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吃上自己种的有机菜 都市人下乡办农场

2020-10-06 00:02:00 作者: 为了吃上自己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日益关注,身边有朋友开始吃生态农场出产的蔬菜,他们只种当季菜,不使用化肥、农药、激素。有意思的是,向他们供货的生态农场,却不是菜农经营,而是“城里人下乡”的成果。

从租客到房东 接受150亩地的挑战

刘峻的半冷有机生态农场在余杭,从城西银泰开车过去也要一个小时,我以为是一个大门敞开的庄子,到了地方发现农场是老大一片,有150亩哦!说到搞农场的缘起,是因为几年前女儿才8岁,就有同龄女同学开始发育了,他们决定自己动手种菜,让家人吃上放心菜。说干就干,做电商的刘峻当上了农场主,才发现找地、找人,都不容易。

首先是如今能够以有机种植方法来种菜的人真的太难找了,刘峻说他们请来的专业菜农有连夜“逃走”的,理由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看,有点砸牌子,所以后来他们只能自己跟农技人员一起学习、一起实践。为了保证解决水质问题,专门从山顶的水库里接了一条1000多米长的水管;不用农药,采用防虫网、防虫板、人工抓虫等方式物理驱虫;自制发酵腐熟的菜籽饼,施入田里当作有机肥;人工除草的同时,还养了几只大白鹅“帮忙除草”。

时间进入第三年,半冷农场渐渐成熟,他们的有机蔬果品种增加到40多种,目前菜场上有的蔬菜也大多都能在农场种出来。每天清晨四点,工作人员就开始采摘,之后根据会员们的喜好,搭配好6种蔬菜进行装箱。下午四点,新鲜的有机蔬菜就能送达杭州会员的家中。

不过,目前100多会员还不足以支撑农场的运营,用刘峻的话来说,他们本来只想租个几亩地,种些菜自己吃,没想到现实情况是一租就是150亩,经营的压力太大了,他们不得不开始设计新的项目,以应对“租客变房东”的压力。前不久,农场里的旧楼改造完成,一个现代化设计的民宿即将上线。

从星巴克店长到新时代农民 顺应四时而行

2014年下半年,我在黄龙饭店的某珠宝工作室遇到滨斌,彼时他是这间工作室的助理。老板跟我说,他马上就要离职,要“出国去看世界”。大半年后,老板又跟我说,看世界回来的滨斌到桐庐租了两亩地,当农民种菜。又过了几年,听说滨斌已经搬到兰溪那边,农场面积扩大到17亩。而他在网上连载的山野趣事被转发1000万次,并集结成书《山居岁月》。

滨斌说他最初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菜,却发现买来的菜达不到他的理想状态,就想试试看能不能自己种。后来觉得大概本身就自带田园属性,脚踏土地会让他安心,忙碌而辛苦的乡间劳作会让他幸福。他学习自然农法,有“不翻地、不施肥、不打药、不除草”四大法则,不是说把种子洒进地里就放任不管,其实在播种期间一样要锄草,在作物苗期时,也会不断割草以免遮挡苗芽的阳光。而在营养和灌溉方面,就要尽量减少干预,从而促进植物根系的成长,吸收更均衡的微量元素,为作物带来更丰富的营养和风味。

每一季、每一种作物生长周期,显得格外珍贵。耕种3年,也就种了3次土豆,种了3次辣椒。准确的观察、记录、比对,电脑里还有明确清晰的种植计划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以前的工作带来的影响吧。

不是简单的售卖 更像快乐的分享

刘峻的农场目前采用配送制,会员缴纳一定金额的会费,每星期可以收到两次蔬果,每次六个品种,具体喜欢哪些可以在农场提供的菜单里做选择。滨斌则采用更开放的模式,他有一个微店,每天晚间上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下单。他的农场规模较小,所以蔬果的数量有限,每天都是限量供应,先买先得。

在这个长假,刘峻他们还做了一次郊游活动,请会员们亲临农场,现场参观种植基地,以更深入地了解平时吃的有机蔬果是怎么种出来。之后又在山顶水库边做了烧烤宴,分享来自大自然的盛宴,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深入青山绿水,生态团建的形式了。

刘峻希望通过郊外团建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来到农场做实地考察,从而转化到更多会员加入:“做农业太辛苦了,做有机农业更是又辛苦又没钱赚,我们想招募更多会员,对他们来说是能吃到放心菜,对我们来说能少亏一点也好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