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it (花天酒地),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你凭什么这样教育国民?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May  9 18:46:39 2005) , 站内信件


  初次想到这样质问的方式让我长久地吃惊。我已难于知道我是如何想到这个问题,或者
是从哪个基点出发,进而富极逻辑性地突然提出了这个令我自己满意同时又令我吃惊的问题
的。我满意是因为我成功地通过一系列快乐的思维逻辑过程得到了问题所在,而我吃惊是我
一度把极其重要的包括逻辑过程在内的所有该质问的前提丢失了。面对业已经流失的时间,
我只有通过机械的回忆茫然地开始搜寻我的所有思索的始末。
  首先捕捉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偶然性”。这个我近段时间因足量的在意而使得我刻骨铭
心的词条,在渐趋明晰的回忆空间里首先作为记忆的返回值迸进了我的意识。接着我又想(
简直是顺藤摸瓜),我是怎么想到这个“偶然性”的呢?
  中国人喜欢夸大偶然性。出于本性里的对后果的先天的恐惧感,人们常常将偶然性通过
种种自作多情或自以为是的妙想转变为必然性。譬如“防患于未然”即是这样一种公识性的
妙想。从事件发生的概率学角度研究,“患”的是否发生,何时发生是有一定可预测性的。
然而国人并不大理会向来为先人鄙薄的格物致知的理性,对于“防患未然”这个精明的妙想
,人们首先采取了高度的赞美,进而是虚心地全然接受,从此欣欣然以处事,沾沾然以自喜
,以为获得了处世万能之法。对于“患”的是否发生人们普遍采取一边倒的理性认知,即“
当然会发生,即使现在不发生,迟早也会发生”。于是人们蓦地感到大难临头,拍着后脑勺
快乐地致力于“防”的事业去了。在为“防”奔波的日子里,人们对于外观世界的认知是“
未然”,并不是“不然”或者即便的“是否然”,强烈的忧难意识使得善意的人们感到身外
世界的变化多端,防不胜防。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以忧患为宗教信仰的民族,该民族上下
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忧患设防史。因忧患而设“防”的事件在史书上被作为文化传统而卷
帙浩繁地载颂着。《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
轲刺秦王。”在庞大的历史背景里跟古书记载的史料对质,除了人们普遍认证的历史唯物辩
证法观点起了表征性的客观作用以外,大家都主观地臆测着令人慰服的设防背景。带着胶框
眼镜的历史学家,心平气和事理通达地用一种模式化的动态语言表述着设“防”的大必要:
“当时的背景是燕国内忧外患,国内反叛集团蠢蠢欲动,国外敌对势力鹿豕狉狉,尤其是具
有狼子野心的秦国,时时刻刻想要侵吞掉燕国。”这是后人大概的想法。然而事实上燕子丹
还真的是在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日子里派了荆轲去刺秦王。这是设防的主要策略。患秦兵至燕
国,这是正常的,在燕国人民看来,周边国强而我国弱,倘敌兵入侵,则我民将遭遇国破家
亡的灾难。忧患国破家亡是作为人类而具备的终极本能的理性认识。但为何最后燕国却加速
了灭亡的来临呢?于是我所坚信的“防”术便有懈可击了,因为“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而使王翦、辛胜攻燕”(《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燕人“防”之过甚,终于招惹了或
言苦于师出无名的秦兵。于是防患未然的妙想又一次受到打击。但是这次打击与忧难防患意
识是了无关联的,在燕民或者旁国看来,燕国沦亡无非是秦强燕弱的必然结果。对于后人,
深笃古史的人们也是这么想的:秦兵破燕的结局那是必然,大国最终还是要并吞小国的。燕
国弱小,秦国强大,以无数的事实做例证,譬如大鱼跟小鱼,相斗的必然结果就是强者胜弱
者败。中国人的偶然性转化必然性的妙法根源就险在这里了。说到这里我仿佛遭受了来自于
四面八方的畏言攻击。我秉持真理却无法在一瞬间让真理之光遍照人间。于此我必须在难以
开交的攻击声中找到拉亮真理之光的灯绳。
  我原无意于抨击“防患未然”的积极影响。只是歪曲的“防患”的意识阻碍了我揭露中
国人世界观里的劣根性,我要借助事发的偶然性,来击倒这种劣根性就必须先在认识上扩展
人们的辩证法。防之心可有,但不能防之过甚,具象而言,担心的后果有可能发生,但不一
定发生,故而料到其发生的可能性,并在“防”之工作上做到应对其发生时的影响即便可矣
,非要在事实先将其可能发生转为必然发生就是防之过甚。
