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lpir (regent), 信区: Art
标  题: 中国书法的新走向(1898-1998〕[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Jun  2 14:04:16 2003), 站内信件

                   中国书法的新走向(1898-1998〕

演讲人  杨应时
时间: 1998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晚7 30
地点: 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院艺术心
主办单位:  夏威夷东方艺术协会

女士们, 先生们:  晚上好

非常荣幸 能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学习生活过的地方, 美丽的夏威夷檀香山, 向
大家介绍中国书法的最新动态。

我的讲题是: 中国书法的新走向(1898至1998〕。开讲之前,我想首先请教大家
一个基本的问题。第一, 你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或者, 是书写
漂亮汉字的方法, 为什么? 第二, 中国书法有多少种风格(体〕? 它们是
否代表书法家真正的个人风格(体〕?

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中国书法不同于西方书写,它是一门独特的东方艺术。
但长期存活于古文字学的阴影之下。千百年来,中国书法被动地使用汉字作为其基
本媒介, 并伴随汉字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 它在某种程度上, 是人们通过
书写更好地交流的一种工具或媒介。书法艺术本身是一门线条艺术。  但其艺术
价值往往被认为在于书写汉字的娴熟技巧。直至近代康有为大声疾呼倡导之前,
还很少有书法家自觉地从事书法方面的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第二个问题。不
错 中国书法至少有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 或者说五种基本的汉字书写方法。但
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千百年来中国书法家,是在运用这五种统一的风格(体〕从事
创作, 那显然十分可笑。书法家必须有自己的个人创作风格, 否则他们就不可
能是有创作力的艺术家。如此看来, 中国书法中则有成百万各异的艺术风格(体
〕。 我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我想澄清一点,书法的存在意义在于它本身的艺
术价值及书法家个体创作的艺术特质。熟练地书写某种书体或精细地模仿前人的作
品 本身并不能使书写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我相信诸位中的大多数人都希
望收藏作为艺术品的书法, 而非作为文字发展沿革证明的历史文物。 现在,我
请大家注意,今晚我演讲的主要观点是,近一百年来,人们付出无数艰辛的努力,
逐渐摆脱书法实用功能的制约,不断开发书法的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真正成为了
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唐代楷书的形成,中国文
字的书写在当时已极为成熟。唐楷和现今印刷体已差别不大。(有意思的是, 唐
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 几乎所有方面都很繁荣。唐帝国无疑是
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大多数优秀的书法家和上述书体的代表作均已于唐代以
前出现。如秦代的篆书, 汉代的隶书, 晋代的行草, 北魏的碑体, 唐代的
楷书和狂草。国力的强大和思想的自由。 导致了上述时期书法家们旺盛的创作力
。尽管他们大都 是高级官员或知识分子 并非有意创作书法艺术品。 然而,唐
代科举考试制度的推行,对书法艺术精神无疑是一计致命的重击。唐后期及宋以来
,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在衰退,当然也包括书法。几乎一千年, 人们对汉字书写方
式的贡献甚微。如果我们说这一时期没有多少大师级的书家, 或许并不过分。到
了清朝后期, 外国列强的侵入使中国 近崩溃。更为可悲的是 清政府竟然在全
国推行一。 大小一律, 方正, 光洁, 乌黑的馆阁体书法 要求仕子书写。
否则, 他们便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当时一位馆阁体书法家黄自元竟然
想出七十二法  教学生书写这种标准书体。

由于这些条条框框,书法家的艺术创作力大受制约。甚至被完全扼杀。当然,在清
朝中后期, 也有不少并不安分受制的书法家。例如,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郑板桥
和清朝末年的康有为。

康有为无疑是他所在时代的伟人之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他是中
国政治史和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影响了一个世纪, 亦即我今天所谈
论的1898年至1998年。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  都认为他是中国现当代书法的
奠基者。

1898年, 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亦为广东人, 优秀的思想家, 学者,
新闻记者〕协助光绪皇帝发动了戊戌变法--俗称百日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废除科举制度, 引进新式教育, 效仿西方先进国家的治国方法, 等等。这场
变法很快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所破坏而告失败。但改革的大部份内容 如
废除科举制度和引进新式教育 仍被保留下来。中国开始有了教授英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地理等课程的中小学和大学。学生们不再须要用统一标准的馆
阁体来参加考试。

