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展映

2020-09-11 09:42:00 作者: 纪录电影《掬

叶嘉莹先生对话主持人白岩松

本报讯(记者 张钢 摄影姚文生)昨天是教师节,大型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在南开大学举办特别展映。该片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影片通过记录她坎坷而非凡的一生,弘扬了中国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展映活动中,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作为嘉宾出席,96岁的叶嘉莹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分享了她从教75年来的职业感悟和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坚定意志,为南开大学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在向师生们介绍自己这一年的工作生活近况时,叶嘉莹表示,疫情期间一直没有出门,在家休养的同时依然全情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中华诗词与吟诵事业中。她说:“我关起门来读书写作已成习惯,亲朋好友都说我是‘工作狂’,孔子说过‘发愤忘食,乐于忘忧’,我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我对于读书真是做到了发愤忘食,而且也确实乐于忘忧,在读书中自得其乐。”

谈起这部自传电影的片名,叶嘉莹直言起得很贴切。“‘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本身就很有意境。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掬水月在手’就拥有这种美。”

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叶嘉莹引用孟子名句自嘲,令台下师生大笑。她说:“这个实在没有办法。古人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天生就只能做老师了,而且我的使命感愈发强烈。现在很多人都会背诵诗词,但不会写,这是因为大家没有掌握诗词的韵律。如果你懂了韵律,加上自己的情感,诗词就会从你脑中涌现出来。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在做吟诵录音,希望推广中国历代各种体裁的诗词歌赋,让年轻人了解诗词吟诵,伴随吟诵创作出好的诗词作品。”

在接下来的影片展映中,南大师生欣赏了这部《掬水月在手》。通过片中叶嘉莹的回忆和讲述,观众们能够非常强烈、明确地感受到“三大美”,中华古典诗词之美、叶先生诗词创作之美以及吟诵之美。据悉,该片已定档今年10月16日,献礼南开大学建校10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