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刚愎自用的秦武王嬴荡一意孤行,不听劝阻,率军进攻周王室最后的都城洛阳,只为一睹九鼎风采。后来在打赌举鼎中,因为力竭被大鼎砸中了大腿骨,失血过多而死。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死后,没有留下儿子,而先王(即秦惠文王赢驷)留下的子嗣众多,因此众公子争权夺利,割据一方,都想争夺大秦王位。
历史上关于秦武王死后继位人选的问题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嬴荡在临死前留下了传位诏书,决定立远在燕国为质子的公子嬴稷为大秦新王,嬴稷是芈八子的长子,即历史上的秦昭襄王;
另一种说法是嬴荡死后并没有择立新君,于是惠文后(即《芈月传》中的芈姝的历史原型)想要拥立公子赢壮,而芈八子想要拥立自己的次子公子赢芾,赵武灵王接回了在燕国为质子的公子嬴稷,想要借拥立嬴稷为名而掌控秦国。
关于这两种说法的真实性暂时都已经不可考了,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此之后就发生了诸公子因争夺王位而引发的“季君之乱”,也叫“七公子之乱”,它的平定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魏冉,是芈八子同母异父的弟弟,公子嬴稷的舅舅,当时的他已经是秦国的重臣,能力出众。赵武灵王迎回在燕国为质子的公子嬴稷后,魏冉也决定拥立自己的这个外甥为秦王。
嬴稷登基成为秦昭襄王后,任命自己的舅舅魏冉为将军,尊自己的母亲芈八子为宣太后。在昭襄王二年(即公元前305年)就发生了秦朝历史上著名的“季君之乱”。
“季君之乱”中的“季君”指的是公子赢壮,他是秦惠文王的长子,并非嫡出,只是个庶子,但他素有战功,才能出众,深受拥戴。同时他也是《芈月传》中公子嬴华的历史原型。
秦昭襄王继位后,旧王的太后惠文后听信了公子赢壮的蛊惑,决定拥立其为秦王,率部众反对公子嬴稷的登基。而其他诸公子看到赢壮反叛,新王嬴稷又年幼,于是也纷纷起军造反。
诸公子造反后,魏冉率手下大将白起武力镇压,平定了季君公子壮和其他公子的叛乱,并将旧王的太后惠文后赶回了魏国。魏冉也因此名声大噪,由于当时的秦昭襄王尚还年幼,于是宣太后芈八子垂帘主政,魏冉任秦相,大权独揽。编者说
历史上的“季君之乱”,导致新王登基的秦国内忧外患,同时面对了内外两股敌人,而幸亏当时魏冉果断出手,才平定了这场七公子之乱。后世的秦始皇也才得以“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