政治上部分失败的康有为, 在书法研究上却成果非凡, 并在酝酿另一场较小规
模的书法革新。事实证明这场书法改革非常成功。清朝中后期 考古发现十分丰富
, 其中包括在中国北部出土的大量碑版石刻。这些碑版石刻大多形成于北魏时期
, 上面刻有粗拙, 强劲, 独特的书法。一些艺术研究者开始从这些书法中发
现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并极力提倡。继先前学者阮元, 包世臣等人之后, 康有
为于晚清时写成<< 艺舟双楫>>一书, 大力鼓吹这种亦新亦旧, 极具活力的书
法("尊魏"〕。他的目的有二, 通过给书法家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而激活他们的
艺术创造力, 鼓励人们摆脱自唐代以来形成的书法规的制约("卑唐"〕。

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民国时期的书法界至少就深受康有为理论的影响。许多人
追随康有为的理论, 从碑版中寻找新的艺术资源, 并通过各种大胆尝试解放自
己的艺术创造力。在康有为之前, 大多数书法家并未意识到自己在创造艺术作品
。(当然, 如前所述, 象扬州八怪等少数艺术家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王羲之写<<兰亭序>>时, 不过是在写一篇记载一次朋友雅集盛况的文章或报道
。书法史上很多有名的作品也不过是纪念死者的碑文。但是, 康有为之后, 书
法家们大多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书法也正式成为与中国画并列的独立的
艺术形式 而不仅仅是作为绘画提款用的附属物。

康有为亲身实践自己的理论 并影响了他的四位得意弟子--梁启超, 徐悲鸿,
 刘海粟, 萧娴。康有为书法精湛, 人称康体。 但自认眼比手高。他的前三
位学生书名均为文名或画名所盖。 萧娴则是本世纪最优秀的女书法家。曾是张大
千书法老师的李瑞清, 本世纪初即以北碑书法闻名。 但他的作品粗捍霸气有余
, 而细腻流畅不足。比较成功的书家有于右任, 李叔同, 曾熙等人。他们的
作品粗放中有柔腻, 刚劲而不失流畅。于右任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的书家, 融
北碑行草于一炉。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作品以碑版为面目, 而受西方画理与佛
教精神的影响。他的学生丰子恺, 西人誉为中国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 擅书画散
文 作品富有生活情趣与艺术感染力。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则精于石鼓文及行草
以书法笔意入画。他的学生在当代书坛极具影响--潘天寿, 沙孟海, 陆维钊
(间接受影响〕, 陶博吾(间接受影响〕。前三位为奠定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立下
了汗马功劳。 我在后面还将提到,民国时期的一个特例是沈尹默。他基本杜绝康
有为的理论, 坚持研习传统的帖派书法。作为优秀的书法教育家和学者, 他在
当时略显保守。

很多书法大家(如林散之, 刘海粟, 萧娴, 沙孟海, 陆维钊等等〕 在
1949年之前即已从事书法创作, 但直至文化大革命(1966-76〕之后他们已近耄
耋之年才以书法闻名。原因何在?

我们来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情形。1949年之后到毛泽东去世的近三十年时间
内,书法基本上不受重视。当时的人们正以极大的热情建设一个新中国。 书法被
认为是旧传统的代表。有趣的是 毛泽东本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
受怀素狂草和北碑书体影响 大度开张 富于浪漫气质与领袖风 。在这三十年间
, 中国大体上有三位最著名的书法家, 毛泽东, 郭沫若, 舒同。郭沫若以
行草为胜 是典型的文人才子书法。舒同是军队高级官员 1981年任中国书法家协
会首任主席。他的书法出自颜真卿和何绍基  雄健豪放。

文革期间, 许多老书法家备受摧残。上海老书家沈尹默就是显例。他被迫亲手焚
毁自己的许多精心之作, 包括大量书法理论手稿。但这一时期也潜藏着很多优秀
的年轻书家。 他们在一种半地下的状态中潜心钻研书法(当时没有公开展览,
书法作品也无法销售〕。在文革之后书法艺术重振雄风的二十年间 这一批书家成
为独领风骚的重要人物。我的老师孙伯翔先生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孙先生现年
64岁, 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 天津书法家协会常
务副主席。著名书法评论家刘正成曾盛赞他的魏碑正书为近百年第一。他在八十年
代初的一次书法大展中脱颖而出, 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后来他曾多次担任由中国
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评委。目前这项最为权威的国展已举办六届。


