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白与宣城(上)

2020-09-22 08:43:57 作者: 原创 李白与

也正因为以上诸方面的原因,李白在宣城写下的不少诗歌中,表达了自己与谢朓“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事实证明,李白发展了中国山水诗而至最高峰,他的山水诗境界开阔,清新雄伟,情感真挚,语言自然。在诗史上,李白是一位超越前代雄视百代的伟大诗人。毋容讳言,李白继承和光大谢朓的山水诗也得益于宣城这个山水诗的福地。

五、李白诗中‍的宣城山水

宣城古称“江南奥壤”,境内多佳山秀水。李白前后十年时间多次来宣城,城北敬亭山是他多次登临的,有说六次,有说七次,都是无法准确计算,因为他好几段时间定居宣城“我家敬亭下”,或许接连几天上山,甚或一日之内数次上山也有可能。十年时光,李白的足迹几乎踏遍宣城的山山水水,包括宣州辖下的泾县等地,如水西、蓝山、漆林渡、石壁山、涩滩、罗敷潭、陵阳山天柱石等。这些山山水水都在李白壮美的诗歌中出现过,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宣州的三山、三水、三桥、三亭。

三山者,一为敬亭山。位于城北,原名昭亭山,又称查山、中山、翠云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东汉桓帝元嘉年间(151—153),敬亭山神庙始建,香火昌盛。自谢朓《游敬亭山》《赛敬亭山庙喜雨》诗后,山即被赋予诗山美名与文学符号,为历代名流大家、达官贵人踵迹胜地,自古至今300多位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一千余篇诗文,故博有唐代“齐名五岳”、明代“南国神山”以及其后“江南诗山”之美称。李白写敬亭山诗最多,其中最为享誉天下的便是那首物我两忘、相看不厌的《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因谢朓对其奇幽清疏景致的描绘而闻名后世,李白则继其所作又赋予此山一种与人之精神相通的品格。故明人李东阳《游敬亭山》云:“地重谪仙题后价,天留谢朓赏时心。”

二为陵阳山。陵阳山东临宛、句二溪,北与敬亭山对峙,冈峦盘屈,为郡之镇。相传这里为陵阳子明修道之地,故名陵阳山。上古时期,江左有两处陵阳山:一处是位于今青阳县的陵阳山,唐代改名为九华山,一处则是今宣城市内的陵阳山。《方舆胜览》载:“陵阳山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因此,宣州古城又雅号陵阳。陆龟蒙的“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忆宛陵旧游》),罗隐的“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陵阳旧主人”(《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中的陵阳都是指宣城。李白有诗《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三为响山。响山位于城东南三里,因形似葫芦,俗称葫芦山。旧时这里古木参天,东南端俯临山下宛溪和青溪,二水交汇处即著名的“响潭”。因响潭纵贯响山下,故舟行其上,楫水之声回应作响,响山因此得名,为宣城南郊胜境。响山有钓台,相传为严子陵钓鱼处,又有窦子明钓白龙处之说。李白在宣城时多次登响山游览,留有《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登响山》诗。

三水者,一为宛溪。宛溪是水阳江的一级支流,自南郊响潭起,绕城东至北郊三汊河注入水阳江,是流经市区的一条主要河流。宛”字取自宛陵县名首字,“溪”本意是指山里的小河沟,故名。宛溪又名澄江,宋时建有澄江亭,人们常夜饮赏月于此,“澄江夜月”为古宣城十景之一。李白在宣城时写有“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诗句。二为句溪。位于城东1.5公里,源出宁国市,其流自东门外三里桥起至北门外三汊河止(与宛溪汇合),水流澄澈,形如草书“句”字,故名句溪。李白有诗称“句溪虽可爱,未若宛溪清”,他的另一首诗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水”便是指城东的句溪和城中的宛溪。三为青溪。又名清溪,位于城南二公里,源出城西南诸山。流自西南颜家桥至响潭与宛溪相接。李白泛舟荡游,作有《青溪》诗:“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又有“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