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orrowknight (天涯倦客), 信区: Emprise
标  题: 论三剑客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Feb 23 19:05:57 2001), 站内信件

    梁羽生、金庸和古龙,为武侠文坛之三剑客。三剑客中,梁羽生当是学者型小说家,古
龙则是诗人型小说家,而金庸则是思想型的小说家。
    读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就象是在读历史演义一样,大都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且把许多
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地融进武侠世界中去,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感。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很
难分清哪些是江湖传奇,哪些是朝廷史记。没有一种严谨的治史的学者精神,是做不出这种
大手笔的文章的。象《女帝奇英传》和《萍踪侠影录》等作品,既有历史小说的严肃性,又
有武侠小说的趣味性,很受读者的欢迎。
    然而梁羽生虽然是一个学者,却不属于思想家之列。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没有思想,而
是说他的作品中的思想大都是公式化的,没有独创性和深邃性,不象金庸那样能以非凡的洞
察力看穿历史的真实内幕。他的作品千部一腔,人物形象也多是传统人物的复制品,初读还
令人手不释卷,读多了就感到索然无味,不能引起人的深思。而金庸的作品则绝少雷同,每
一部作品几乎都有它独特的思想内涵,所以金庸的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情节是小说的骨骼,艺术是小说的气质,而思想则是小说的灵魂。一部好的小说,可以

是三者的完美结合,不止在于其故事情节的精彩,更在于其艺术的精妙及其思想的幽邃。梁
羽生和金庸的作品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文字优美,艺术性强,不象一般武侠小
说那样滥编故事;而且思想性也强,不象有些武侠小说那样庸俗下流。而金庸过于梁羽生的
地方,则在于他的作品的思想性远较梁羽生的作品深刻,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它独特
的个性和魅力,而梁羽生的作品则很难给人这种印象。
    古龙对社会和历史一窍不通,但是对人生和命运却极有悟澈。古龙的作品充满了哲理,
但那些哲理并不意味着古龙能成为一个思想家。因为他的哲理只属于那种哲思短语型的,只
是一个诗人对人生感触的一种理性升华。同金庸和梁羽生的大手笔大境界相比,古龙的作品
在时空上显得相对狭隘些,然而他的作品却最具有一种空灵神秘的意境之美。如果说梁羽生
的作品气势宏恢如演义,金庸的作品壮郁瑰奇如史诗,则古龙的作品纤丽隽逸如花间小词。
    古龙的作品最富有诗意,最充满激情和浪漫。我最喜欢古龙笔下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花
满楼,一个是西门吹雪。这是两个极富有诗意的人物,我想凡是能体略到诗之精髓的人大抵
都会喜欢这两个人物的。
    花满楼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以慈悲和宽恕为原则的佛性的光
辉;他虽然是一个瞎子,但是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光明和仁爱;因此尽管古龙在他身上着墨不
多,可是每当他出场,无论现实怎样地黑暗和冷酷,都能给人以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就象他
的名字一样散发出浓郁的芬芳。《陆小凤》中的花满楼就象《飘》中的梅兰妮一样,都具有
宗教般的神圣和静穆,都是以精神的伟大力量来支撑着这个充满苦难和邪恶的人类世界。
    而西门吹雪则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的剑超凡而脱俗,剑便是他唯一的情人。他不是一
个武夫,以争强斗胜为能事;也不是一个道士,以修身养性为终极。他也不是一个王者,以