  防之过甚的心理中国人大抵是有的。即使没有,因为有的人数远多于没有者,最后将终
于会有。而“防”的对象有好事,也有坏事,有灾难也有荣誉。总之是热衷于预先准备,而
无论即将到来的是什么,都倾心于过分的预备状态。准备工作无可厚非,却是处心积虑,庸
庸碌碌。在这里我想了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一个情节:孙广才因疑心穿中山装的
国家干部会因其幼子孙光明的救人事件而到访,于是大张旗鼓地准备着荣誉的降临。先是考
虑到迎宾需要,于是筹资借款为全家人每人买了一件新衣,而后又考虑到荣誉专属于有艰苦
朴素的思想的人,于是又将新衣撒换,让其妻连夜赶缝了人手一件的补丁衣服。其长子孙光
平还因这旧社会才有补丁在学校受到讥笑。这么辅张的预备,这样费尽心机的设防,以至于
后来人们以反问“穿中山装的还没有来吗”来取笑他们。在孙广才看来,国家干部是要来的
,这是必然,在这必然的前提下,设防准备固然必要,然则以防万一的定理就显得确凿了。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里也有一个情节:阿Q醉酒回到土谷祠,以革命造反成功为假定前
提,他设想到了收缴赵太爷家的金元财宝的乐趣,想到了搬走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钱家的桌
椅,想到娶妻时嫌赵司晨的妹妹丑,邹七嫂的女儿太小,还有假洋鬼子的娘子会和没有辫子
的男人睡觉,还想到吴妈的脚太大,也不宜做他的老婆。我们必知道阿Q的造反之心已决,
并且是存在准予造反的可能性,然而究竟是否成功是未知的,但阿Q却早有设想:对未庄的
一伙鸟男女的求饶不予理采;王胡本来可以留下一条小命,但也不要了;搬东西要叫小D搬
,搬不快打嘴巴;拒绝和条件不理想的女人结婚等等。显然,比起前面的孙广才,阿Q的做
法更高明,对于未必然的事件必然化得比较彻底。对于孙广才,因为干部到访这种事件存在
的可能性使他在思想意识里得到本质的鼓舞,于是他在现实中实施了一定的准备策略,这些
准备策略映射了他对偶然性的必然化过程。而阿Q则是幸运儿,他只在酒醉的时候用思想实
现了这个必然化的过程,在外人看来是未知的。他在脑子里条理分明地处理了所防结果到来
时刻的所有情况,并且在醒来后不露出任何令人讥讽的证据。这是深层次的设防技巧。
  设防大法颇多,技巧也同样颇为讲究。但在最初我却这样想,感到灾难将临,于是着手
制定消灾计划;预感运气即至,于是开始作享用的打算。中国人把偶然的事件必然化的本事
是从哪学来的呢?
  我开始从我富极逻辑色彩的理性意识的源头揪出一系列教坏了国民心态的词。其一便是
“亡羊补牢”这个典故。战国策里的这个典故,大意是:牢破,未补,既有羊被盗,补之,
未复失羊矣。这是亡羊补牢作为成语启蒙国人处世要吃一堑长一智的要义所在。在古往今来
的国人看来,楚人丢羊是因为不信老人言其牢破易失羊的道理,最后终于失羊的报应。既有
此报应,说明是要听老人劝告才行。老人的话是要听的,老人这样认为:羊圈破了,要马上
补好,不补好恐有狼子叼羊。这句话刻骨铭心,年轻人都要记住。因为它内在的道理放诸世
界,必有全数者同意。正如对可能性存在的不可否认性一样,没有人会冒然摒弃。但即是这
样一个坚固的道理,在国人的言传身授的过程中,就催生了类似于“未雨绸缪”甚至于本文
上述的“防患未然”防之过甚的思想观念。在《古汉语常用字典》(1993年7月修订版)里
,“未雨绸缪”的解释是这样的:“事先做好准备。绸缪:缠绕的意思。”该成语的意思是
要下雨了,砍好的木柴要先用绳子缠绕(绑)好,(不然下雨了就会忙得措手不及)。这个
道理在周朝的时候就被写进民歌收录在《诗经》里了(《诗经·唐风·绸缪》)。事实上在
劳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是具有真理的同等威信的,然而类似于这个道理的错误经验就显得不
可取。譬如上文所述孙广才的因错误的判断而“未雨绸缪”,阿Q因盲目的臆想打的如意算
盘。说到这里我为我所寻找的话题的微妙之处感到失望。但在这失望的同时,我又觉得事实
上国人对“亡羊补牢”的处延认识有令人更加失望的误解。在“亡羊补牢”的鼓励下,人们
学会了“未雨绸缪”,在“未雨绸缪”的启迪下,人们又学会了“防患未然”,进而,在“
防患未然”的怂恿下,人们开始对周围的偶然事件,经过一系列丰富的必然化过程,转变成
必然事件,既变成了必然发生的事件,那么接下来的“防患未然”于是也理所当然了。以偶
然与必然的辩证观来思考我的话题,无疑,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不能逃避开研讨的必要的。是
否下雨,是否狼来,是否得以造反成功,是否国家干部真来,这才是判断国人对“亡羊补牢
”的外延认识是否误解的关键所在。
  于此,正如开篇所述,我继续寻找我的逻辑。在围绕“凭什么教育国民”的这个问题进
行追踪的同时,我一方面又想道,在“教育”领域,也存在着偶然事件必然化的现象。这个
