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上中、日、朝剑刀武艺交流考(4)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May  5 10:55:23 2006), 站内



   如同中国的剑刀制作技术传到日本一样,中国剑刀技法传到日本,经过日本人民长期
实践探索,他们发扬了中国剑法“持短入长,倏忽纵横”的传统优点,(68)摈弃后世中国
剑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的流弊,创造出以技法朴实严整、劲力充实流畅为主要特
点的日本式刀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武士根据充分利用地形、空间以发挥人自为战的
要求,创造出了一套变换极其迅速灵活的步伐,把漂疾湍悍的大劈大杀,同进退轻捷结合起
来。在对战中,为了“甚便旋转跳跃,用短制长”,甚至不着甲胄,“裸形赴斗”(70)加
上器械精良,使技术与兵器相得益彰。与唐、宋以后的中国一般剑刀法相比较,日本刀法确
有许多技术优势。

   从明代人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当明代中叶,日本海盗对我国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侵扰中
,日本刀作为倭寇最主要的战斗手段,曾对中国军民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日本刀法引起了
明朝将领、武艺家和各种人士的注意。戚继光在十二卷本《纪效新书》卷4《短器长用解》
中说: “长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
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
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何良臣在其《阵纪》卷2《技用》中说: “日本刀不过三两下,
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明末徽州武艺家程宗猷在《单刀法选》中也说: “其
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诸家之中,除戚继光之外
,要数晚明“岭南三家”之一的番禺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语器》中的一段描述最为精
到: “其人率横行疾斗,飘忽如风;常以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长以度形,短
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万人辟易,真岛中之绝技
也。” 很清楚,上引各家对日本刀法的着眼点,首先都在步伐上。程冲斗说的“左右跳跃
,奇诈诡秘。”屈大均的“横行疾斗,飘忽如风”,“蹲以为步,退以为伐。”都是讲步法
。还要以茅元仪说的最清楚:“长刀,倭奴之制,甚利于步,古所未备。”其次,双手执用
的长刀兼有长、短兵器的特点,故长兵器、短兵器都难对付。所谓“短器难接,长器不捷”
正是戚继光得之于实战的甘苦之言。至于屈大均说的“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
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这些话非常专业,不像是一般文人的笔墨,我怀疑要么屈
大均曾练过日本长刀,熟悉长刀法势,要么就是录自日本刀法的图谱中。日本刀在澳门很多
见,日本刀法在广东也有流传,所以屈大均学到这种“岛中之绝技”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71)

   日本刀法除上述优点外,从明人记载看,倭寇用刀还有两个特殊伎俩。第一,倭寇临
阵,惯用双刀。“手舞双刀,刀长五尺余,手腕运动,开锋甚长。其刀飞,通身如雪,无间
可击。”(72)所谓双刀其实是一长一短配合使用。明人周楫的《西湖二集》卷34《胡少保
平倭战功》,本是小说,但内容以史为据又稍加演义,详述胡宗宪设计剿灭汪直、徐海等海
寇始末,基本可信。其中讲道:“原来倭寇交战时,左手持着长刀杀战,却不甚便利,其右
手短刀甚利,官兵与他交战,只用心对付他左手长刀,却不去提防他右手短刀。所以虽用心
对他长刀之时,而右手暗暗掣出短刀,人头已落地矣。胡公细细访知此弊,却叫军士专一用
以对付他右手短刀,因此得利。”同类记述还有一些,以我所见到的,但都不如周楫讲得明
白浅显。