征服天下为己志;也不是一个仁者,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他是一个舞者,一袭白衣如雪,潇
洒出尘,为剑而舞,为美而生,为美而亡。他那远离人世的孤独、傲岸和寂寞深深地打动了
读者的心灵,成为古龙作品中是最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之一。当然,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舞
者,最终还是走出他的唯美之象牙塔,走向了人间的现实生活。
    香港作家倪匡说不读柏杨的杂文是人生一大憾事,不读金庸的小说也是人生一大憾事。
这话的确有道理,而实际上,柏杨和金庸的思想基本上是相通的,只不过一个用杂文的语言
来表达,一个用小说的语言来表达。因此若要探究金庸的思想,最好先读读柏杨的杂文。因
为柏杨和金庸的思想最精华处,都是对世俗文明的劣根性进行揭露和批判。为了更好地阐述
金庸的思想,在这里我界定两个概念:我将历史文明界定为以整体利益为本位的文明,在这
里其主体是国家或民族;而将世俗文明界定为以部分利益为本位的文明,在这里其主体是家
族或个人。由于个体私欲的膨胀,冲破了社会公德的规范,从而使国家和民族失去了内聚力
和向心力,丧失了统一性和完整性,逐渐走向没落和衰败之路,这就是世俗文明的劣根性。
    在金庸早期的作品中,他和梁羽生一样,描绘的是历史文明的盛衰和兴亡,这时期他的
主旨并不在于批判世俗文明的劣根性,而着重表现的是历史文明中正统和异端之间的矛盾和
冲突。象《书剑恩仇录》和《射雕英雄传》就是最典型的作品。这类作品大都将家仇和国恨
联系在一起,将民族冲突与阶级冲突混融在一起,并且着重描绘了个人情欲和历史责任之间
的冲突。但是有些作品已经不同程度地揭示了世俗文明对历史文明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君子
失重、小人得势从而导致国家倾颓的这一类历史现象的悲剧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象《碧
血剑》写到了李自成和崇祯的灭亡,都是自毁长城的结果。
    到了后期,金庸的笔触将对世俗文明的劣根性的批判放到了第一位,而历史文明的兴衰
则只是提供一种社会背景。象《雪山飞狐》写了家族和门派内部的"窝里斗",《鹿鼎记》写
了一个世俗文明的精英分子的飞黄腾达史。有些作品则用江湖世界影射国家秩序,象征性地
揭示了世俗文明对历史文明的吞噬。象《笑傲江湖》写了"正统"的没落和虚无,"正统"只不
过是世俗文明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中高高在上的历史文明通常只不过
是一个空洞的形式,而世俗文明才是历史永恒自在的真实这一宿命的悲剧内涵。还有些作品
则从另一方面揭示了世俗文明的劣根性,也就是对人性的异化作为主题。象《笑傲江湖》就
用一种凄凉的笔调写了形形色色因权欲熏心和利欲熏心而导致变态的武林人;而象《连城诀
》则让人心寒地看到世俗文明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遮盖着的冷酷性和对人的性灵之真的扼杀
,充满了血腥的暴力和狡诈的阴谋。
    而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则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如果金庸将《鹿鼎记》写
成一部严肃的历史小说,去掉武侠小说的游戏和荒诞成分,很可能成为一部世界巨著,几乎
可以和塞外提斯的绝代之作《堂吉诃德》相媲美。这两部小说都属于流浪汉式的小说,都有
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两部小说都是具有反讽色彩的幽默小说,《鹿鼎记》是一部反武侠
的武侠小说,而《堂吉诃德》则是一部反骑士的骑士小说,因为两个主人公实际上并没有神
奇和超人的力量。然而这两部小说的主题立意正好相反。《堂吉诃德》是一部游侠患难史,
而《鹿鼎记》则是一部流氓发迹史。堂吉诃德的"行路难"和韦小宝的"逍遥游"揭示了人类历
史的永恒悲剧,而这个悲剧只有在沉思这两部作品的深刻内涵时才能体验得到。如果我们只
是感性地阅读这两部作品,我们读到的只是两部热闹非凡的喜剧而已。
    堂吉诃德要建设一种完美的历史文明来拯救芸芸众生,因此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可
是却无法冲出世俗文明的陷阱和罗网,最后也终于忧患而死,意识到世俗文明的不可战胜性
