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yloue (^_^), 信区: honglou
标  题:  飞花的读红笔记(6)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Dec  1 10:10:44 2003), 站内信件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宝玉初解人事,袭人是其贴身大丫鬟,二人素来亲密,故有此试。既云"初试云雨情"、

"一进荣国府",一进之后还有二进三进,则初试之后亦有二试三试的了,只是没有明写
罢了。料想是袭人向王夫人进言,得了王夫人器重,每月匀出二两银子给她后,方"越发
尊重",不肯与宝玉如此亲昵了。

    作者写袭人,并无一字贬语,倒称之为"贤袭人"、"解语花"。这里也照样不忘记替
她圆上一句:"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这当儿还
念念不忘越礼不越礼的,果然是袭人风格。

    正写着两府之事,突又宕开一笔,写起小小一户乡下人家来了,作者真是出人意料,
收放自如。看他写公侯家,有公侯家笔墨;写贫苦人,亦有贫苦人笔墨,无不妥帖细致,
恰如其分。"狗儿、板儿、青儿"之名,随手拈来,浑然天成。

    刘姥姥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果然人情世故上最是通晓。瞧她训狗儿一席话,虽
然粗俗,却句句在情在理,难怪狗儿一听就急了,辩解道:"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做官
的朋友!"这一句直刺当时风气,如今看来,亦不为过时。可见虽世易时移,中国社会种
种陋习却始终一脉相承,并无多大进步,可见是"古今一般同"的了。

    狗儿空为一家之主,并不能养活家人,只知道乱发脾气。而刘姥姥却不但拿话问住
了他,而且替他们想出了切实可行的法子,并破着没脸,替他们出去求贷。可见狗儿实
是个没用的败家子,刘姥姥方真是会过日子的人。


    我一见刘姥姥出场便觉得亲切,并从心底喜爱和尊敬她。我家也是农村的,父母都
是农民,我自己也从小跟着下地干活。平时倒也粗茶淡饭,自给自足,但一到有人生病
或开学了要交学费,难免无处筹措,少不得也要求亲告友的。那一种难堪和"忍耻"的心
情,实在令人难忘。

    那时候我还只是个小孩子,跟板儿差不多大。父母去城里亲戚家借钱,也如刘姥姥
一般,总要带上我,当做是走亲戚,装个幌子。那时候,连我这样一个小孩子也知道父
母并不是去走亲戚的,何况那些久经世事的大人们呢!没等你开口,亲戚心里早知道你
是来借钱的了,心里也早有了决断了,给不给借、给借多少,大抵一开始就决定了的,
却装做若无其事,只管与你闲聊些客套话儿,只看你何时开口,好依样回复你--他是连
回答的话都想好了的。求贷的自然也知道对方已经知晓,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陪着笑脸
把那求告的话低声下气说出来,每个字都仿佛有一千斤重似的,掉在空气里仿佛有回响。
又如同通红的烙铁,只烫得自己满脸通红。最最难堪的是客套话说完了,不得不开口借
钱了,却又有些挣扎的时候。空气里突然充满了静默,仿佛被人抽走了一部分,剩了一
个黑黑的洞,等着你拿满脸的笑容和低声下气的话来填满。亲戚也知道你要开口了,依
然带着笑容,和气、宽容的看着你。那一刹那,不必说父母,就是我这个小孩子在一旁,
也感到深深的羞耻。都是一样的人,就因为缺几个钱,就低人一等了。这种心情,没有
经历过的人是永远也想象不出来的。

    我小学最后一年、初中第一年都寄住在亲戚家,虽然他们待我不错,但那种寄人篱
下的感觉真是太深太深了,怎么也挥不去。在父母面前,你可以撒娇,生气了也可以沉
下脸,甚至朝他们撒气,但在亲戚家,却只能闷在心里。父母会骂你打你,亲戚即使对
你不满也不会公然说出来。但你总觉得还是父母骂你打你的好。那才是骨肉至亲,不必
避嫌,也决不会记仇。而这里终究是外人,疏远的客气,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看人
脸色行事。因此,我初二开始就到学校寄宿了,虽然条件差一点,但心情却好了很多。
因为这一段经历,我特别能体会黛玉的心情。那些没有类似经历的人总是指责黛玉太过
多心小气,其实,他们真的是苛责了。

    刘姥姥到了贾府,打听周瑞家的住处。那些看门的想捉弄她,倒是小孩子很热心,
领她去了。可见小孩子终究是天真可爱的,不像大人那么两只势利眼,一颗富贵心。

    从身份上讲,贾府看门人、周瑞家的、平儿都是奴仆,刘姥姥虽然穷,到底是个自
由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比他们高多了,但现实中却完全相反。前者虽是奴才,却是得势
的奴才;后者虽是主子,却是没钱的主子。因此,奴才竟骑到主子头上去了,主子反不
得不向奴才陪笑脸儿,这世道啊……

    不过,奴才毕竟是奴才,主子一败,奴才就神气不起来了。设若贾府真的抄家籍没,
家人奴仆都要拍卖,他们的命运只怕反比刘姥姥悲惨得多了。果然,后来贾府败落,巧
姐遇难,不正是刘姥姥救她出火坑的么?世事无常,起起落落。可怜贾府这些人现在都
还在梦中呢!

    凤姐说话、接人待物也着实   不湫闹泻芮撇黄鹆趵牙眩挂裁蝗绷死袷?
而且也确实救济了她一家。区区二十两银子在风辣子眼里,只怕根本什么也不是;而刘
姥姥却"喜的全身发痒"--确实,这二十两银子够乡下人用一年的呢!凤姐儿也没想到,
正是这自己根本不放在眼里的二十两银子却给自己结下了善缘,解救了女儿将来的厄运。
命运是多么奇妙的东西呵……

    刘姥姥本来很会说话,听她与周瑞家的、平儿等交接,并不曾有何唐突处。惟独在
凤姐面前变得不会说话了。一来是凤姐儿 还 逼人、通身气派慑人,把个贫苦老妪镇住
了;二来凤姐儿口齿伶俐,相形之下刘姥姥难免就相形见绌了;三来,开口求人,终究
有些别扭,自然有些磕磕巴巴;四来,所求得偿后,太过兴奋,也就口不择言了。而且,
那句"你老拔根毫毛比我们腰还粗呢"虽然粗鄙,确是实情;况且凤姐儿也常说市井言语,
只怕并不见怪,反倒觉得亲切呢。


    从刘姥姥眼中写凤姐儿与贾蓉 年用 情状,也是作者曲笔了,倒不必妄猜了。

    刘姥姥借贷的过程写得十分细致贴切。那种"忍耻"的心情,那种笑容背后的无奈,
那种难开口的尴尬,那种患得患失的忐忑心情,那种借到后的喜悦和喜悦后的辛酸,写
来无一不真。敦诚曾有《寄怀曹雪芹》诗: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从诗中看来,雪芹也有向人借贷的经历了,难怪写得出如许文字。细想之下,不觉
心酸不已。

          飞花,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六日,于北大燕园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Myloue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