   第二,倭寇最善整磨刀身,使之经常保持光亮锋利,作战时可以立断坚韧,同时在日
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也给对方造成心理威慑效应。最喜欢采用的作战队形是所谓“蝴蝶阵”
。郑若曾《筹海图编》卷2云:“倭夷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为号,众皆
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视则从下砍来。” 对于日本刀的这些长处,一些优秀的
明朝将领,都曾认真加以研究,寻求对应办法,同时也用心引进其刀法,借以提高明军的战
斗力。这中间,戚继光具有荜路蓝缕之功。戚继光不愧为一位精研覃思、雄才大略的杰出人
物。针对倭寇善于个自为战以发挥长刀优势的特点,他从民间武艺中吸取了大量技艺,创制
了“长短兵迭用”的“鸳鸯阵”法,以集体的“齐勇”来对付单个倭寇。(73)实践证明这
是打破长刀优势的有效办法。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他著《纪效新书》时,收取了长、短兵的各家武艺,甚至
也收进了“无预于大战之技”的拳法,但如前已论及者,他唯独没有收取短兵武艺。他不无
遗憾地说:“世传刀法甚多,传其妙者绝寡,尚候豪杰续之。”可见,鉴于日本刀法的技术
优势,他对当时我国刀法的选取抱审慎而宁缺毋滥的态度,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到了第二
年,即嘉靖四十年(辛酉),他在浙江对倭作战时获得了日本长刀的“倭夷原本”,“又从
而演之”乃著成《辛酉刀法》一谱。后来他改十八卷《纪效新书》为十二卷,内容有删有增
,这部刀谱是增收的内容之一。《辛酉刀法》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用日本文字写成的《隐
流之目录》及其“习法”,后面是戚氏的演练法。《辛酉刀法》合中日两国刀法为一谱,在
中日剑刀武艺的交流史上不失为珍贵的文献。(74)

   从《纪效新书》中看来,嘉靖四十年前后“戚家军”虽然已具规模,但尚未配备日本
式的长刀,证明戚继光还没有系统掌握日本刀法。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他的另一部军
事名著《练兵实纪》刻成时,我们从该书中看到,长刀及长刀法,已经成为正在北方防御蒙
古人的“戚家军”的主要装备之一了。这时,按照戚继光的精心布署,首先,骑兵也配置民
长刀,在最基本的“队”的建制中,两个鸟铳手是正副队长,但要求二人“仍习双手刀为短
兵。”步兵也是如此,凡鸟统手,“给长倭刀一把”。此外,步兵或给短刀、或给长刀。每
当操练时,如假设敌人为骑兵,持长刀者“以原习倭刀进法”,下砍马腿,上砍马头。如假
设敌人为步兵,“倭刀二人一排,舞路既多,疾速,为上等”;或者“以木刀对砍,举落疾
速,不使人乘隙得犯者为上等”。(75)把日本刀吸收到中国军队里来,实现了唐顺之早就
提出的“谁能将此向龙沙,奔腾一斩单于头”的宿愿,充分反映了戚继光勇于学人之长为己
所用的可贵精神。(76)

   继戚继光之后,天启、崇祯间,武艺家程宗猷又专门研究了日本刀法,于天启元年(
1621)刊成《单刀法选》一书,对引进日本刀法做出了卓越贡献。程宗猷在《单刀法选》中
说:“器名单刀,以双手执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余故访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
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程宗猷字冲斗,出身徽州休宁望族,程氏一门俱崇尚武
艺,故明清之际程氏武名广传东南。宗猷是一位“凡有名师不惮远访”的爱国武艺家。在得
到浙师刘云峰的传授之后,他又亲自走访了当时以刀法闻名南北的毫州武艺家郭五,经过比
较鉴别,发现刘云峰所传刀法“胜郭多矣”。进一步验证了日本刀法的实用价值。但是,可
能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刘云峰得自日本人的刀法“有势有法而无名”,程宗猷为使这个来得
不易的刀法传之久远,便“依势取像,拟其名。”著成这部至今仍可参照图谱演练的《单刀
法选》,为日本刀法在我国的流传作出了卓有成绩的贡献。清代初年,具有反清思想的遗民
学者吴殳,曾着意结交天下豪杰,留心海内各家武艺,对日本刀法也做了一番研究和整理,
著成《单刀图说》一书。吴殳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令
倭国单刀,中华间有得其法者,而终不及倭人之精。”(77)因此,他以日本刀法为主干,
吸收了“渔阳老人”的剑法,创编了双手刀法十八式。吴殳的刀法,以左右撩刀等八势为核
心,以“避虚就实”为以短破长的要点,在刀法上表现出与程宗猷截然不同的风格。他认为
: “此十八势习之精熟,虽未能合于倭法,而中国花法,皆退三舍矣”。吴殳一生努力探
研武艺之道,经师甚多,见闻广博。但启蒙老师是常熟人石电(字敬岩)。吴殳在其著作中
没有写明他的日本刀法是否得自石电,但另据曾经和吴殳一起受业于石电的清初理学家陆桴
亭的记述,石电本人“与浙人刘云峰同学倭刀,尽其技”。崇祯八年(1635)石电在安徽宿
松死于张献忠农民军之手。据说他平时曾说过“步战唯长刀最胜。当马毖步斗时,公(石电
)仰天叹曰:使吾得长刀,贼不足尽耳!”足见石电确实精于日本刀法,而吴的日本刀法完
全有可能得自石电。(78)这样看来,吴殳与程宗猷的日本刀法实际上出于一源。