和人类大同的理想乃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从来最令侠客们心灰意懒的,不是因为惧怕
祸国殃民的妖魔当道,而是因为世俗文明对侠客们的冷嘲热讽和敬而远之。堂吉诃德的失败
是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
    而韦小宝则生于妓院,长于市井,可是因为熟谙世俗文明,最后成为通吃四方的"鹿鼎

"。他不学无术,泼皮无赖,可是却攻无不克,所向批靡,不仅情场得意,美女云集;官场

意,步步高升;甚至连战场上居然也很得意,轻而易举就立下了赫赫战功。韦小宝之所以能
处处如意,是因为他具有一种神奇的技能,这种技能使他可以复杂和扭曲的人际关系中游刃
有余,从而使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李宗吾写《厚黑学》,举出历史上有大成就的人物非厚即黑,或厚黑两全。然而比起鹿
鼎公来,厚黑教主还是差远了。自然韦小宝是精通厚黑学的,但是厚黑学只是韦小宝的法宝
之一而已。韦小宝真正厉害的恐怕是因为掌握了马列主义方法论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

",所以能才够八面玲珑,随机应变,该厚则厚,该薄则薄,该黑则黑,该白则白。如果说

历史上选出一个韦小宝的典型来,那么汉高祖刘邦将当之无愧。而刘邦不是一个好人,但却
还算是一个英明的皇帝。韦小宝虽然没有刘邦那样的巨大成就,但同样是功勋无量。
    我们无法用善与恶、美与丑来衡量韦小宝,因为韦小宝实际上是一个太平常的人,算不
上很好,但也不是很坏,七情六欲都很健全,也很普通。而小说的精妙之处正在这里,因为
韦小宝内在的追求其实是次要的,是小说的形式;而韦小宝作为外在的工具才是真正重要的
,是小说的灵魂。在《鹿鼎记》中,看似在社会舞台上呼风唤雨的韦小宝其实是一个被各方
面力量广泛利用的工具。无论是皇帝、义士和圣人,还是贪官、军阀和魔头,社会上方方面
面的力量都在利用韦小宝实现他们的价值和理念。所以在小说结尾中韦小宝居然在大红大紫
之际要退出江湖,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确实活得太累了。
    韦小宝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精灵的化身,他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时是高高在上有
时又退居幕后地主宰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华夏民族的封建历史是由大圣人孔夫子和小流氓韦
小宝联合创造的,他们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统治规则,孔夫子的礼教被用于等级秩序的维护
,韦小宝的法宝被用于家族升迁的竞争。每当孔夫子走下神坛时,天下必然大乱,韦小宝就
会跳出来重新分封天下。刘邦也罢,朱元璋也罢,能开创帝王之业的大都是韦小宝的化身。
而当天下大定,孔夫子重新走向神坛,韦小宝们也就开始皈依礼教了,但是他们的法宝当然
仍在继续使用,因为家族斗争的火焰是不可能真正熄灭的。
    而到了今天,孔夫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为自由竞争已经取代了等级制度成为时代的
主旋律。然而韦小宝却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家族观念仍然统治着国人的灵魂。韦小宝
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的悖论。一方面你若要成就事业,无论你是做管理还是做技术,
你都必须借助韦小宝的力量。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壤里,传统的世俗文明仍然根深蒂固,在很
多领域和很多地方甚至凌驾于社会主义文明之上。而另一方面,当你在借助韦小宝的法宝时
,你也同时给民族留下了一份罪孽。因为韦小宝是世俗的化身,而不是理性的化身。如果我
们的一切价值最终需要韦小宝来实现而不是通过民主与法制,那么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就
会大规模地损耗在这种人际关系的尔虞我诈之中。
    韦小宝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他实际上使我们的民族从强盛走向衰落的最根本因素
