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xiaoshidemao (小石), 信区: Original
标 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写在蔡增正老师生日之际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Nov 26 22:21:30 2006), 站内
第一次接触蔡增正老师,是在大一第二学期的《微观经济学》课堂上。那时候,上课的
地点在图书馆正对面的E座大厅。看着能容纳近200余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再看看早已来到讲
台上的那位身着蓝格子白衬衣、灰黑色西装裤、头发三七分的男老师微笑而又矍铄的眼神,
我突然就想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警言。
记忆中,蔡老师讲话总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恰倒好处,早已成熟的普通话里略带点儿
京片子味,风趣而又幽默。由于早年在北大荒以及内蒙的生活经历,以至他在讲课讲到动情
时,总是不由地就想起了那段青涩的岁月。在那场规模浩大的“知青下放”活动中,他是不
幸的,然而他又是最幸运的,正是那段艰辛的日子,让他看清了人民的疾苦,同时,也看到
了生活中最真实而又最质朴的人心。至今,我还能想象出在他回忆中,一个人肩挑一百多斤
的石头时瘦弱的身影;也能想象出夜幕时分,天寒地冻,当地的老婆婆手捧一碗热粥,递到
一个对生活绝望的小伙子面前时,两双彼此凝视的真挚眼神。也许就像他推荐给我们的《往
事并不如烟》一样,有些发生过的事情,已经自然地融入进了他的血液,融入到了他记忆最
深处那片空地,如此刻骨铭心,让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不过,也正是这段催人泪下的岁
月,成了他以后在美国求学时,艰苦朴素、努力进取的最大精神动力。
相信上过蔡老师课的同学,都会有同一感慨。上他的课,总是让我们想起感动自己的最
初。对于教学,他已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者。在美国多年的经济学教学,使得
他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教学思路和自成体系的思考认识
,因而他总是能用最简洁有力的话语达到给我们阐述清楚生活中的经济模型的效果,同时,
还适当的引导我们分析潜藏在背后的种种不稳定经济因素;而另一方面,他更像一个给我们
讲述人生哲理的老者。在他的话语里,有关于墨西哥人在美国的不平等生活遭遇,有《中国
农民调查》中讲述到的地地道道老百姓的血与泪的生活,有对“塔克拉玛干”这一中国最大
沙漠的拯治担忧,有对古代楼兰文明的扼腕感叹,有对内蒙古草原上鼠疫成灾的心疼焦虑…
…当然,也有前人艰辛换回来的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这之中无任何的煽情,只有最质朴的
言语,最打动人心的场景,然而,却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至极。也许,正如《大学》中所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这个汉字,古代写作“悳”,直心即
是德也。德的本意,指的就是一颗天真率直的心。真心谓之德,真情谓之亲,草木萌芽者皆
谓之民,心境如水则谓之至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大学之道,在于你能明
白你那颗晶莹剔透的真心,在于你能否用那颗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在于你能否达
到本性纯洁的至善境界。我想,在蔡老师的言谈身受中,我们已经渐渐摸索到了“大人之学
”的真正含义。
古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由于早年的艰辛日子,致使蔡老师如今身体一直不好
,特别是他那嗓子,说不到一会儿就会干涸发疼,但是也许是由于书本知识的熏陶,可以丰
富一个人的内涵到全面提升他的气质,致使我再怎么瞧也瞧不出他已经是一个五十岁出头的
人。或许正如《往事并不如烟》书中的《中国最后一个贵族》章节写到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
一样,当一个人的修养已经达到突破被世俗浸染的境地,升华出来的气质,就像寒冷的冬天
点起在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可以为趁夜前行的路人带来欣慰的温暖。
虽然我和蔡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外,再没任何亲密接触,但他对于我的人生定
位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把他当作我在大学里最景仰的师长,当成我成长过程中给予
过我谆谆教导的良师益友,当成我做人的一面旗帜。而我也是在写此文的时候,才发现原来
蔡老师生日正是在十一月份,也不知道此时,过了还是没过,但我最想说的还是:蔡老师,
祝你生日快乐,天气冷了,多穿衣,你的学生们永远祝福着你。
--
我把时间劈开,一半给了忧伤的你,一半给了惆怅的自己。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218.18.44.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