   然而,不难看出,程、吴两家刀法有同源异流之别。程氏单刀全学日本刀法的本来风
貌,他的谱中连拔刀、鞘刀等细节也都效法“倭式”,大有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的味道
。吴氏则力图揉合中日两国的刀法为一体,他的十八势是双手、单手变换执柄,其中有明显
属于中国剑刀的东西。这使我们看到,从刘云峰、石电、程宗猷到吴殳,我国武艺家对日本
刀法的学习已今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一个由彻底引进到力图揉合创新的阶段。我们在练习中
曾对程宗猷、吴殳两家刀法做了一些初步比较,觉得吴氏刀法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是其优点
,“避虚就实”之说也不无道理。但是,他的八个要法,主要是从假设对方所执为长兵设计
的,他自己也说得明白:“击虚之法易见,击实之法则在斫其枪杆。枪杆被斫,不断折必粘
住;杆被粘住,则不能闪赚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这样,就使得他的刀法无论方法
或劲力上都不能不有局限性,如果对方也执长刀,或者执长兵而步伐便捷,“击实”之法将
可能沦入武艺家所忌莫深焉的“拙力”境地,其人必危!同时,短兵破长,要点在于步下疾
速灵活。早在汉代,人们就说:“利剑长戟,手足健疾者胜”。(79)后世武艺家也有“短
见长,脚下忙”之说。

   如前所论,日本刀法又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突出优点。吴氏固然也强调步伐,但他
的刀法立足于“就实”之法,故大体上是一步一势,并未显出应有的灵活性来。这样看来,
虽然吴殳对程宗猷的刀法屡有微词,但实际上程宗猷到底是个中里手,吴殳不能不相形见拙
。总之,程氏刀法来自于“倭之真传”,吴氏学识广博而聪明绝顶,但他的强项是枪法,长
刀不是他的擅场,于是终究不免有想当然的地方。所以,他自己也曾不无感触地说:“斫削
粘杆,余本得自渔阳老人之剑术,单刀未有言者,移之为刀,实自余始。安得良倭以亲灸之
!” 六 自明代以来,我国如戚继光、刘云峰那样的武艺家们,积极致力于日本刀法的学习
和引进,加上有程宗猷、吴殳等人的整理著述,这就使得人们对威名赫赫的日本长刀法终于
有了比较真切的了解,这丰富了我国的武艺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明代军队的战斗水
平。

   可以说,我国古代传去日本的双手剑刀法,经过了日本武士们的充实提高,又在明代
带着东瀛风貌回到我国,这是一个含载丰富的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
这个交流过程中,朝鲜一直是重要的参与国,起着特殊的作用。朝鲜不只是在中日间起着沟
通作用,而且也不断地汲取中、日剑刀武艺的精粹,逐步形成了具有中、日两国特点的朝鲜
刀剑风格。迄今保存在韩国的多种中、日古代刀剑武艺图谱,就充分地反映这一点。清代,
中国的传统武艺形式发生了最后一次重要变化,这当然与清朝建立者是来自白山黑水的少数
民族有密切关系。由日本传来的双手刀法在晚明时期曾相当活跃,坚持抗清的南明残存力量
有人在用日本刀,清军也在用它,说明日本刀的还有相当大的用武之地。(80)但入清以后
,虽然还能看到例如乾隆皇帝对日本刀剑的珍重,(81)但日本长刀及其刀法似乎又归于沉
寂,至少我们在清代军队的兵器装备中看不到日本长刀的身影,也未发现传留下什么著作。
原因何在?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清代兵制和武艺结构者发生了变化,例如,清代重骑兵,八旗
主力以骑兵为主体,双手执用的长刀不适合骑兵使用,于是军队对日本式刀剑的需要量就大
减,使用技艺也随之漫漫消沉下去了。然而,日本双手刀法被我国民间武术家们所珍惜,一
直传存到今天。