八十年代初 中国结束混乱状况 重新转入经济和文化建设 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
来。一些经过文化大革命幸存下来的老一辈书法家重新获得艺术青春, 得到人们
的尊重。在文革中坚持艺术追求的年青书家也如一颗颗新星升起。这两类书家在当
时主要处于两个年龄层次 60至80岁和30至40岁。老一代书法家有林散之, 陆维
钊, 沙孟海, 刘海粟, 萧娴, 陶博吾, 高二适, 萧劳, 费新我,
启功, 孙其峰, 武中奇 谢稚柳, 王学仲等。年青一代书法家有沈鹏, 谢
  李铎, 孙伯翔, 尉天池, 刘 泉, 何应辉, 王镛, 周慧君(女〕
等。老一代书家现在大多已经过世。最近去世的老书法家陶博吾的经历很神奇。他
年近九十才被世人发现。 有点类似画界的陈子庄和黄秋园。后一批书法家现已成
为当代中国书坛的骨干。因其书法大多传统功力较深, 且加入较多时代特色, 研
究者通常将他们归入新古典主义流派。他们的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是碑帖结合 雄强
厚重与细腻流畅兼而有之 走的是前辈书家于右任 沙孟海 陆维钊等人开辟的道
路。

接下来我想谈谈中国书法高等教育与研究。受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
院〕院长潘天寿之托, 陆维钊和沙孟海二教授在该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书法本科
和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前该专业已能授予博士学位。现在, 除杭州的这一专业外
, 北京, 南京, 天津等其它文化中心的院校也建立了类似的专业。但杭州的
这一专业迄今为止仍是最好的。该专业主要培养专业的书法艺术家和研究者。他们
相信 书法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培养书法家同样须要其它艺术形式一样的院校教育
。该专业为新时期书法研究和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前面已经提到, 文革以
后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罕见的书法热。书法成了群众基础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从国
家领导人到一般官员,从知识分子到普通群众, 全国上下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在研
习书法 或作为专业的艺术创作, 或作为业余的闲情逸致。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地
方各级书法社团组织了各类书法展览及培训。 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项粗略统计
目前全国每年主要的书法展览就有上百个。各级书法组织同时还开展了广泛的对外
交流。 在日本, 韩国, 新加坡, 美国和欧洲等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和交流活
动。 尽管如此,当今中国书法界的艺术创作总体水平仍不容乐观。就作品水平而
言,还少有能与康有为,于右任等前辈大师匹敌的书法家。更不用说王羲之, 怀
素等古代大师。很难预料多少当今的书法家能最终在艺术史上获得一席之地。原因
之一是 大多数书法家的学识修养远远不及前辈书家 例如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
原因之二是, 中国社会日益商业化, 人们缺乏从事书法创作所需的耐心与情绪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即是, 随着电脑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 书法的实用
功能日渐消减, 书法正日益远离普通人的生活。 于是 一些敏锐的书法家和研
究者开始忧虑书法的未来。以往的人们每天必须用毛笔书写。现今越来越多的人,
尤其是年轻人,转向了钢笔,圆珠笔,以至于电脑。他们甚至都不须知道如何用手
书写汉字 更不用掌握书写汉字的艺术。由此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书法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 最早严肃思考这个问题的少数
人之一是王学仲教授。王学仲是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弟子。早年曾赴日本留学。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大学中国书画教授。八十年代初 他作为我国首位派
往日本教授书法的访问学者 曾系统深入地研究日本书法。在日本期间,王学仲深
刻地意识到中国书法正面临严峻的问题,亟须研究中国书法的未来发展。 与此同
时 在北京也有一些人在思考这一问题。他们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术编辑古 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艺术教授王乃壮。1985年10月,上述三位艺术家偕
同其他艺术家在北京中国美 馆举办了"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展览的主要宗旨是通
过各种探索性尝试(如书画结合使用色彩等〕开发书法真正的艺术特质。从艺术水
平而言, 此次展览自然比较幼稚, 但其观念则十分具有开拓性与现实意义。最
重要的是 他们组建了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中国现代书画学会。最近 在该组织的基
础上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 主题更加明显。补充一点。
我个人认为以现代书法一词来描述和概括八五以来在书法现代化与艺术化方面的探
索并不十分妥切。用实验书法或其它名字可能更合适。但现代书法一词在中国已被
广泛接受。不少人认为中国现代书法的产生 主要由于受西方艺术思潮和日本现代
书法的影响 我则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艺术家们本身渴求变革创新, 在传
统书法艺术基础上开发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型艺术样式的强烈欲望。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

1989年之后 现代书法一度成为受批判和攻击的对象。但1992年以来, 情况则大
为好转。中国现代书法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 次大型现代书法展览和研讨会在全
国各地成功举办 作品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一份名为<<现代书法>>的杂志在 西南
宁宣告诞生。六年多来, 这份杂志在团结全国现代书法家, 开展学术研究方面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2年以来 中国书坛最大的特色就是出现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格局。各种新的流
派和平共处。传统书法界逐渐认同和接受了现代书法。 一些以前纯粹从事传统风
格书法创作的书家也开始改变其作品面目, 掺入现代因素。象邵岩等现代书法家
的作品还在官方艺术机构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全国展览中获奖。

