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上海正在打造一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上海的新发展图景,期待在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能够努力走得更远。
实现规模发展
促进效率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
中国发展新基建,需要在好的顶层设计基础上分类施策,充分考虑新基建技术性、平台化、专业化的特点,加强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共建共享,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需要围绕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核心目标,突出需求导向。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含量很高,有很多不一样的模式,比如计算算力设施、数据中心、云设施,还有很多城市已经投用的摄像头、传感器等。如果能够把各个行业、各个城市、各个部门的资源共享起来,就能共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设施。用“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规模化发展,让生产效率更高。
从基础设施本身的建设考虑,5G连接基础设施应该是普惠性的,算力基础设施需要考虑普惠性和差距性的统筹;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正在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应进行探索性的建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发展,最终为社会服务。
上海、重庆、西安各自提供的经验范式是非常互补的,而且突出了城市特色。尤其是重庆和西安的经验,强调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体现了新基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动能。这些城市的经验范式,为中国新基建的创新发展探索了路径。
坚定发展信念
把握路径节奏
华为公司副总裁史耀宏
新基建应该做好顶层规划,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逐步推动,既要有面向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又要把握好路径和节奏。
新经济呼唤新基建,新基建的根本在“基”,而“基”的核心是联接与计算。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信息通信技术,而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这个角度看,大力发展新基建正当其时。
新基建的参与方较多,有建设者、运营者以及使用者,不同的维度,努力方向不一样。
从建设者来看,在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蛋糕,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我们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推动新基建,让新基建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升级。从运营者角度看,建设者和运营者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相互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建设者和运营者需要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使用者看,新基建最终还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新基建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面向未来,新基建将带来城市新治理、产业新发展、个体新体验。对政府来说,城市和社会的治理将会更高效,更具韧性;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将会提升生产效率,带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个人来说,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将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华为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的治理和建设当中,和城市一起打造数字新名片;同时希望携手整个产业生态的客户和伙伴,共同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加速迈向全场景智慧。
图片说明:
图①:陕西长安计算科技有限公司鲲鹏计算产线。
资料图片
图②:上海市徐汇区“一网统管”实战平台。
资料图片
图③:重庆市北碚区正能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工业互联网“驾驶舱”看板查看车间生产运行情况。
秦廷富摄(影像中国)
图④:华为云厦门创新中心。
资料图片
图⑤: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资料图片
本版责编:林琳徐阳李晓晴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