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宗”在福建南安的田园梦

2020-09-21 17:23:14 作者: “一代诗宗”

老颜指着石将军远眺的方向说,那边也有一座古墓,是韩偓好友傅实的墓。韩偓去世之后,就是傅实依照唐代旧制为韩偓修墓。

提起韩偓,他原本是翰林学士,一位抗忤权奸的忠臣,又是晚唐著名诗人。“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清朝大学士纪晓岚这么评价韩偓。可他为什么会从长安(西安)一路远涉来到泉州南安,最终安葬于此呢?

答案就藏在韩偓的诗作。研读他的诗作,清晰地看出诗人一生的轨迹,也解答了他远赴千里之外的疑问。

他才华横溢,被尊为“一代诗宗”,10岁就赋诗送姨夫李商隐,被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公元889年,韩偓在唐昭宗即位当年考上进士,一直被皇帝器重。从他的诗可以看出,此时仕途上春风得意,生活上优渥奢华,所作的大多是“月色明如画,秋堂复夜阑。瑶池何悄悄,银剑尚姗姗”一类的诗句,充满了缠绵浪漫的色彩。

大诗人似乎还在风花雪月中,朝廷的腥风血雨可说来就来。韩偓是皇帝的红人,可他是想要夺权的朱全忠(即朱温)的眼中钉。韩偓也看出朱全忠的野心,也多次和他作对。有一次,朱全忠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遵守礼制端坐不动,引起朱的恼怒。

韩偓在朝为官时,宦官内乱、朱全忠篡权、藩镇割据都在困扰着唐王朝,就连他最忠心的唐昭宗,都被软禁多年。正是在政治的争斗中,韩偓被贬了。被贬之后,韩偓带着家人一路南下,经过河南、湖南、江西到达福建。

公元906年,65岁的他从江西进入福建,坐船一路沿着富屯溪、剑溪、闽江来到福州。这中间,朝廷多次复召其为学士,韩偓恐遭害,弃官入闽。韩偓到福建之后的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唐哀帝让皇帝位给朱全忠。朱全忠受禅称帝,国号大梁,废唐哀帝为济阴王,次年又将他杀了。唐朝自公元618年由唐高祖李渊开国,历二十二帝,于此消亡了。

听到唐王朝灭亡的消息,身在福建的韩偓悲痛欲绝,他一路南下,写下了不少怀念故乡的诗,其中就有这首《故都》: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学鸣鸡。

韩偓原本已经打算在王审知旗下为官,但他得知王审知归顺后梁,也就是认可朱温的朝廷,就马上打算离开。他悄悄地离开福州,来到沙县。准备从沙县一路西行,沿着沙溪逆流而上到邵武,再沿着旧路离开福建。但是,就在他准备过杉关的前一步,被王审知的部队追回了沙县。韩偓心里始终把王审知当作唐王朝的遗臣,无法接受他们归顺大梁的举动,虽然王审知一再请他回来,但是他都不愿意再去福州和其见面。闽王又不放他离开福建,他又不愿意来福州,在沙县相持了一年多的时间,闽王决定让韩偓去泉州。韩偓自沙县向东,经尤溪县,过大田、德化,永春来到丰州。

在途中,韩偓写下了著名的《自沙县抵尤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这首诗呈现出当时农村空空荡荡,一派荒废的悲惨景象。

在永春的桃林场,时逢秋天,万物凋零,韩偓思念家乡,写下一首《寄隐者》:

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

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已约病身抛印绶”来看,韩偓已经表明自己不会再去官场,打算在泉州躬耕自养。他还在桃林场写下一首《此翁》:

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

岩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

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

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

韩偓也借此诗表明不仕之志,他到桃林场后已决心一意隐居,脱离一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