   清代末年,河北盐山县武术家黄林彪得双手刀法于天津纪氏,黄视为珍秘,只传给大
弟子张玉山及晚年所收弟子马凤图。张玉山一支后继无人。马传给二弟英图及长子广达等。
1925年前后,马凤图在张家口察哈尔都统府任参议时,曾应张之江将军之嘱,将部分双手刀
法改编成为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作为西北军大刀教材实行推广。晚年,指导我对双手
刀法诸问题进行研究,以探幽发微,正本清源,使双手刀法正脉得以传存。这就是我一直从
事双手刀源流及其刀法精义研究的由来。约略与黄林彪先生同时,有吴桥桑园谢德恒兄弟以
阴手枪、持枪枴及双手刀法驰名京南,三种器械都是武林珍秘,足见谢氏得艺之精,识见之
高。得谢氏之传者为静海县独流镇刘玉春,还有任相荣等。刘玉春字春霖,出身殷实之家,
世代习武。他强健多力,又善能纵跃,勇捷善斗。民国十年前后,曹锟在保定练兵,为眩耀
所谓“尚武精神”,特在军中设“武术营”,聘刘玉春、任相荣充任教习,传授双手刀法,
当时称双手刀为“苗刀”,故又称武术营为“苗刀营”。入苗刀营者多是河北省沧州一带喜
好武术的年轻人。得任相荣之传者,主要是在苗刀营任教官的沧州佟仲义先生;得刘玉春之
传者较多,有郭长生、萧福善、赵世奎、石青山、丁超勇、孙玉铭、张凤梧、陈凤岐等,多
是苗刀营的士兵和下级军官。
上贴: 天龙八部 发布日期: 2004-6-06
双手刀法为什会改称为“苗刀”,这是一个令人百思不解之谜。考之明清史籍,确有“苗刀
”这个名称,如屈大均就提到过“有苗刀,其纹以九簾为上,轻便断牛。”(82)但,那是
指西南少数民族苗族所锻造的刀,不是指一种刀法,更与日本刀法风马牛不相涉。所以,先
父马凤图认为改称苗刀并不早,应该就在曹锟设置苗刀营时期。当时很可能是出自对日本刀
的忌讳,也会考虑到如沿用程宗猷、吴殳的“单刀”,又容易与一般的单刀混淆,于是便改
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说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浅人。武人往往不学,晚近
以来传统武术术语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闪赚腾挪”为“闪展(或作‘战’)腾挪”之类,
例不胜举,“苗刀”之改当属此类。

   民国十六年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初,经张之江倡导,双手刀被列为馆定教材,在馆任职
的马英图和郭长生,将原来传授不同的双手刀法做了一番融合调整,又参照古谱,重新制定
了一个套子,为便于流行,仍使用“苗刀”这个名称,称之为“二趟苗刀”。当时为表达对
日本帝国主义的敌忾,曾将一起势的三个“迎推剌”(即程宗猷刀法中的“迎推刀势”),
改称为“三剌东洋”。这个“二趟苗刀”曾经相当流行,国术馆早期学员会练的人很多。它
的基本结构与程宗猷《单刀法选》差别较大,但主要刀势大部相同,与吴殳刀法的不同之处
就比较明显。马、郭二人的成功合作,足以说明晚清河北省内黄、谢两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
可能出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考清楚这个问题难度很大,我们只有耐心的
求索和等待,期望着会有新的材料被发现。

