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sy (捂着嘴巴吹口哨),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八十载沉冤案要翻--白话文,曾经胜利的失败者(8)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Dec 31 12:58:08 2005) , 站内信件

八十载沉冤案要翻--白话文,曾经胜利的失败者(8)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5 22:15   书屋

  废止文言文当然动摇了一些人,由写文言文而改写白话文但喜欢并习惯了文言文的不听
这一套。后来称为大师级人物的如陈寅恪、钱中书、钱仲联的学术文章,即使在极左时代,
还是照写他们的文言文,解放前中学生作文是文白自由。新文化派的重量级人物鲁迅也未全
然放弃,《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料》、《汉文学史纲》便是文言文。他给母亲的信
一向是“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最后是“恭请金安”。鲁迅说:“我们此后只有两条路,
一是抱着古文而死去,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可是抱着古文而不死的大有人在,鲁迅本人

就不是“抱着古文而死掉”。即使二十世纪中期、晚期都有一些年轻人喜欢文言文,大写文
言文。他们都是活的很好,你说怪不?

  胡适深感遗憾,因为教育家们在中学课本上还用着文言文,使与白话并存。他说“四十
年过去了,这运动(指废除文言文,改用白话文)至今还未实现我的理想。”他“推行白话
文运动失败了。”此话写在胡适自传第九章里。

  打碎束缚诗神的枷锁镣铐,大搞白话诗,似乎胜利了,但他在报刊上的出厂率和占有率
,和它在群众以及高层知识阶层中的影响落差极大。老百姓对它面生,眼光勾引不过去,高
层知识分子不屑一顾。毛泽东说“给二百块大洋也不看”,够可怜了。

  鲁迅说诗有口唱和眼看的两种,以能唱的为好。

  毛泽东主张新诗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可说了等于白说,因为这将导致民歌
和古典诗歌的复归,白话诗下台。

  毛泽东在诗歌问题上是个矛盾体,一、前后主张每自相矛盾;二、他对诗的爱好来自传
统,对诗的理解服从了新文化派。他承认胡适的枷锁镣铐论,变成他口中的束缚思想论(也
是新文化派的),他主张发展新诗,反对青年一代写古典诗词,(如果真的青年一代都不写
了,诗词也就绝种了。)而他则大写特写,枷锁镣铐是专门对付青年的。

  中国有现成的完美的格律,但要弃置不用,却企图弄些舶来的枷锁镣铐来吓唬老百姓,
如十四行(又称商籁体,起源于意大利,后流行于法、德等国)和日本的俳句。又有人发明
一种豆腐块体(闻一多),再有人搞顿数整齐体(何其芳),可这一切都未发生任何效用,
没有一人试生产。最后很多人都象闻一多那样“勒马回缰作旧诗”去了,因为他发觉白话诗
象异地的鸟叫,即“吟成蹶舌”。闻一多是第一位被鸟唤醒的诗人。

  其实新文化派中人物大都接受过诗词格律启蒙和训练。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
郭沫若、茅盾这些将帅,他如郁达夫、康白情、王统照、朱自清、叶圣陶、沈尹默这般猛士
,晚一辈的臧克家、胡风、何其芳,再晚一辈的邵燕祥,哪个不是旧诗能手。口中厌之,心
实好之,虽不象新诗那样可名(发表)利(稿费)双赢,但真正抒情言志的,还要靠旧体。
中国诗词格律有四大美:声韵美、整齐美、对称美、参差美,笔者曾喻之为四大美人,真个
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它使许多登徒子匍匐在石榴裙下,也使情葩刚刚萌动的少年“梦寐
思服”,如果尝了禁果,那就胶之漆之,化而不解。

  枷锁镣铐论,束缚思想论,是诗盲的观点,他们不知道诗词格律符合美的法则,在形成
诗美上它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强大的诱惑力、粘附力和“性感”。它成为在野派,但人多
势众,地下火在地下运行。有的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马君武讽刺不抵抗将军张学良的
诗,白话诗一首这样水平的也没有。

