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被骂到停博,互联网不鼓励乱扣“帽子”

2020-09-11 00:49:49 作者: 罗翔被骂到停

罗翔微博。

因为刑法讲授而“出圈”的罗翔老师再次登上热搜,但这一次不是因为那个“法外狂徒张三”,而是因为自己的一条微博。

8日上午,罗翔在微博上摘了一句读书笔记:“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P157(自省中)”。而有的网民,就拿着这条再正常不过的微博来指责罗翔“阴阳怪气、自以为是”。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罗翔发这条的微博时,国家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正在举办,有人认为,“罗翔一定是在暗暗讽刺受表彰的抗疫英雄”。

由自己的过度联想而笃定他人有错,这种逻辑是荒唐无力的。且不论罗翔已经表示在发微博时并不知晓那时那刻正在举办的表彰大会,即使信息差不存在,这两件风马牛马不相及的事也不该被联系在一起。这世界每一天都有家庭在庆祝新生儿的诞生,也都有家庭沉浸在亲人突然离世的悲痛之中,难道前者可以指责后者晦气扫兴吗?难道后者可以指责前者没有同情心吗?我相信任何有常识的人都能做出判断,他们只是不同情境下拥有不同情绪的普通人。

不跟着“带节奏”的人共下诛心之论,是我们在这次事件中该有的姿态。事实上,熟悉罗翔老师的人知道,发类似的读书摘录是他微博的常态,在讲课、评点案件与答疑解惑之外,他也在积极地与外界分享着自己的读书思考与感悟。对比一下罗翔近期所发的读书笔记,很容易看出,都是这种偏反省风格的语句。例如,在9月6日晚,罗翔摘录的语句是“我们已经把轻的担子,即自我批判,摆在一边,然而却挑起了重的担子,即自圆其说”。既然画风向来如此,何必一惊一乍?当然,笔者以为这一段话也可以送给这些爱过度联想、乱扣“罪名”的网民,与其在易碎的逻辑上自圆其说,不如在上纲上线之前反思自己的指责是否有足够的事实支撑。

近几年来,信息茧房和观点极化让互联网上的公共讨论空间越发被压缩,“大V出走”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连发三条对捕风捉影的指责的回应和解释后,罗翔也宣布暂时停更微博。“罗翔说刑法”系列视频,不仅在社会热点事件上提供了专业视角与舆论推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微博上很多受众的法治素养。虽然以后在其他平台上仍能看到罗翔的专业讲解,但这无论对于微博平台还是微博用户,都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一个开放包容的互联网生态会允许差异性的存在,而不是鼓励四处乱扣“帽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