之一,孔夫子使得一个民族变得固步自封,而韦小宝使得一个民族变得不学无术。当韦小宝
的那些流氓伎俩在战场上立下显赫战功时,就注定了一个民族要蒙受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耻
辱。如果韦小宝仍然主宰着我们民族的命运,那么我们的民族将永远都是一个劣等民族。在
理性逐渐上升为主导的时代里,一个优秀的民族就应当走向民主和法制为主导的统治规则,
走向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导的创造规则,而不是靠人情世故来维持秩序和安身立命。如果我们
不将韦小宝送上审判台和断头台,我们这个民族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走向现代。小池子里养不
出大鱼来,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理,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和合乎理性的人际环境,才能够
最大限度地释放我们的创造潜力。中国传统文化机制的运作正是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
因素。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合起来相当于一部武侠文学中
的《红楼梦》。所以"金学"与"红学"一样成为热门的研究对象并非偶然。如果仅就小说的思
想深度和广度而言,金庸也是唯一能与曹雪芹并驾齐驱的小说巨匠。他们的小说都对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最为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三剑客各有所长,都有惊才和艳作,因为人品不同,文品也各异。金圣叹在批《西厢》
中说:"沉潜子弟文必雅驯,苦不透脱;高明子弟文必透脱,苦不雅驯。"这种说法用来评三
剑客,最妙不过。梁氏为文,雅驯有余而透脱不足;古氏为文,透脱有余而雅驯不足。过于
雅驯,则失之凝滞;过于透脱,则失之放浪。惟有金庸妙笔,雅驯而不失透脱,透脱而不失
雅驯,当为三剑客之冠。
    从故事情节来看,梁羽生走雅驯之路,故平坦;古龙走透脱之路,故诡异,而金庸则兼
两人之长,而去两人之短,既不象梁羽生那样过于平铺直叙,有时给人以枯燥无味之感;也
不象古龙那样过于翻奇弄巧,有时给人以荒诞不经之感。梁羽生好循史实而演义,可比之为
武侠界之大仲马;古龙好设奇案而编剧,可比之为武侠界之柯南·道尔;金庸则好孕思想而
传奇,可比之为武侠界之托尔斯泰。
    从创作方法而言,梁羽生雅驯而从传统,古龙透脱而西化。所以梁羽生的作品,古典味
道很浓,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金庸和梁羽生大抵相同,但有时也溶入一些现代

法,象《雪山飞狐》便借鉴了日本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技巧。至于古龙,则勇于开拓,独
创出戏剧+散文诗+哲思短语三合一式的创作方法,以戏剧性对话为主干,以散文诗为枝叶
,而以哲思短语如花朵般地点缀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象《欢乐英雄》和《萧十一郎》
便是最杰出的代表。
    从谈武的角度来看,梁氏武学最为雅驯,因此也最实在,一招一式,都精刻细镂,但是
因为过于循规蹈矩,反而令人读起来有些枯燥无味,因为读者并不想学功夫,而在于想欣赏
文字的魅力;而古龙武学最为透脱,因此也最空灵,但是有时也给人以荒诞不经之感,象"

李飞刀"和"中原一点红",便是古龙最佳的创意了。金庸的武学依然是最深奥,将艺术和思

点缀其中,读起来既不呆板僵化,也不凭空乱说。所以读梁羽生的武打场面,就象是在读散
文;读古龙的武打场面,则象是在读诗歌。因为散文重形散而神不散,而诗歌则求敛形而凝
神,所以更精炼。"小李飞刀"便是一首相当优美的诗,极灵动又极传神,既沉郁又悲壮,一
出手,一刹那,便完成了它的辉煌的使命,而余韵无穷;至于"中原一点红",则美丽得有些
残酷了,因为这是一个杀手用剑写的诗。而读金庸的武打场面,当如读哲理散文诗,则兼有
两者之长了。象"独狐九剑"和"黯然销魂拳"等,便是相当完美的创造。
    从言情的角度来看,梁羽生的作品很有些清教气息,主人公多雅驯而守礼,以柏拉图式
的精神恋爱为主,因此很少涉及到肉欲,张丹枫如是,卓一航如是,就连那个大魔头金世遗
亦如是,都是非常传统派的人物。所以梁羽生的侠客们往往在情与礼的十字路口中痛苦地挣
