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志愿者网安徽讯(通讯员:朱大为 张驰英)9月14日上午,不到三岁的凡凡(化名)因体检发现消化道中有金属异物,被家长带到安徽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询问病史得知患儿于五天前于家中误食姐姐的玩具——磁珠若干颗。接诊的医生查看了凡凡体检时的腹部立位片,可见腹部有一串珠子状的金属异物,立即通知消化内科、普外一科前来会诊,并重新拍摄腹部立位片以了解异物位置有无变化、继发穿孔可能。
消化内科龙云副主任表示:“目前影像资料显示磁珠在胃部,数量颇多,不排除磁珠在胃肠壁吸附致穿孔可能,虽然通过胃镜取出有一定困难,但仍建议先内镜下探查,若可取,则避免了外科开腹手术,也减轻孩子的创伤。”普外一科赵医生说:“通过开放性手术取出异物,很直接,一步到位,但是创伤较大,有一定手术风险。”经过讨论并征求家长意见后,决定先尝试在胃镜下取出异物,同时普外科、麻醉科医师在旁保驾护航随时做好开腹准备。
进入手术室后,在胃镜下发现磁力珠吸成一团,可在胃腔内移动,应该没有胃肠壁的穿孔。大家为孩子欣慰之余,但也很焦虑,异物团直径大,若一次性网篮套取,不易通过贲门及咽喉部,强行通过会致黏膜撕裂伤;而异物钳钳取,异物磁性大,表面光滑,操作难度非常大。
王震副主任医师和贾敬戎主管护师默契配合,他们不断摸索,锲而不舍,把对孩子的口腔和食管、胃的损伤降到最低。利用异物钳细心地夹取,“出来了5颗”“出来了2颗”,“又出来了1颗”……在内科、外科、手术室、麻醉科的共同协作下,分批次将胃镜视野内的磁珠全部取了出来。一数,居然高达33颗。最后行床边摄片显示,消化道内无磁力珠遗留,苏醒后送回病区。
在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患儿已康复出院 。 孩子及家长出院时的笑脸让我们觉得当时坚持内镜的探查是值得的。
消化内科吴成主任强调:“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80%~85%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居多,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家长应提高警惕,加强看护,做好安全防护。一旦发生,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编辑:丁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