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个体工商户或者工厂经营者,你是否常常为订单量而发愁?当你突然接到一大笔订单时,你会不会激动?
小心,其中可能有诈!沙洋警方近期侦破的一起案件中,就上演了这样一场骗局……
案情回顾
“你好,我们是某某部队采购员,我们需要采购一批军事训练用的帐篷,量很大,你们能不能做这个业务?”
……
前段时间,在沙洋县纪山镇一民房内,1名男子冒充部队采购人员正通过电话对他人实施诈骗。电话那边是一个商铺老板,他并不知道自己正身处一个骗局当中,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我们要的帐篷必须符合标准,这样吧,我们知道一个符合标准的厂家,你从他那里进货就没问题,你记一下联系方式……”男子进一步诱导对方进入圈套。就在此时,几名民警破门而入,将这名男子和另外2名在场的同伙一举抓获。
原来,这3人是一个冒充军警人员专门针对一些商户实施诈骗的团伙,几日前他们从外地流窜到沙洋县落脚,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却没想到他们的行踪被荆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识别,随后沙洋警方将他们快速抓获。民警在现场扣押作案用的手机30余部、银行卡50余张以及多份各地商户信息表等涉案物品。
诈骗手法分析
经沙洋警方调查,3名嫌疑人分工明确,其中2人负责给全国各地的一些个体商户打电话,以军队采购大量的消防器材、文具用品、帐篷等物资为由吸引商户上钩,随后又要求商户从他们指定的厂家进货,另外1人则扮演厂家与受害人接触,从而骗取受害人的进货款。截止目前,该团伙共成功对外地商户实施电话诈骗3起,诈骗金额共计15万元,因该团伙及时被沙洋警方打掉,没有对本地群众造成危害。
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够得逞,就是利用了商户接到大单后“急于做成”的心理,以及群众对军人的信任和对军队真实采购模式的不熟悉。
此类诈骗通常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冒充军警取得信任。犯罪分子在电话中冒充解放军、武警、消防、公检法工作人员,对目标商户表示要采购大宗物资,并假意要求商户提供价格方案,为受害商户营造出一个“有大单生意”的假象。
第二步:指定“进货渠道”。假意表示商户提供的采购价格已得到上级批准,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商户向所谓的“指定厂家”进货(如帐篷、自热米饭、罐头等),并给出一个很低的“指导价”,从而为受害商户营造出“有利润可图”的第二个假象。
第三步:冒充经销商谈合作。如果商户同意了对方的提议,那就彻底进入了诈骗分子的圈套。此时,犯罪份子则会冒充厂家与商户联系,抛出比第二步“指导价”更低的价格,给受害商户营造出“有差价可赚”第三个假象。
第四步:拉黑玩“失踪”。受害商户如果经不住犯罪分子的连环套路,便会彻底放下戒备,进而付款。随后犯罪分子会将受害者的电话、微信拉黑处理,此时的受害人才会恍然大悟。
警方提醒
当今社会,各种“不见面”的在线经营模式已经蔚然成风,各行各业的经营者已经习惯了通过电话和网络“谈生意”,这种便利之中,当然也蕴藏着风险,我们必须精准识别。
首先,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人员的电话,对电话中人员自称的身份要注意核实,如果自己觉得对方身份似是而非,无法确认时,可以直接提出见面要求,如果对方借口推脱,可以基本判断对方就是骗子。
其次,军队或其他单位采购大宗物资,必定有规范的招投标流程,凡是抛开规范流程私下接触的,也极有可能是诈骗圈套。
最后,对于各类商户、厂家、经营者而言,凡是电话中的陌生人提出先转账的要求,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发现疑似骗局的苗头,应该及时止损。一旦发现被骗,要保存好转账记录、联系电话等证据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