   当今海内以苗刀鸣世者不一而足,一向沉寂的苗刀,近年颇有些热闹气象。因为苗刀
名气大,又有某种神秘感,加上商品经济给武术观带来的巨大冲击,于是,各式各样的“苗
刀”纷纷“脱颖而出”,专家们也就纷至沓来,著书立说。但恕我直言,不管他是谁,不管
打着什么样招牌和旗号,或得到那一级武术官员的支持,获得了什样的“段位”和头衔,这
些都不是证明确有“真才实学”的凭据,不能证明你的“苗刀”货真价实。武术家的真本事
要通过综合考察来评定,但凭“钦定”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当然,鉴别真伪往往需要
时间,时间能使一切显露真容,各就各位。假冒伪劣之类可以得一时之利,如果想着就以此
得长久不衰之利,那也未免把武术这问学问看得太好摆弄了!

   前代双手刀主要传人中,佟忠义先生是一家,但现在是否还有传人不得而知。先父马
凤图、先二叔马英图合为一家。郭长生先生是一家。当代人里能真正传习双手刀法真义的人
并不多。原因很多,前代武术家们十分珍视这份遗产,总不肯轻易授人,怕的是传人不当,
一旦落到低层江湖人物和品行不良者之手,就会发生衰变,好好的东西也会被糟蹋掉。苗刀
是渊源有自的古典武艺的精华,能完整的传存下来就是因为传授严,如果滥传一气,恐怕也
早就变味了。再者,真正的好东西只有功力醇正而学养宏深的武术家才能拿得起来,浮慕浅
学之徒,往往急功近利,不求甚解,更不肯下大功夫去深研精习,所以根本上拿不起如此沉
重的东西。以我之所知,当代双手刀法代表人物可举于伯谦、张群炎二人。

   已故的于伯谦先生是东北武术大家郝鸣九先生的弟子,又曾问学于胡奉三、杨俊峰等
名家,遂以翻子、戳脚等艺见长,成为当代东北翻、戳拳法的第一人。伯谦在东北大学毕业
,有很好的文史根柢,又加上好学勤思,博闻强记,一生汲汲追索传统武术精粹,对各家武
学不设户限,广采博取,触类旁通。30年代初,东北军夏鹤一团在沧州驻防,夏是郝先生的
弟子,便邀请乃师到沧州小住,同时邀来李书文、李霖春、马英图等人与之相聚。伯谦弟兄
陪郝鸣九同往。期间,从马英图学习苗刀,苗刀传到东北是由此开始的。40年代初,伯谦又
专程到甘肃寻访马凤图、马英图,再次得到二位前辈指教。伯谦强学多识而功力醇厚,对苗
刀精要悟解良深,在劲力的表达上尤其能刚柔得体,转环自如。据当年与伯谦一起练武的罗
文源先生生前多次跟我说,伯谦刀法纯熟,劲力浑厚,极富勇猛剽悍之势,曾得到凤图、英
图二师的赞赏。伯谦的苗刀传给弟子史春霖、范垂绂等人,但十人不幸俱已作古。伯谦的孙
子于刚等人犹能传承家学,世守伯谦的苗刀。

   张群炎先生是我十分熟悉和敬重的一位武术家,同伯谦一样,他也是我的师兄。与伯
谦相类似,群炎在武术上也称得上是融会博综之才。他曾问意拳于王芗斋先生;后曾师从郭
长生先生练通臂。1966年底随厂迁到兰州后,又长时间出入马凤图先生门下,实际成为马凤
图晚年弟子。群炎一生受到三位名师教益,还接触过很多或显或晦的武术家,经见之广,艺
缘之深,可谓得天独厚!他功底札实,膂力过人,双臂和腰腿都有极好的灵活度,因曾专攻
猿公腿法和地躺,两条腿韧健劲捷,上下左右运用自如,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武术腿功。群
炎的苗刀得自郭长生先生,曾与马英图高足弟子牛增华相濡以沫,互有启发,到兰州后又得
到马凤图指教。他的苗刀得益于传授正,用功勤,领悟高。最重要的,又肯努力参照古代图
谱,寻根溯源,阐幽发微,直逼先贤堂奥。说实在的,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也正是在这一
点上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也总是受到先父生前的一再奖许。“文革”中,我们曾朝夕相处
,忧喜与共,当时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先父指导下研习武术,从陆合枪到风磨棍,从劈挂拳、
八极拳翻子拳到鞭杆的五阴、七手……当然,也包括苗刀。我正式确立苗刀为研究对象,是
受了群炎的启发,在刀法运用上,从基本刀势到起落辗转、进退坐作,都受到群炎的教益,
至今心存感念。以我之平生所见,也以我之武学素养和识见,我以为当代真正懂得并能表达
苗刀精义的人只张群炎先生一人而已。其他没有显山露水的高人也许还有,我没见到,不敢
妄断有无。仅以我所亲眼经见者,包括官封的“大师”之流,均不足以与群炎同日语。至于
商品化大潮之下,某些钓名射利之徒,胡编滥造“苗刀”以自炫,蝇营狗苟,妄自得意,何
足道哉!