扎着,逃不脱造化的捉弄和命运的惩罚,卓一航最惨,张丹枫还好,金世遗经过漫长的煎熬
,也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家。而古龙恰恰相反,他成熟期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多透脱而不拘礼法
,一个个不仅侈谈爱情,更信奉性开放主义,所以色情描写很多,楚留香如是,陆小凤如是
,萧十一郎亦如是,都是非常现代派的人物。所以古龙的大侠们大都活得潇洒自在,没有被
礼教的枷锁套住自己的脖子。金庸没有古龙那么现代,对性还相当忌讳;但也没有梁羽生那
么传统,对情倒相当看开。他的某些男主人公似乎或多或少地有一点贾宝玉的倾向,总是希
望环绕着自己的美丽女孩总是多多益善,而贾宝玉则肯定不能算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至
于那个最后问世的怪胎韦小宝大人,则是西门庆的变种了,他继承了西门庆胡天胡帝的本领
,虽然没有西门庆的霸气,但是比西门庆更有福气,无论是情场还是官场,西门庆都要甘拜
下风,至少韦小宝能将他身边的美人们管理得服服贴贴,而西门庆却在他的姬妾们的争风吃
醋中一命呜呼。
    从宣扬侠义的角度而言,梁羽生笔下的侠客多雅驯而入世,多是名士、才子和君子合一
之风流人物,而最典型的人物便是张丹枫。古龙笔下的侠客多透脱而不羁,多是浪子、色鬼
和强盗合一之风流人物,而最典型的人物便是楚留香。梁羽生的大侠们多出自名门正派,即
使有些在少年时代孤苦零丁,经过一番磨难和奇遇后,往往被名门正派中的高人收容或指点
,练成神功,扫荡群魔,从而挤身进上流武林中,成为维系武林正统的中坚力量,最后的归
宿便是成为武林贵族,显赫人间。而古龙的大侠们则多游离在社会秩序之外,一个个象孤魂
野鬼一般浪迹天涯,无家无室,无名无位,与他们相伴的,是寂寞、女人和酒,还有朋友,
最后的归宿则多以隐逸而告终。金庸笔下的侠客则从雅驯开始,愈到后来就愈透脱。金庸的
第一笔陈家洛是极雅驯之人,所以连香香公主都成了牺牲品。而最后一笔韦小宝又是极透脱
之人,透脱到了无武无侠的至高境界了。
    三剑客妙笔生花,都拥有他们独特的武侠体系。梁羽生可以说是继承了道统派作家的创
作模式,歌颂的是道的力量,道的绝对权威的原则和无上光荣的使命;在梁羽生的武侠体系
中,正义主要是和道合一的,而魔则多是赤裸裸的邪恶,因此侠客多走正路,从而能与社会
秩序相整合,成为受人景仰的君子。古龙则继承了恶魔派作家的创作模式,歌颂的是魔的力
量,魔的反抗权威的精神和张扬自我的意志;在古龙的武侠体系中,正义主要是和魔合一的
,而道则多是披着虚伪的正义之衣的邪恶,因此侠客多不走正路,从而被抛离了社会秩序,
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在梁羽生的武侠体系中,正统几乎从未失落过,天下永远都是名门正派的天下,即使他
塑造了一个异端金世遗,也丝毫没有反正统的意思,最后成为正统的忠实维护者,由恶魔变
成圣者。而古龙则恰恰相反,古龙简直就是一个叛逆,在他的作品里,名门正派的人物往往
只是配角和丑角。所以若是张丹枫进了古龙的武侠世界,保不准是一个连城壁式的伪君子;
而连城壁到了梁羽生的武侠世界,最少也该是一个唐经天吧。梁羽生的正统最厚实,以至于
天山派传了一代又一代,就是不走向衰落,而每逢天山派的高手出场,天山剑法一使出来,
总给人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而在古龙作品中,异端力量则更伟大,虽然遗世独立,卓然不
群,甚至身负恶名,为人误解,然更具有慈悲心肠,更能匡扶正义,这一点从萧十一郎身上
最能体现出来。
    金庸笔下的侠客,则不象梁古两人的公式化倾向,而更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前期侠客
也多类于梁羽生之侠,都是与儒家理想人格合一的,以拯救苍生、开创太平为己任的侠之大
者。到了后期,则逐渐将释道的价值观溶入到侠客的精神世界中去,从而使侠客们都有了归
隐情结。为什么侠客们的人格结构会发生转变?因为侠客们所处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变了。前
期的侠客多处在国难当头和民族沦亡的历史背景下,所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来反暴政和反侵
略,来维护或是创立理想的历史文明。而后期的侠客则多处在相对来说是太平无事的时代里
,祸国殃民的主要因素则是世俗文明的种种劣根性。前期的侠客多有历史使命感,所以多用
