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高扬当代中国的精神风帆,深入挖掘创作主题,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阐释和深情礼赞。
以时代精神为源泉,汲取创作灵感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精神的践行主体。扎根人民、讴歌人民是影视创作最为重要的方法论,也是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罗布泊的科学家,塞罕坝的造林人,右玉的县委书记,十八洞村的苗族老乡,以及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毛丰美、廖俊波等走在前列的时代楷模,这些鲜活的人物和有趣的灵魂,在《十八洞村》《一诺无悔》等影视作品里熠熠生辉。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同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产生的思想碰撞和社会现象,为影视创作激活了灵感。《青恋》《索玛花开》等剧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特征,用现实主义手法书写了一幕幕都市放歌、山乡耕耘、职场开拓的精彩画卷。
真正的时代精神,有叩问心门的能力。在影视创作中,如何把时代精神灵活且巧妙地融入作品当中,这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智慧。电视剧《三十而已》以年龄为坐标,以女性成长为主题,以事业和情感为容器,精准描绘职场女性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为当代女性提供了参照系和思考题。电视剧《都挺好》聚焦原生家庭的苦乐年华,深入探讨由于家庭观念、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冲突矛盾,并试图以亲情化解芥蒂,用理解消弭隔膜。
这些作品从时代精神中汲取创作灵感,走心、动情、努力的描摹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怀和烟火人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理应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从时代精神中吸收影视创作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影视创作要真实记录时代、深切阐释时代、热情讴歌时代,实现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2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