   “苗刀”是中日古代武艺交流的珍贵结晶,尽管它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但我们对它的
研究还很肤表,许多问题还不曾涉及,甚至于不曾提出来作为讨论的话题。同时,深入挖掘
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前提,这方面的工作也还远远没有做好做足。总之,我这篇东西也仅仅是
起了个头而已。当代中国武术不断浅薄化的浊浪已经浸漫到了传统武术领域,连苗刀这样的
古典武艺精品也不能免受其害,真不能不让人忧心如酲。于是,尽我所能的考证一下双手刀
的源流,借以揭示一下中国武术这问学问的深广,希望能有助于苗刀从浅薄化的纷扰中解脱
出来,也希望对大家一起来重塑中国武术尊严有所助益。文内如有错误,恳望专家不吝批评


  2000年2月12日凌晨于广州

  注释

  (1)、(47)、(60):唐豪《古代中、朝、日剑术交流的若干考察》,载《中国体
育史参考资料》第六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2):马明达《历史上中日两
国剑刀武艺的交流》,载《体育科技》总第五期,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3)、(4)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一章《远古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5)、(7):汪向荣先生《邪马台国》第三篇《两个文化圈》,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2年。(6):参见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第三章第六节,北京,中华
书局1997年。(8):《文物》1974年第12期:《山东苍山发现东汉永初纪年铁刀》。参见
《考古》1977年第2期,夏鼐先生《考古学与科技史》一文。 (9):转引自唐豪《古代中
、朝、日剑术交流的若干考察》,出处见注(1)。 (10):见《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
流长》一书;参见贺昌群先生《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二则》,载《中华文史论丛》第六辑
。(11):小野胜年在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讲话,载《考古》1964年第12期。(12):正仓
院陌刀,见日本原田淑人《正仓院的手 和唐代陌刀》,载《东亚古文化论考》。(13)、
(14):参见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一篇第二、三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5):日本《续日本纪》天平七年四月辛亥条。(16)、(25)、(29):周纬《中国
兵器史稿》(17):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十五。(18):转引自迁善之助《中日文
化交流史话》。参见余又荪《宋元中日关系史》第一章:“日本商品入宋者,为砂金、水银
、硫黄、松杉等木材。莳绘、水晶、刀剑、扇等亦多。”(19):据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
史》云:“日本商品之输入于元代者,则为黄金、刀剑、扇、莳绘……等。”(20):日本
瑞溪周凤《善邻国宝记》三卷,转引自汪向荣先生《明史日本传笺证·附录二》,成都,巴
蜀书社1987年。(21):据英国人薛理、日本人稻田合著《刀剑与鲛》,转引自周纬《中国
兵器史稿》。(22):日本迁善之助《中日文化交流史话》(23):见《明史·日本传》;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23,永乐元年九月。(24)、(25):《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五篇
第二章《足利幕府与明朝的交通贸易》(26):明张燮《东西洋考》卷6《外纪考·日本》
:“倭刀甚利,中国人多鬻之。”丛书集成本。(27):日本林恕《华夷变态》卷1。转引
自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五篇第四章。 (28):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
·刀》。参见马明达《澳门与中日剑刀贸易》,载《中外关系史论丛》总第五辑,北京,书
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30):唐顺之《荆川文集》卷2,《四库全书》本。(31):参
见马明达《居延汉简<相剑刀册>初探》,载《敦煌学辑刊》总第三期,兰州大学,1983年
。(32)、(36)、(82):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刀》。 (33):《汤显祖