念想强烈地吸引了我的逻辑思维。因此,我在对“防患未然”的不可靠性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以后,开始引用暂时得到的认知成果去评判教育领域的不合理观念。
  沿着我的思路投出一把匕首,中国的教育体制一击即破。首先,在教育部看来,中国人
紧缺的是全才。什么是全才?全才狭义概念就是在各方面领域都能得心应手的人。比如做文
科事业的人,突然间对文科发生厌倦,于是转往理工科,工作层次是相当的,薪水也不会突
降,但仍然会在新岗位上强弓硬铁左右逢源。或者学数学的人,一时间可能遇到更好的外企
单位,于是跳槽,跳槽以后因为精通各国语言,并且文案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兼任了中
外双向翻译与业务公关两职,当然如果进入像微软那样的公司,则因为也事先拥有了软件工
程师的证照,又会再任一职。这是狭义概念里的全才。如果是广义上的全才,那么就恐怕便
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这样的无限者的角色了。既然是培养全才,那么教育的细节就是供给各领
域的科学知识,凡是人生有可能涉及到的科目,则必要精通,这是全才教育的理念。
  一言以蔽之,全才教育是建立在偶然性上的一座城堡。在愚蠢的教育部官员看来,他们
的工作就是发现新领域,从而设置新科目。对于新科目的开设是否必要,或者是否应该普及
他们负有几乎为零的责任。而在善意的学生看来,教育部的人们便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
想地,尽可能地,寻找受教育者的一生有可能存在的事件。学数学的人,有可能会遇到文学
家或者哲学家或者历史学家,相互交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文史哲都要修习;反之,学
文史哲的人,有可能碰见相见恨晚的数学天才,于是数学方面也要有一定修为,彼此才能交
往长久。发生讲英语的情况就更普遍存在了。进了世贸,农民尚且有可能在家中遇到外国人
,学到了英语,使用英语跟人交流对推销自己有利。于是连有志于当农民的学生都必修英语
了,还要达到某个级别考到证书才行。
  事实上,作为社会的个体存在,社会活动不排除各种偶然事件的发生。但因为这些偶然
事件的存在,就必须掌握应付该事件的能力,这是找不到科学依据的。正如假想中可能会遇
见一个俄国人,于是拼尽精力去学俄语。只有愚蠢的人民才会坚信这样的死理:如果不学,
那怎么跟他交流,或者就算不为与这个俄国人交流之故,多学一门外语也是有用的。对于后
者,已经没有辩证的必要;对于前者,则犹可挽救:那便是我在前文所述的“防患未然”的
终极方法论。
  假设你可能会遇见一个(与你系关重要的)俄国人,是否要学一套俄语?这种问题没有
犹豫的必要。我们大可以说不必要。首先,你是不确定是否真会遇见,这一点从实际出发,
如果俄语并非你的爱好,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考虑这种愚蠢的问题。其次,你认定有可能会遇
见俄国人而你不爱好俄语,那也没有必要考虑学俄语,因为你的前提是不懂俄语,即使是遇
见,你可以通过临时方案来解决交流问题。正如日本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样,如果你是某团队
的一份子,你完全可以找到团队里的懂俄语的人与你合作。如果团队里也没有,那也没关系
,可以聘请俄语专业人才。
  在这里,我的理论仿佛遭到谣言的攻击。为此,我要澄清,偶然事件具有可能性的,而
必然事件则不容存在可能性。把具有可能性偶然事件看作必然事件势必造成认识上的错误,
从而引发“防患”或“防”之过甚的相关结果。把不具有可能性的必然事件当作偶然事件看
也是错误的,正如下雨在即,而你存在侥幸心理不收衣服一样。
  行文至此,我仿佛在黑暗中摸到了灯绳一样感慨万千。“你凭什么这样教育国民?”这
是一个缺乏质问对象或者说是遗失了质问对象的疑问。在文中,我试图通过对作文之前的整
个逻辑思维过程加以再现,进而找到涤清国民观念之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混乱局面的方法论
。然而自古以来国人对微妙的问题似乎缺乏研究的耐心,因此,以对偶然事件过度敏感的国
民劣根性为批判对象的本文,对于像正走钢丝的作者,应该是一个提心吊胆的行程体验。(
全文完)

--
┏挥┳┳┳●┳┳┳┳┳┳┳┓
┣之╋○╋○○○●○╋╋请┫
┣不╋╋╋○╋╋●╋╋╋黑┫
┣去╋╋╋○●╋禁╋╋╋先┫
┣的困扰○○●●╋╋╋╋走┫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210.21.224.23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