儒家学说来武装自己,参与历史文明的复兴和建设;而后期的侠客接触的多是世俗的生活,
因此以道家的自然学说和释家的慈悲学说来对抗世俗文明的功利性和宗法性,而这正是金庸
思想的深邃处和精华所在。
    因此金庸的整个武侠体系,可以说是一部侠客心态的变迁史,也就是从理想到现实,从
入世到隐逸,从达兼到穷独的变迁史。前期的代表人物当是陈家洛和郭靖,后期的代表人物
当是令孤冲和狄云。而这后期的侠客,既不象梁羽生那样正统,也不象古龙那样异端,而是
介于正统和异端之间。因为正统已经失落了,已经逐渐被世俗文明所吞噬,正统已经成为世
俗文明争权夺利的工具,那维持正统者已经不再是君子,而是伪君子。所以这后期的侠客们
并没有对正统屈膝膜拜,因为他们已逐渐看透了那些道貌岸然的圣者们的本质,同样是被神
性的光茫照耀下和掩盖下的肮脏的私欲;但是他们也并没有象古龙的侠客们那样走向叛逆之
路,并没有透脱成为大盗萧十一郎式的人物。他们既没有雅驯成为伪君子,没有向世俗文明
屈服,但是他们也没有透脱成为撒旦,以暴力和正义来对抗世俗的权威和压迫,而多是以消
极避世的思想和大慈大悲的精神来化解这人世间的冷酷和血腥。
    所以读金庸前期的武侠小说,能令人热血沸腾,而《射雕英雄传》则是登峰造极之作,
但是读金庸后期的武侠小说,则给人一种历史的失落感和虚无感,我们看到的是世俗文明在
人间的不可剥夺的权威性,而《笑傲江湖》则是这个时期的颠峰之作。耐人寻味的是,在金
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更将这种侠客的无奈感和悲凉感推到了颠峰,那在人
类历史舞台上唱主角的,那在时代浪潮中呼风唤雨的的,已经不再是志大才高、心系天下的
侠客们,而是集无赖、流氓、色鬼、赌徒、骗子和草包于一身的世俗文明的精英分子──韦
小宝之类的大人们。这一部反理想主义,反英雄主义和反浪漫主义的武侠小说为金庸的思想
历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般而言,一部优秀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通常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接受的文化熏陶
有关。这一点从三剑客身上最能体现出来。从作品的气蕴来看,梁羽生的作品有贵族化的倾
向;而相反,古龙的作品则有市民化的倾向。所谓贵族化,也就是说是一种雅文化;所谓市
民化,也就是说是一种俗文化。梁羽生之侠,多具有知识分子的特征,多是名士和才子;而
古龙之侠,则多具有市井人物的特征,多是酒鬼和色鬼。梁羽生之侠,多类于贵族公子纳兰
容若之流,多知书而达礼;而古龙之侠,则多类于浪子荆轲之流,多狂放而不羁。梁羽生之
侠,多吟风弄月之人;而古龙之侠,则多慷慨悲歌之士。梁羽生之侠,多为清明政治和平等
社会而奋斗;而古龙之侠,则多和民间黑势力作斗争。
    这当然和梁羽生与古龙各自的生活环境有关。梁羽生基本上是一个正统的读书人,没有
脱离书斋而走向世俗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中有浓重的书香气息及一个真正的士大夫所具有
的傲骨和气节。而古龙因家庭的不睦而从小就放荡不羁,与家庭决裂后混迹在市井中,虽然
极富才华,但终究是一个浪子,所以在他的作品总摆不脱那种无家可归的苍凉和孤独之感,
无论怎样用酒色来迷醉自己,也抚不平童年时代的所受的精神创伤。
    至于金庸呢,早期作品从雅,主人公多多少少有点书香气,所以第一部作品的主人公就
是一个书呆子秀才陈家洛,而后期作品则从俗,主人公的市井味越来越浓,所以最后一部作
品才有韦小宝这样的市井怪胎问世。金庸既不象梁羽生一样穷守书斋,也不象古龙一样混迹
于市井,而是走向实用和创造的人生,因此他的生活阅历比梁羽生和古龙丰富多彩些,他的
作品也因此比较贴近生活,人物形象也多样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感触也比梁羽生和古
龙深刻得多。
    君子之文以载道,赤子之文以怡情。梁氏之文,是君子之文,是至诚至笃之文,不过有
时略显迂旧;而古氏之文,则是赤子之文,是至性至情之文,然而有时过于放荡。至于金氏
,前期之文,可以说是七分君子之文,三分赤子之文;后期之文,则是七分赤子之文,三分
君子之文。三剑客中,倦客最尊羽生,为其侠气不衰;最好古龙,为其落拓不羁;最服金庸
,为其是古今通俗文学的无冕之王。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bbs@210.74.122.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