)

------------------------------------------------------------------------
--------

  由于这部短片是试用SONY电视摄录设备,所以由学院的录像中心派了摄影系青
年教师曾念平来掌机。曾念平于1975-1977年在学院摄影系就读,毕业后留校,被
分派在录像中心,充实这个新建部门。他身材很高,沉默寡言,眼神里带几分羞怯
。他对运动摄影有特殊的敏感,拍的移动镜头素材,剪接起来有一种丰富的韵味。
他不但在那两年之内跟田壮壮合拍了两部片子——一部是《我们的角落》,另一部
是《红象》——,而且后来因为和女导演李少红结为伉俪,先后为她掌机拍摄了《
银蛇谋杀案》、《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和《红粉》。成为一位技术精湛、受
人喜爱的摄影师。


  拍摄《我们的角落》遇到和一个矛盾是用不用78级表演系同学。学院一向提倡
,联合作业一定要各系协同,使大家都得到练习的机会。田壮壮、谢小晶、曾念平
认准了非职业演员。他们说78级表演系学生太漂亮、上挂历可以,演残疾人则连边
儿也不沾。双方僵持了很久,最后不得不由导演说了算。


  用非职业演员对了。这也改变了电影学院作业历来的面貌。它使《我们的角落
》更象一部表现残疾人生活的纪录片,虽然也有故事,但故事里的角色很像真人真
事。


  首先是寻找小姑娘王雪。


  根据小说描写,她是一个个子不高,经常爱笑,长着一个小小的翘鼻子的女孩
。电影学院表演系学生确实没有这么普普通通的外貌的。开学以后,田壮壮、谢小
晶、崔小芹他们跑到北京大学校园里,在几个大饭厅门口设下"埋伏",等候"猎物
"。北大学生少说也有上万,进进出出串流不息,还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可是两天、三天、四天过去了,眼前走过去的姑娘少说也有二千个,还真是找不到
一个王雪的候选人。烈日炎炎,田壮壮也开始心里打鼓,——要是真的抓瞎,莫非
要退回去不成?!点上一枝烟,在食堂门口树荫下,蹲下来,接着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忽然那边走过来三、四个女生,边说边笑地往饭厅门口走,当中一个笑得前仰
后合的,侧过脸去的时候,鼻子显得稍稍有点儿翘,那不是"王雪"又是谁。


  谈判,说服,盖章,签字,再交涉,再盖章,再研究,再签字,……反正,在
中国办事就是这么个程序,转着圈子慢慢的磨呗。其中包括如何说服这个爱笑的女
生——她是外语系二年级的学生,一听说拍电影先就摇着拼命往后缩——,好在田
壮壮有的是对付女孩儿的招,最后轻轻松松把这个理想的人选带回了朱辛庄。


  如法炮制,他们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找到了雷汉,——一个文静秀气,羞怯
内向的美少年,由他来演克俭。雷汉柱起双拐,默默的踟蹰在西直门大街上,过路
的行人都想过来帮他一把,因为他的气质太清秀了。雷汉看上去只有15-16岁,从
《我们的角落》到《我们的田野》,因为电影学院78级的钟爱,从此一个接一个地
演戏,不久就改了行,这都是出人意料鬼使人差的事。


  柱双拐的铁子,就由朱辛庄校园里看水塔的老赵的儿子来扮演。小赵天天跟这
帮学生一块儿打球游泳,本来就是混得烂熟。他一付凶相,两道剑眉下一双眼睛带
着几分匪气——他后来成了《一个和八个》里边那个土匪"粗眉毛"。小赵中等个头
,一身蛮劲,两只粗手柱起双拐,就像一头雪豹被锁住了双腿。一个焦虑不安的残
疾人就这样活生生的跃然眼前。


  剩下的主要角色就是北生——坐在轮椅里的主人公了,谁来演?


  史铁生!非他莫属。有人说,残疾人的眼神任何健康人都都演不出来。可是后
来为了他的健康的原因,终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结果由谢小晶来扮演了北生。
出人意外的是,外表木纳谦卑的谢小晶,把北生演得入木三分。


  这部电视剧1980年金秋开机,一直拍到瑞雪纷纷,整整延续了三个月。第一场
戏就在朱辛庄校园里水塔旁的一片树林里开始,拍摄北生少年时代双腿健全,享受
着明媚的初恋岁月的情景。各系同学都围过来观阵助威。大家不免跃跃欲试,大有
上前一展身手之意。


  田壮壮极力追求纪录片的客观态度。片子拍得哀而不伤,恬淡节制。从这部处
女作里,已可以看出他大而化之,不事拘泥的禀性。运用纪录片的跟拍方式,作品
真实细腻表现了三个孤独的残疾朋友,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默默行进的忧伤,和他
们抗争命运、又不被社会理会的苍凉。有一天上班的路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北生
的轮椅走不快,雨又越来越大,两位伙伴想把他推到一个廊檐下躲一躲,可是轮子
被台阶挡住,怎么也上不去。三个人一气之下干脆不躲了。他们衣衫尽湿,昂然前
行。这时王雪急跑着送来了雨衣和雨伞。但是懊丧的北生们拒绝了王雪的好意,由
自卑而显示出的过分的自尊,使他们孤傲地任凭暴雨吹打而把王雪的诚意看作"怜
悯"。王雪收起伞,跟在他们后边,把自己当作"轮椅族"的一员,让大雨淋了个上
下湿透。最终,她用无言的行动,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这是《我们的角落》里非常动人的一场戏。


第三章 初鸣篇 (3)

------------------------------------------------------------------------
--------

  1981年底,《我们的角落》全部杀青,导演系78级第一部学生作业正式完成。
送到中央电视台,满怀希望能够播出。传下来的审查意见是调子太低沉,情绪太灰
色。有的人甚至说,怎么会全社会都不关心这三个残疾青年,只有一个小姑娘王雪
做了他们的保护人?那么党呢?人民呢?