集》卷11。(34):王利器先生辑本明宋懋登《九籥集》卷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35):明徐《笔精》。 (37):清钱肇 《质直谈耳》卷7《柳如之轶事》。转引自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页
6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8):宋应星《天工开物》卷5。(39):见程宗猷《耕
余剩技·单刀法选》,(40):茅元仪《武备志》卷209《御海洋》批语。(41):《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卷99《子部兵家类·阵记》(42):《汉书》卷65《东方朔传》:“于是董
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43):分别见《史记》、《汉书》
本传。 (44):李白《上韩荆州书》,见《古文观之》。(45):均见清颜元(习斋)《
存学编》,载《颜元集》上册,中华书局1987年。(46):按,《隋书·经籍志》和两《唐
书·艺文志》均已不载,说明隋、唐以前已经失传。(48):《考古通讯》1956年第一期。
(49):《考古学报》1976年第二期:《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该报告没有写明剑柄的长度
,此据图版目测。(50):见《史记·范睢传》。亦见刘向《说苑》。(51):《文物》
1975年第十一期:《临潼县秦俑坑诫掘第一号简报》。(52):见《庄子·说剑》郭象《注
》引;《战国策·齐策》鲍彪《注》同此。(53):见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桃氏为剑考
》;阮元《揅经室集》卷5。 (54):按《史记·孟尝君列传》一律写作“弹剑而歌”,这
是司马迁的改写,抑或别有所据,不能说司马迁释“铗”为“剑”。 (55):《文物》
1978年第八期。 (56):《考古》1965年第三期。 (57):《旧五代史》卷19《梁书·王
重师传》:“剑矛之妙,冠绝一时,文德中,令董左右长剑军。”又,卷21《梁书·徐怀义
传》:“由是累迁亲从副将,改左长剑都虞侯。”又,卷124《周书·刘词传》:“同光初
,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按,新史作“长剑指挥使”。 (58):茅元仪《武备志
》卷84《阵练制·练十七·教艺三》 (59):王利器先生《耐雪堂集》上编《水浒英雄的
绰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61):见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107。(62)
:清雍正修《福建通志·艺术》卷3。(63):《汉书·李陵传》:“(陵)叩头自请曰:
臣所将屯边者,皆形式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64):
戚继光《纪效新书》卷10《长兵短用说》。(65):《明史》没有给茅元仪立传,其生平略
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参见任道斌《方以智、茅元仪著述知见录》。(66):《朝鲜
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册十一《正宗实录二》。(67):转引自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
六《倭寇之戡定》注(******)。(68):朝鲜《武艺通谱》卷首《序》。(69):《史记
·司马相如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吕氏春秋·剑伎》语。案,今本《吕氏春秋》无“剑
伎篇”,当为佚文。(70):明赵士祯《神器谱·或问篇》。(71)、(80)::参见拙作
《明代刀法得自佛郎机考》,收在本集中。(72):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五《倭寇之伎
俩》引《平攘录》卷4。(73):《明史·戚继光传》载,戚继光以南方多薮泽,不便驰逐
,乃因地形创制“鸳鸯阵”,屡败倭寇。“鸳鸯阵”制度见《纪效新书》卷2。(74):《
辛酉刀法》被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84。(75):均见戚继光《练兵实纪》卷1、卷2。(
76):见前引唐顺之《日本刀歌》。(77):吴殳《手臂录》卷3。(78):陆桴亭《陆世
仪先生文集》卷6《石敬岩传》。(79):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81):据《朝鲜李
朝实录》正宗二年(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朝鲜贡使送来各种物品,乾隆首先将“倭
长剑一柄取入,其余诸种并还下。”


--
我带着天使之心降临
却让这片土地饱尝苦难
我想阳光普照大地,却不料竟成
                   赤地千里
我想送来甘露,却不料引来
                  洪水滔滔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219.133.21.21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