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魏晋时期的时局动荡不安,那时的文人们一直遭受着政治的变革,统治者思想老是变来变去。只要不符合的统治者思想的名士,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统治者的权威,便会大肆杀戮那些人,从而使得想要救国的名士们人人自危,与自己救国救民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而避免这种矛盾出现的办法,只能是改变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当时统治者的想法产生共鸣,要么就是继续维持自己的思想以死明志。但是名士们却选择了折中的办法,直接逃避凡世,只要自己不管,你也找不到我就可以了,我过着我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触犯统治者的管理,这不是两全其美吗?事实,这种办法真有用,他们躲过了杀身之祸,还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的不亦乐乎。
这样的局势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其实曹魏在曹操和曹丕手中治理得不错了,在三足鼎立之下也没有出现啥大乱子。当司马家族掌权之后,所提倡的思想就转变为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司马家族认为礼教思想就是束缚人的枷锁。这种看似是为了平稳时局,实际上就是司马家族对仕途的鄙夷罢了。
这种思想使得当时的人们开始向往起道家所说的那种自由"仙境",让文人们继承了屈原遨游仙境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儒家的所注重仕途这一方面再一次的进行了嘲弄。总的来说,就是当时的司马家作为统治者其实更加注重的是道家思想,提倡的也是道家的论证观点。
而当时的士大夫文人要是拿出儒家的那一套,当然会让统治者讨厌。而当时的文士一部分都是注重儒家思想,对道家思想其实了解甚少,所以也只能够消极避世,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当时统治者的思想。
小呆有话说
每个时代都在有着自己的文化风度,只是各有不同罢了。但是在魏晋时期,不得不所感叹这个时期的文化风度。整个就一矛盾集合体,但是,正因为有这矛盾集合体的存在,才让魏晋文化有了自己特有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