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千古名相李德裕:清寇盗、平藩镇、压宦官,最后死于贬谪路上

2020-09-21 18:25:13 作者: 唐朝千古名相

李德裕画像

李德裕作为唐武宗时期的宰相取得不菲的成绩,形成唐武宗在位时的治世景象。李德裕也因此成为晚唐中兴有名的良相,为后世铭记。但实际上李德裕的仕途可谓是坎坷不平,期间历经了数任君主,最后甚至死于贬谪任上。李德裕能取得优秀的政绩不仅因为他自身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还得益于皇帝的支持与信任,让李德裕的谋略得以实现。仕途初始,屡遭排挤道路坎坷

李德裕(787-850),字文饶,唐朝宰相,官至卫国公,因此被称为李卫公,后来在唐末成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德裕的父亲是唐宪宗元和宰相李吉甫,李德裕也因为父亲的原因成为校书郎,自此开始踏上其仕途之路。后来在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穆宗即位时,李德裕被升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

李吉甫画像

但是,当时正是牛党的众多人物当权的时期,如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等人。而他们又都与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有些许过节,对李吉甫一直妒恨在心。当李德裕进入朝堂后,与其父亲交恶的一众人便蓄意将恶意发泄到李德裕身上。

李逢吉画像

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将李德裕视为眼中钉,在朝堂上屡次排挤李德裕。终于在唐敬宗时,李德裕被李逢吉等人设法排挤出朝廷,到浙西任观察史,并在此地八年之久。但是李德裕在被贬到浙西的八年中,在当地革弊风、除淫祠,还一度肃清寇盗,为改善当地的风气做出巨大贡献,当地的百姓将李德裕的功绩看在眼中,对李德裕赞不绝口。

牛僧孺画像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李德裕的成绩似乎被朝廷承认,他的忠心也似乎被看到,被贬至浙西八年后被召为兵部侍郎,后来还因才能突出被裴度举荐做宰相。然而好景不长,牛党的李宗闵妒恨李德裕,李德裕很快再次被排挤出朝廷,出任郑州滑州节度使,第二年又作为检校兵部尚书出任西川节度使。

李德裕石刻像诬陷贬谪不断,心中抱负难以施展

从浙西到西川,因朝中权臣的强势排挤而被贬谪,李德裕却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更没有因为这种不公的待遇而沉溺于愤恨之情。而这本应是令人苦闷愤恨之事,换作他人,或许已经因为满心的怨念而变成发难者的同类,如此一来,国家和百姓都将失去一位有抱负和才智的忠臣,多了一个危害家国的奸佞之臣。

幸而李德裕依然秉持优良的作风,在西川任职时,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考察,坚持做到为国家和百姓服务。如同在浙西时期一样,李德裕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此外,李德裕平时还钻研地理形貌,以及邻近部族的军事状况,以便为唐朝日后的用兵活动积累经验。

后来在太和五年(831年),李德裕成功击溃吐蕃,收复了疆土,然而过程中却再次被李逢吉设法阻碍,李德裕最后错失维州。太和七年(833年)时,李德裕得以出任宰相,但是一年后,李训、郑注等人因嫉恨李德裕而联合起来诬陷他勾结他人图谋不轨。在开成二年(837年),李德裕再次被贬为淮南节度使。

赞皇县的李德裕塑像

在李德裕一直遭受诬陷和贬谪的过程中,历任的几位皇帝荒淫无度,忠奸不辨,都被奸臣的狡诈作态蒙蔽。即使李德裕每逢上奏便会向皇帝进言,陈述忠奸利弊,也无济于事。一些权臣利用自己的势力与花言巧语构陷忠君之臣,而皇帝也全然相信他们的言辞,不予辩驳澄清的机会。

于是李德裕虽有一片赤诚之心却始终未能相应的重用,面对如此强悍的奸佞势力,不被信任的李德裕即使有万般谋略,也只剩下有心无力的无奈。可见对于一位忠臣来说,君主的信任有多么重要而难得。因为一位优秀的臣子如果没有英明的君主信任与支持,他的能力也难以寻得恰当的时机全部发挥出来,最终可能只落得默默无声的腐烂的下场。幸得唐武宗信任,行事果断谋略得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