近年来现代书法的重要探索者当中有三位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教授: 邱振中
, 王冬龄, 陈振濂。邱和陈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讲学研究。王则曾在美国
讲学四年。邱以书写非汉字书法及书法理论研究著名。王以在书法中引入新媒介闻
名。陈在书法学科建设方面引人注目 最近又推出所谓的学院派书法, 很有影响
。在中国美术学院。 另有两位较有影响的现代书法家, 白砥和洛齐。白砥是该
院第一位书法学博士研究生, 传统功底很深, 创作思路开阔。洛齐本身是版画
家, 曾以推出书法主义成为书法界的新闻人物。 江苏南京是六朝古都, 以传
统文化之厚重驰名中外, 曾出过林散之, 萧娴, 高二适, 武中奇等书法大
家。这里也是中国现代书法运动的重镇。东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现代书画研究所
 所长文备教授十多年来组织策画了许多重大的现代书法活动, 为推动现代书法
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也是国内少数 位出版现代书法作品集的艺术家
之一。类似, 四川成都的卜列平近年在现代书法创作与组织方面也很引人关注。
 在中国北方也有几位相当突出的现代书法艺术家。他们是古  张大我 朱青生
 魏立刚等人。古 作为中国现代书法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至今仍保持旺盛的创
作活力。 他的现代书法作品曾被大英博物馆和德国科隆博物馆等收藏。 本人也
曾赴德国讲学。张大我曾在北京首都师大任教, 近年移居澳洲, 经常穿梭于二
地, 十分活跃。他的作品以墨线狂舞的张力动人心魄。朱青生曾获德国海德堡大
学艺术史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他从八十年代初以来即从事实
验艺术创作, 近年尝试将书法资源引入抽象绘画。魏立刚现居山西, 毕业于天
津南开大学数学系, 是天津名家王学仲和孙伯翔的学生。魏有志于创造出立足中
国汉字的抽象艺术。他独特的观念, 对新事物的开放眼量, 在传统艺术上的深
刻背景, 以及对生命感觉的极为个性化的转译本能, 使我们坚信他将成为未来
抽象艺域的一个热点。 最后我还想介绍两位被称为后现代书法家的艺术家, 王
南溟和张强。来自上海的当代艺术家王南溟将书法元素引入装置艺术 其字球组合
极具当代观念艺术精神 引发人们对书法本质及命运的思考。张强现为山东艺术学
院教授, 其作品踪迹学报告以与 100 位女性合作所留下的墨迹及图文音像资料
构成。 基本属于行为艺术范畴。 目前尚未完成。他们的作品本身是反书法的,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这两位艺术家也以理论研究见长。 这里, 我还要提
到两位在美国默默耕耘 探索和传播中国书法艺术的教授兼书法家。最近去世的王
方宇先生。 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后任耶鲁大学和西东大学教授, 以书画
收藏和研究著名。 后期探索新体书法, 卓有影响。白谦慎先生毕业于耶鲁大学
艺术史系, 获书法博士学位, 现任波士顿大学教授, 早年曾探索非汉字书法
, 现主攻书法研究。他们对中国书法的现代化均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据我了解
, 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关注远远不够。 与西方社会对国势日盛的中国
总体上的关注极不相称。比如用英文写作的西方艺术学者和批评家,至少就常常对
中国当代书法不屑一顾。这种偏见使得上述身在海外的华人学者的研究分外可贵。
 以上就是中国书法艺术近百年来发展的大致情形。中国书法的未来究竟如何,
没有人能作出肯定的答复。但我想, 至少两点是肯定的。 第一, 在较长的一
段时间内, 传统风格的书法创作仍将与各种源自传统的新兴表现形式共存。第二
, 中国书法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唯一可能就是进一步强调和开发其艺术特质,
 而不是其实用功能。 最后, 衷心感谢夏威夷东方艺术协会BertieLee女士的盛
情邀请,感谢檀香山艺术博物院亚洲艺术部主任JuliaWhite女士的大力支持 感谢
著名收藏家ErnestLee先生提供自清末至当代15位书法名家的珍品作为例。

谢谢。

--
http://192.168.6.100
├ music      /music/index.htm (当日节目单) | Winamp-Ctrl+L 192.168.6.100:8000
├ sculpture  /art/index.htm
└ dance      /dance/index.htm

English learning tools:  http://192.168.6.100/english.htm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6.10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