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政治教研员严宏亮认为,教材是教育最主要的遵循,就是它要体现国家意志。所以,教师首先要跳出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去学习。“教育部今年已经组织了三期的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我们要反复、认真地去学,就是要去把握我们新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编写基础、总体思路、架构等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国家意志转化为我们课堂教学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严宏亮认为,思政课教师要重视每一节课,要以研究的心态去对待每一节课,做好教学设计。在接轨“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背景下,常州市教科院也打造了更多的活动和平台,供高一从事新教材教学的老师开展交流和研讨。“比如说这学期市级的公开课,主要倾向高一的新教材。像政治学科,已经设计好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卷调查,准备在九月底发放,为十月底针对全市一个大规模的研讨做好准备。”
“三新”驱动课堂变革 如何迎接“新高考”?
往年,江苏高考难度大,试卷区分度低,给无数考生和家长带来难忘的回忆,大家普遍认为这和江苏的教材有关系。随着新教材的使用,2021年开始语数外将使用全国卷,总分也会从480分提高到750分,和全国大部分省市一致。那么,这些措施的推行,是否会减轻考生、家长以及老师的压力呢?
常州市第五中学高一(6)班郑紫晴表示,上高中之前,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说,江苏孩子高考的试卷难度要降低了,大家不要那么拼了。
然而,经过开学后一周多时间的学习,郑紫晴发现新教材学习难度并不低,这也意味着3年后的高考也不是大家以为的“变简单了”。
薛海波老师分析了今年山东高考使用的全国卷,他认为, 新教材的考试方案更灵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更高。“所以,我觉得千万不能抱着说,用新教材,我们江苏的学科高考就会变容易,我觉得这个观点应该纠正过来。”
老师们研究“山东卷”的原因是因为山东、上海等6个省市是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新教材的,比江苏、安徽等9个省份提前了一年。因此,研究山东今年使用的高考全国卷,对于研判考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三年以后高考肯定是变化比较大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还是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阅读、写作等等,从根子上解决语文的阅读能力,包括写作能力的提升。我觉得是以不变应万变吧。”
究竟应该怎么看待江苏“3+1+2”的新高考方案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能国认为,“新高考”方案更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它打破了文理科的界限,形成了12种组合方式,学生在选择学科时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可以跟未来的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能国建议,高一的学生不要简单地认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对所有科目都抱着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尝试。“等到高一结束的时候,与个人未来的人生做一些规划,做出一个选择。而这种选择在高二的时候仍然可以做一些调整,这个就是为这一届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虽然用的是老教材,但执行的是“新课标”,参加的也是“新高考”,这是对教育教学的考验。而这一届高一学生是相对幸运的,所使用的新教材直接接轨了新课标和“新高考”。
“所以说,我们的高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要简单地死记硬背,应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去主动地发现、研究,要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学科的核心素养。”李能国副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