  ……


  田壮壮回忆道:当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负责人,老前辈金山找我谈话。金
山说:《我们的角落》要改好也不容易,暂时先放一放吧。我们再给你一个本子,
你来拍一个光明、昂扬的电视剧。这就是后来的《夏天的经历》。不过,田壮壮他
们心里还是舍不得《我们的角落》。这部短片呕心沥血,艺术上精心营造,力求创
新,究竟是光明还是灰暗,为什么不能播出来让观众来鉴别呢?


  从单细胞裂变的最初的那一刻起,不同文化观的分野,就已经发生。此后十年
的风雨波折,伴随着《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直到《霸王别姬》和《蓝风筝》
,无一例外。在1981年拍峻的这部小小电视剧的命运,仿佛预示了整个事情的前景
:第五代电影与生俱来的坎坷,是从娘胎里就注定了的!


  《我们的角落》虽然没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但是,它在北京电影学院内的影
响却很大。因为它检阅了两年来学习的效果。它的电影语态之从容,纪实风格之鲜
明,表示出导演系同学的追求和实力。各系学生一个个暗自使劲,跃跃欲试,都想
找一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


  这种机会不久就来到了。


  四年级新学年开始了。


  1981年夏天起,北京电影学院全面进入毕业作业阶段,谢飞教授负责指导。全
院各系大部分的同学,分别进入6人短片组筹备拍摄。另外一小半同学到电影制片
厂参加大型故事片生产,担任场记或助理。全院各系横向串连,挑兵选将,以往的
同学关系一下变成了摄制组之间人才竞争的局面。


  “田壮壮的班子还用说?谁能跟他比!”


  “他是他,你是你,有什么条件干什么活嘛!现在不就是练一把吗?真正的高
低还得将来厂里见。”


  田壮壮成了同学中注目和较劲的对象。


  后来使第五代电影在国际上出名的是陈凯歌和张艺谋。但是,从学生时代看第
五代电影的前史,田壮壮却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轴心人物。他不但导演了《我们的角
落》、《小院》、《红象》,形成了一个作品系列,而且还把张艺谋、候咏、吕乐
团结在自己的身边,显示了重用良才、深谋远虑的策略。


  在78级学生中,有一种说法,把同学们的家庭背景分成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高级干部子弟。他们享受着社会特权,得到许多常人没有的机会和
可能性。

  第二世界:艺术世家子弟。他们有知识优势和电影界广泛的社会关系,艺术前
途平坦顺利。

  第三世界:平民家庭子弟。他们二者皆无,只有刻苦用功,加倍努力,才有希
望将来艺术上出人头地,有所成就。


  不错,田壮壮出身艺术世家。


  但是,使他得到许多拍摄机会的,倒不光是“世家”的原因,他的经验、拍片
技巧和努力,也许是更重要的条件。


  田壮壮和陈凯歌、吴子牛、张军钊等人同年出生,也同时入校,但是他接触电
影和照相技术,却比别人早得多了。1969-1970年春天,在吉林农村插了一年队之
后,他就到河北定兴县的一个部队里当兵,当的是文艺兵,负责宣传处的暗房工作
,主要是拍摄连队学毛选、讲用会、五好战士,布置光荣榜和宣传栏。当然,也给
首长们拍照服务。在暗室里忙忙碌碌,一干就是五年。1976年复员回京,到农业电
影制片厂当上了摄影助理。测亮度、扛机器、跟焦点、打灯光……,给摄影师打下
手,学了不少东西。到他考上电影学院时,摄影场上的那一套,他早已掌握得差不
多了。


  因此,对于田壮壮来讲,他入校以后,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剧作、蒙太奇方面
来。拍一部40-50分钟左右的短片,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题。在现场时,一旦摄
影或灯光照明出了什么问题,他能马上提出解决办法,而且亲自动手,排除障碍。
所以大家对他有一种依靠和信赖的感觉。


  田壮壮对人挺讲信用,注重情义,这是他能跟别人长期合作的原因之一。他跟
侯咏最好,合作了好几年,可以说是第五代电影的一段佳话,也是他纪实风格得到
实现的一个保证。《小院》、《红象》、《九月》、《猎场札撒》、《盗马贼》,
直到《蓝风筝》,田壮壮每一次碰到重大的艺术难题时,侯咏总是他身边忠实的掌
机人。在班上,张建亚、谢小晶、李少红、刘苗苗、张军钊跟他都不错。困难的时
候,就会想到找壮壮去商量商量,出出主意。1983年,当张军钊、张艺谋、肖风、
何群在广西为《一个和八个》的剧本绞尽脑汁的时候,田壮壮不期而至。他是替老
导演凌子风当副导演,为《边城》到南方选演员来的。一看这种局面,他马上跟他
们一起有难同当。壮壮说,这样吧,我和何群负责每天三顿饭买菜、做饭、烧菜,
你们白天好好讨论,晚上咱们一块儿撒开了侃,侃它两礼拜,我看剧本也就改个差
不多了。


  田壮壮在电影风格上,追求朴素自然,平易近人。他不事雕琢,大而化之,却
粗细分明。也许过分的松驰,使他时而佳作惊人,时而战绩平平。他不像陈凯歌那
样超然尘世,满腹经纶。也不像张艺谋那样落子生辉,弹无虚发。田壮壮既拍电影
,也讲究品味世俗人生。他不计沉浮,生死由天,达观自如,这是一种艺术态度,
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说到这种处世态度,也许就要说到他的“世家子弟”出身。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8.12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