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断了利剑,公元168年的鲜血,泡软了东汉的社稷之根!

2020-09-20 16:16:52 作者: 拂尘断了利剑

一股凉飕飕的阴风吹得朱瑀直打哆嗦,但是紧接着他就暴跳如雷,对窦武破口大骂。完事儿之后,朱瑀来了一招倒打一耙,大呼小叫说窦武与陈蕃想要连同太后废黜汉灵帝。

这么大的事情,曹节等人连夜召集了一大票子亲信人马开会,他们歃血为盟,发誓一定要将窦武碎尸万段。而且,曹节很快就展开了他的反制动作:将汉灵帝骗至德阳殿,让其拔剑做自卫状,以坐实窦武、陈蕃的谋反之罪。用白刃逼迫尚书官矫召,任命王甫为黄门令,去黄门北寺狱救自己的干儿子郑飒。带兵控制窦太后,收缴太后印绶,从根儿上废了窦武的最大本钱。禁闭宫门和各处要道,并让郑飒拿着假诏书去抓窦武,以逼迫窦武起兵。

曹节的反制是极为有效的,当郑飒带着人、拿着假诏书去抓捕窦武的时候,窦武只能抗命不遵,逃往城外的步兵营,与自家兄弟子侄拥兵而起。

只是,郑飒手中有诏书,再加上后来和郑飒合兵一处的猛将张奂,窦武一方的士兵犹豫了。因为他们说到根儿上,都是大汉的士兵,他们效忠的是大汉。而在这对峙之中,他们能相信的只有郑飒手中的诏书而已。

相信了郑飒手中的诏书,就意味着大将军窦武是在利用他们进行谋反。所以,这些士兵纷纷倒戈投降,最终只剩下了窦武自家数人突围而出。

但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窦武等人最终还是还是被重兵包围。大势已去,自己诛灭宦官的梦,注定已经成为了泡影,窦武悲叹一声,只得挥剑自刎。

窦武一死,这场虎头蛇尾的诛杀宦官的行动,就此落下了帷幕。而窦武的梦,也只能随着窦武倒下的身影碎成了千渣万滓。

鲜血泡软了东汉的社稷之根,窦武失败的因由与影响

窦武的死,充满了遗憾。因为原本赢面极大的行动,却以身死道消为结局,总是能让人唏嘘不已的。而回过头来看,窦武失败的因由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有猪队友。

有一句流行语叫做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窦武的猪队友,就是他的女儿窦太后。在诛杀了中常侍管霸和苏康之后,窦武是想趁热打铁,借窦太后的名义去灭了曹节、王甫等人的。结果窦太后犹犹豫豫,一拖再拖,最终逼得老爹不得不铤而走险,酿成惨剧。

而窦太后之所以会对父亲的行动不予配合,完全是由于她自己头发长见识短。因为她在当了皇太后之后,被曹节、王甫连同汉灵帝的乳母赵娆一起,用花言巧语灌了迷魂汤。所以她从内心深处是不希望曹节等人死的。

第二,窦武决策失误。

当窦武派人抓了曹节的干儿子郑飒之后,太傅陈蕃曾建议说,既是曹节的儿子,应该直接杀了了事以免夜长梦多。但是窦武却将郑飒关到了黄门北寺狱,并且用尽手段从郑飒的嘴里撬出了一份不利于曹节等人的口供。

表面上看,窦武此举是思虑周密,想要将曹节等人的案子办成铁案。但往深了想,窦武之所以会如此做,证明他在这紧要关头还对自己的女儿抱有极大的希望,他认为一旦曹节罪证确凿,女儿窦妙就会如同处理管霸、苏康一样诛杀曹节和王甫。

而正是由于窦武给窦太后和汉灵帝的秘折被偷,导致他的计划被曹节知悉,最终让曹节先下手为强,从而自己一败涂地。所以说,窦武决策失误是他诛杀宦官梦碎的重要因素。

第三,窦武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

前文提到,是因为天官看了星象之后认为事情有变,窦武才最终决定自己出手。窦武与陈蕃虽在紧急之下对人事做了重大调整,但是仓促之下的行事难免会有漏洞。

毕竟,短时间内想要让自己人真正掌控下面的人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况且,窦武他们没有有效地切断曹节与汉灵帝之间的联系,以至于,曹节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弄了一份诏书就令窦武的势力土崩瓦解。

第四,阴差阳错。

窦武在拥兵而起,与郑飒对峙之时,一开始还是不落下风的。只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改变了双方对峙的局面。这个人就是东汉名将——张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