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信诳楚 历代称颂
唐朝西充县令卢藏用在《吊纪信文》中说:“身既焚兮业既昌,楚歌绝兮汉道光……思将军兮,允忠且义……金石刻名兮千万岁,魂魄光烈兮为鬼雄。”
宋朝郡守邵博在《纪将军庙碑》中这样写道:“呜呼,古固有死,贵其成天下事也,若将军之死。……高祖有天下,其功远矣。”
杨济在修建开汉楼的同时,还书刻“忠义之邦”四字于南充城西金泉山的石壁上。自此,南充便被称为“忠义之邦”。
明朝监察御史卢雍途经岳池时作《忠义之邦赞》镌刻于古道石壁上:“巴子旧封,安汉故地,屹为巨邦,号称忠义。维昔纪信,委质高祖,荥阳围困,乃请诳楚。……炎汉开基,信功维元。大节精忠,皎如日月,邦若有人,允矣豪杰。”
清顺庆知府恭鑫在《忠义之邦岩记》中说:“论者谓(汉)四百年之天下,由于张良、萧何、韩信三杰之协谋勠力,而成于纪信之死……是邦以一人得名忠烈,励后人之意深矣。”
从西山风景区石材山山脚的西山广场出发, 沿着大约3米宽的青石条砌成的石梯向山上攀登, 秋雨后的石梯一尘不染, 许多石条被踩得凹凸不平。 石梯两边茂密的丛林、 青幽的绿草,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 由远及近,空山新雨后,空气多澄明。 石梯上一杆杆仿古宫灯,照亮夜游人前行的梯。 登完895级台阶, 来到石材山山顶, 一片广场豁然开朗, 广场上矗立着巨大建筑———开汉楼。
开汉楼前,有一座高大威猛的将军雕塑, 这就是舍生诳楚、 义救汉高祖刘邦的汉将军纪信。楼为纪信而建,纪信为楼而立。开汉楼是对长达400年的大汉王朝的历史凭吊, 是一座集南充历史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楼似灯塔:照亮南充悠久历史
绵延10余公里的西山,是南充市区的城中山,整体打造的西山风景区是开放式城中公园。石材山是西山的一个山头,站在高30米、共6层雄踞山头的开汉楼上,顺庆、高坪、嘉陵三城区尽收眼底,嘉陵江、西河两条河流玉带般穿城而过。 每到夜晚,开汉楼灯光闪烁, 远远看过去,开汉楼犹如一座灯塔, 照亮南充2220多年悠久的历史。
此开汉楼是为纪念纪信而建。
纪信(?—前204年),史载为巴郡阆中县扶龙村瓜子沟(今南充市西充县关文镇纪公庙村瓜子沟)人。《史记》记载,纪信帮助刘邦的功劳主要有三:
其一,鸿门宴救主。公元前206年, 势力大于刘邦的项羽听取范增“急击勿失”的建议,在鸿门设宴, 借机杀掉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纪信和樊哙、夏侯婴、靳强力保刘邦,返回灞上,脱离险境。
其二, 征召巴人, 组建劲旅,定三秦,图大业。鸿门宴后,项羽杀了楚怀王,大搞分封,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划当时遥远闭塞的巴、蜀、南郑为汉王封地。刘邦军队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家乡沛县,沛县地势较平,官兵不熟悉山地作战。 纪信和老乡范目向刘邦建议:“征召巴人, 组建劲旅”。刘邦听从建议,纪信、范目征召2万巴人,强化训练成一支劲旅,打败“三秦王”, 为刘邦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和军事基础。
其三,诳楚成汉。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弹尽粮绝,危急关头,纪信献计:“事已急矣, 请为王诳楚为王, 王可以间出。”于是,纪信装扮成刘邦从荥阳东门出向项羽投降, 刘邦却从荥阳西门逃出。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 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与纪信同乡的南充市教科所所长欧阳明, 对纪信事迹颇有研究。他介绍,刘邦为感念纪信舍身安汉之功,将纪信桑梓从阆中县分出,赐名“安汉县”,在今南充城区五里店一带筑县城。纪信的忠义之举历代赞颂, 南充在宋代名曰果州, 果州太守杨济感纪信之忠义,在城里始建开汉楼。 历经沧海桑田, 原先的开汉楼早已消失不见,2004年在西山上重建开汉楼,纪信的忠义故事得以继续传扬。
忠义之邦:忠义文化千古传承
历代对纪信也多有封号: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