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克制骑兵指南:地形阵法加战车,吴起曲阵诸葛亮龙腾阵咋摆?

2020-09-16 16:17:55 作者: 步兵克制骑兵

▲曲阵也称牝阵,是专门针对锐阵而设计的阵型

罘罝阵,即太公三才之人阵,吴起之卦阵,诸葛亮之虎翼,《左传·桓公五年》中有“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的描述也是此阵。《诗•小雅•鱼丽》中有“鱼丽于羀”的句子,羀指大口窄颈大腹的鱼篓。此阵由于型似鱼篓,故称为“罘罝”。《武经总要》中描述罘罝阵称“川泽漫衍,草木扶疏,遇敌决胜,则为罘罝。罘罝前后横,中央纵,张其四翼,利于相救;雁行延斜,恶其断绝。” 也就是指在河网水泽地带的骑兵患地,人为的制造一个易入难出的死地,面对两翼斜张的骑兵雁行阵,可以引其入彀,逐步蚕食消灭敌有生力量,实际上也是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战术思路。

▲罘罝阵如同鱼篓一般,人为制造易进难出的窄口以达到步步蚕食的战术目的

总而言之,面对进攻方骑兵如同锥子般的破阵进攻,防守的一方通常需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缓解敌方骑兵的冲击力,同时,保证自己的纵深不被凿穿,当骑兵无法凿穿对手阵线时,其势必陷于敌阵,此时失去冲击力的骑兵将威力大减。然而不管是曲阵还是罘罝阵,都对地理环境有较高的依赖性,同时须预设布阵,仓促间难以应对,故此也是步兵相对骑兵而言相对被动的原因,如华岳在《翠微先生北征录》中所言“锋之未交、刃之未接,何以使骑之不可逞”。

▲明代运用的战车在一定程度上是宋代战车的延续,具有一定的堡垒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说过骑兵是崇尚进攻的,一般采取积极进取极具侵略性的战斗行动,而相对而言,步兵对抗骑兵会采取相对稳妥保守的防御型姿态进行抵抗。对抗骑兵,主要有以骑制骑、以车制骑和以步制骑三种不同的战术。以骑制骑的典型如汉霍去病击匈奴,唐苏定方破突厥,主要秉承寇可往我亦可往的互攻思想,讲求通过运动、破袭、正面强攻等骑兵战术在广阔战场上打击敌人,在此我们不再赘述。而以车制骑和以步制骑,则主要讲求利用自身阵势严密防御消耗敌骑兵有生力量,打破敌骑冲击突破的战术企图,其中分为御骑和陷骑两部分。以车制骑主要是御骑战术,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战车的坚固,对抗骑兵的冲击力。此类战术在隋朝开始便广泛运用在对抗突厥的战事当中,时人将战车结为方阵,在车上和车前插上鹿角、蒺藜枪等拒马兵器,以战车充当壁垒,“四面外拒”。针对防范来自骑兵的冲击,而步兵则与车配合,利用战车弯曲排列,间以鹿角,交错形成钩状,减小骑兵的冲击力,限制骑兵的奔突活动。随着车和鹿角对骑兵的阻拦,破坏了骑兵的阵型后,步兵再冲到车外作战。此类战法在宋朝的运用被推到顶峰,并且出现了可以拆卸的轻便型战车,所谓“平原旷野,则合而为车也,势如山岳,环如营壁,而敌骑不得以婴吾之锋。阻山带河,则析而为器也”,这一战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骑兵的冲击,故有“御骑者无出于车”之说。一直到明代,戚继光、俞大猷对战车的运用还可以看到这一战术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以车御骑的战术并非单纯的车步协同,其阵中也有骑兵的参与,可以理解为骑兵处于弱势一方的复合兵种防御战术。然而此类战术仍存在上文所说的两大弊病,同时这是作为纯粹的防御战术在使用,其本质是消极的,如进攻方采取此类战术,如唐征贺鲁时王文度所用方阵,最后只落得“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的下场。杨素评价此类战术言“自固之道”并非没有道理。在下次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以步克骑的战法以及陷骑战术的运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吴俣,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