  八十年代以来,诗人们争着带上这镣铐,使舞步更美,舞姿更靓,舞袖更长,舞遍中华
国土,乃至凡有华人聚居之处,而白话诗则只剩极少的立锥之地了。

  再如戏曲,尤其是京剧,诸先生白天骂娘,晚上买票看戏,闲来还哼上几句。当诸先生
认为中国只能演西洋剧的时候,梅兰芳去了美国、苏联、日本,把彼邦人士倾倒。程砚秋到
欧洲考察,竟令欧洲戏剧家看到他们戏剧改革的希望。新文化派否定中国戏曲,如同大乐队
中某个琴手拉错了几个音。可谁也没料到历史竟从这几个音中发展出一出闹剧。那种扫除、
封闭戏馆子竟变成比那还凶的狂潮。京剧首当其冲,成为主犯,而全国数十种地方戏曲也被
连坐,剧院、剧团封了,戏箱封了,许多名角儿死了,关了,流放了。全国只有八块样板,
钢琴伴唱,大洋古乐器伴舞,又是“打虎”,又是“出监”???“四人帮”及其同伙肆虐了
整整十年。新文化革命派没完成的,文化大革命超额地完成了。

  至于诋毁中医中药,影响极坏,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中央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就通过了
废止中医的提案,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愤怒抗争,国民党元老和士绅也纷纷指责。此时蒋介石
出面发表谈话:“中医如内政,西医如外交,内政不修,国可致乱,外交不良,亦足辱国。
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一面撤消其提案,一面拨巨款,设置中央国医院,各省县设分院支
馆,发行全国性《国医公报》《上海医报》,中医从此得国医之名。

  与此同时,汪精卫的岳母患了恶疾,遍请西医而无法治愈。最后被迫请中医施今愚者试
之,施说一诊可愈,一试果然,汪心服了,亲书庄子语“美意延年”并制匾相赠。而胡适患
糖尿病在北京最大的协和医院就诊,说是得了心脏病,最后得了八个字“无法挽救,速备后
事”,友人力劝他试试中医,乃请名中医陆仲安诊治,陆说此为消渴,“饮我药不愈唯我是
问。”数剂后病去。胡终于承认了中医,并著文说“使世界的医药学者逐渐了解中国医与药
的真价值”,在日寇统治下的东北,日人称中医为汉医,进行种种排挤、打击,令其自行消
亡,然而中国老百姓信中医,靠中医。解放后,中医得到更加空前的发展,有目共睹,不必
赘言。

  新文化派以过激闻名,正因过激,他们的主张基本上都没有成功,他们主张的每一项如
果实现,都可以造成某一项文化事业甚而民族的灾难。梅光迪说:“灭其国者,多灭其文化
。”新文化派就是灭文化派。当然世界上有的国家被灭亡了,但其文化保留着,这就能复国
,如犹太人的国,朝鲜人的国。

  使中国落后、贫穷、荏弱、受辱,仿佛不是由于罪恶的制度,不是由于统治者的无能无
道,而是由于中国的文学、文化,即他们的文字、语言、诗、医药、戏曲,要由他们的作家
、诗人、演员、医生来承担罪过。世界上不使用汉字,不写中国文言文,不看中国戏,不服
中国药的国家不知多少,可他们都富强先进了吗?非洲,用英法语为国语的民族、国家也很
多,但都富强先进了吗?如果依了新文化派主持审判,那将是冤狱遍天下,收监的是天下无
辜,而真正的罪魁,必被放到法外逍遥去了。

  新文化派的动则打扫、打倒、推倒,付之一炬,是“文革”的预演。所幸他们只有笔杆
子而无枪杆子。在洋东西前面,丧失了理性,丢弃了民族自尊,腰杆子硬不起来,懦夫一个
,在自己民族文化前面,却是位手执板斧,不分良莠,一路砍将去的汉子。

  他们也许出于爱国情切而如此,但他们的爱却充满了敌意、鄙视。虽则如此,他们对文
化事业仍然有贡献,这主要在他们忘记“文化革命”,尚记得自己是中国人的时候,有些见
解确有启蒙意义。如陈独秀所说的德赛二先生。虽然此二先生在维新派时已进入中华双耳,
但使之轰然作响的仍然是陈独秀。但他当上政党领袖,德赛二先生便被辞退。半个多世纪中
,他遁迹草莽,连“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也不敢吹来。

  作为学衡派,在他们的批判文章中,从未有一篇批判到德赛二先生。胡适在大陆受过批
判,不足为训,那都是出于政治原因。胡适的一生,也是个矛盾体,言与行每每相违,学术
上瑕瑜并出,誉贬互见。有人说他学术上很行,政治上很糟,也有人说他政治上很好,学术
上很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http://192.168.125.44/ldy.swf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192.168.125.4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