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7年,耶律德光逝于北归途中,临死前没有按照与述律平的约定传位给小弟,反而“还位”于大哥的长子、自己的侄儿耶律阮。耶律德光这一决定看似出人意料,细品之下也情有可原:
1、耶律李胡其人才智平平,又残酷暴虐,不得人心,传位于他,对大辽国恐怕是一场灾难;
2、长子耶律璟年纪尚小(17岁),镇不住场面。再说传位于长子,述律平和李胡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有这样一对心狠手毒的祖母和叔叔虎视眈眈,儿子的下场闭着眼都知道;
3、耶律阮确实非常出色,文武兼备,颇得人心,于公于私,都是个好人选。传位于他,也能弥补对大哥耶律倍的愧疚之情。加之这些年自己一直将其带在身边,视如己出,十分恩宠。这番情意在,至少儿子们的未来不用太过担心。
事实证明,耶律德光的决定非常明智。而随行的大臣们也不满述律平的偏心和残暴,一致拥护耶律阮。同年,耶律阮在叔父灵柩前即位,史称辽世宗。
消息传来,述律平震怒不已,急命“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调集军队,进攻耶律阮。奈何耶律李胡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很快败下阵来,真的不知道述律平到底偏爱他哪一点。一战不成,气急败坏的述律平又亲起大军,准备讨伐孙子,双方在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岸边排兵布阵,准备决战。
都说“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由于述律平私心太重和以往血腥手段,闹得人怨沸腾,再加上李胡不成器,得不到宗室大臣的支持,这时局面已完全不在其掌控,可以说还没开打就输了一半。最后,在宗室耆老的指责与规劝下,述律平见事不可为,只得承认耶律阮称帝的事实,双方达成“横渡之约”,罢兵息战,同返上京。
图谋半生终成空,眼看小儿子离皇位越来越远,偏心到走火入魔的述律平当然不会就此停手。之后私下联络旧部,准备发动政变,但还未动手便被告发。耶律阮下令,将这对喜欢瞎折腾的母子幽禁在了祖州。往后,耶律李胡受儿子谋反牵连,死于狱中;而述律平则在幽禁中度过余生。
父母偏爱幼子本是常事,历史上的“同款亲妈”,还有春秋的武姜(“郑伯克段于鄢”典故的出处)和秦时的赵姬,都是偏爱幼子(及情夫)的典型,但至少人家还能母子和解,安享晚年。像述律平这种偏爱成偏执,乃至走火入魔,“坑”得自己和两个儿子都不得善终,甚至殃及到了孙子,实属罕见。其前半生可谓光芒万丈,但后半生实在是槽点满满,让人无言。
参考文献《辽史》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