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航天员中心最新动态:备战 中国空间站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空间站任务备战现场。中国航天员中心供图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国空间站建设的进展陆续对外释放:10月1日,18人入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预备航天员,他们将成为我国航天员队伍的新成员;10月7日,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每个乘组3人正在开展任务训练,空间站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事实上,从2017年3月开始,航天员训练就全面转入了空间站的任务准备。空间站的任务周期为3-6个月,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储备和应急处置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规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今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此次任务后,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航天员训练有序进行,产品研制,重大试验……随着空间站任务的日益临近,被称作我国航天员成长摇篮的中国航天员中心,正在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
地面十年功
9月的一天,航天员水上救生训练场,返回舱漂浮在水面上,舱体像不倒翁一样,不停地晃着。
舱里的3名中国航天员,忍着眩晕和闷热,躺在狭小密封的舱里。他们脱下航天服,换上抗浸服,出舱,上充气床,发出求救联络信号……一套操作程序下来,行云流水。
至此,为期5天的航天员水上自主出舱训练圆满完成。通过训练,相关人员进一步熟悉了水上自主出舱、自救、互救,及生存技能。
这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的一个缩影。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航天人表示,对于载人航天工程来说,可以称之为“太空一分钟,地面十年功”。
据俄罗斯和美国的统计资料,航天员在太空完成数小时的作业,在地面就要进行10倍时间的模拟训练。针对空间站任务难度大、工作量多的特点,我国航天员的训练科目增加了数十种,训练课时较以往也增加了近两倍,训练要求更加从难从严。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也没能延误中国航天员的训练:他们通过网络学习,视频慕课、教员陪同隔离等方式抓紧训练。
中国航天员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经过地面一遍遍地模拟训练,才能应对太空中更复杂的环境和状态。尤其针对未来空间站任务“出舱活动”这一难点和重点,航天员要对舱外行走、通用工具的使用携物转移、舱外救援等基本技能,进行大量训练。
具体来看,出舱活动的训练主要是在水下环境模拟进行,算是最辛苦的训练之一,是对航天员的操作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方位挑战——
航天员身着200余公斤水下训练服,被吊车放到10米深的水槽里,通过配重,前倾“站立”在水中。
一位航天员表示,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人没有着力点,动也不能动,只能抓住扶手,来获取行动力。
水中有阻力的存在,训练服也有压力的束缚,这些让航天员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非常吃力:光是把脚塞进脚限位器这一看似特别简单的动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显得十分困难,更别说攀爬、拧螺丝、安装设备等更高难度的操作了。
一套水下训练服的使用寿命有限,因此,航天员每次下水的机会都十分宝贵。有时候,航天员一下水就是6个小时以上,等他们结束上岸,已是大汗淋漓,身体透支。有的航天员,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连筷子都握不住。
航天员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航天员又接连参加联试任务,舱内外操作程序接连几十个小时的训练,辛苦不必言说,可他们仍然争分夺秒地训练,训练,再训练。
如今,任务进度日益紧迫,时间就是命令,为了保证后墙不倒,“白加黑”“6+1”已经成了中国航天员中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常态。无论是试验现场、实验室或是服装车间,都是一番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