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kysea (海天一色), 信区: Jobs
标  题: “海待”现象是个伪问题[原创]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1 18:13:40 2004), 站内信件



人才市场上没有“海归”头衔
(或:“海待”现象是个伪问题)

雪里埋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
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待业)。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
”存在就业困难,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据悉,“海待”
现象已引起团中央、全国青联的高度关注(见5月30日《中国青年报》)。

我注意到报道中对此现象的描述是:“海归”光环渐褪。也就是说,“海归”不再
是金字招牌,“海归”这顶帽子也不再耀眼夺目了;但无论如何,这顶帽子还是戴
在“海归”们的头上。由于戴上了这顶帽子,人才市场上就分成了“海归”人才市
场与非“海归”人才市场。当“海归”们从昔日“奇货可居”的荣光跌到如今“廉
价甩卖”的黯淡,于是就出现了“海待”问题。

然而“海待”真的就成为问题了吗?非也!在我看来,“海归”这顶帽子本来就是
子虚乌有的。因为人才市场上的“商品”统称人才,并没有“海归”和“非海归”
之分。他们的就业或失业,都一样接受市场规则的调节,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头衔
,何来光环?又何来“光环渐褪”?因此,“海待”现象本身是个伪问题。

追本溯源,“海归”只是用来形容留学归国人员身份的戏称,它和“毕业于某某大
学某某专业”一样,不过表明了人才的求学经历。因此,它最多是贴在他们袖口或
者胸口上的“商品标签”,而不能被当做高高的帽子戴在头上。但是人们为什么要
给留学归国人员戴上“海归”这顶帽子?我想这是与“海归”们曾有的特殊荣耀分
不开的。

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洞开,留学只是少数精英人才的专利,当时很多人都留在国外
,选择回国的少之又少且基本上被体制内吸收,真正到人才市场上“销售”的也就
凤毛麟角了。由于数量少,也就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刚建立的人才市场也有个从非
理性到理性的过程,“海归”们身价百倍。他们被一层层莫须有的光环笼罩,小小
的“标签”也就被人们当着帽子戴在他们头上。

但是,90年代以后,出国热升温,自费留学越来越多,人员组成日渐多元化,你
不是精英照样可以走出国门;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着留学人员回国找饭
碗。“海归”成为一种潮流。但与此同时,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成倍增长,
整个人才市场供给增长远大于需求增长,人才价格当然要“水落船低”了。尤其要
命的是,如今的人才市场已经足够的理性和成熟,不会为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
就脑热眼花。通过市场机制,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总能用最合适的价格找到最合适的
人才。于是,“海归”们身价跌落。所以,我们看到他们也开始为月薪两千元的职
位而纷纷递上个人简历,而很多“海归”甚至处于待业状态。

但是,“海待”现象并不能成为问题。这只不过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是市场无形之
手自动调节的结果。如果要说到问题,那只有一个,就是:整个人才市场的供需平
衡和结构调整问题。事实上,非“海归”人才的失业现象可能比“海归”们更要严
重。理性的人才市场,把“海归”这顶帽子还原成标签,他们也就不再享有不该有
的光环。如果现在还把“海归”当头衔,以为“海待”现象是问题,那么只能是杞
人忧天。


--
  前生相约奈何桥边, 柳絮漫天轻舞。细雨如丝,酒旗迎风。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0.21.224.23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