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UPSON (云南种玫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第二次中东战争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1月13日21:06:35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957)

 2002年8月12日18:17  新华网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
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
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
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
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巴勒斯坦正在后,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
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
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
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
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
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
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
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
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
“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
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尔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
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
,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
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
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
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
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
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当
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
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战争进程

  埃、以两军在西奈半岛的战斗

  1、米特拉山口战斗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许,由阿里尔.沙龙上校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
支援下,利用埃军在西奈中部地区兵力稀少,防御单薄的弱点,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
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同时,该旅的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向米特拉
山口突进。

  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东部军区司令部于当日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营立即
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同时,埃军总参谋部派遣第4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
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第2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
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米特拉山口全长30公里,两旁悬崖峭壁,十分险峻。10月31日中午时分,以军两个连
,包括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组成的侦察分队进击米特拉山口。以军一进入海坦谷地,即
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
势。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双方激战至黄昏,以军才占领谷地东部


  2、阿布奥格拉战斗

  以军为实现“中间突破”战术,威胁西奈北部埃军主力,配合202伞兵旅在南线的进攻
,决定以第38特遣部队突击阿布奥格拉。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边境
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
十分重要。埃军在阿布奥格马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据点,形成了完整的防卫体系


  10月30日中午,以军第7旅进至乌姆卡特父南线600米处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袭击,
损失不小。以军正面进攻失败后,第7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于31日拂晓越过埃军防守薄弱
的达卡山口,进逼 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同时,以军南部军区司令部为配合第7旅行
动,命令第10步兵旅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由东向西正面进攻,于当完抵达乌姆希汉和乌
姆卡特夫的东线,第7旅由乌姆卡特夫南面进攻。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集部队增援
阿布奥格拉。

  10月31日,以军以第7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受到埃军顽强抵抗和正确的炮火轰击
。中午埃军两个步兵营夹击以军。以军在空军火力增援下,占领阿布奥格拉后,该旅立即
分兵两路,一路向西推进,一路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的埃军据点。埃军凭借20多个反坦克
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未能抵挡以军的推进。以军于当夜占领该地,尔后
转入防御。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战斗也十分激烈,埃军两个营的兵力顶住了以军两个
旅的进攻。10月31日,达扬总参谋长亲自督促第10步兵旅进攻乌姆卡夫特,但遭到埃军炮
火猛烈袭击,进攻屡屡受挫,旅长古迪尔被撤换。同时,以军命令第37机械化旅乌姆卡夫
特,11月1日凌晨,第37旅先头部队发起进攻,遭到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击,后
续部队也误入雷场,旅长戈林达阵亡,大部分官兵受伤,进攻失败,以军总参谋部不得不
命令停止进攻乌姆卡夫特阵地。但这时阿布奥格拉已落入以军之手。

  英法空袭埃及和埃军撤出西奈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
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
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
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
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埃
及识破了英法的这一战略企图,在英法空袭后,埃及总统纳塞尔为防止英法占领运河区,
而使西奈不队受到夹击的危险,命令增援部队停止进入西奈,在西奈的守军迅速撤至运河
区。这样,埃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撤出西奈半岛。驻守在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埃
军,虽受以军三面包围,仍然利用夜色掩护,向阿里什方向撤退。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攻。但沿途遭到埃军顽强
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

  打破对蒂朗海峡的封锁是以色列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峡西
岸重镇,11月2日,以军第9旅可是进攻沙姆沙伊赫地区。该地的埃军两营守军在接到埃总
部的撤退命令后,鉴于海上有英国海军的封锁,陆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只能固守阵地
。以军多次发动进攻,仍未得手。5日,埃军在多面夹击、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丧失阵地。
但此时,埃军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岛,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军同英法军队在运河区的战斗

  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续
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机场
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下午
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

  11月6日上午,英法军队首先用猛烈炮火袭击塞得港防御阵地,然后,2.2万名海军陆
战队队员开始陆。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登陆
。6日深夜,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到埃军抵抗。


  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
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
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
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
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
,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
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


    来世,我要做个百夫长。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5.19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