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ecsun (阳光打在我的脸上), 信区: CM
标  题: 珠三角失掉竞争力了吗(二)[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Sep 27 12:28:31 2003),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conomy 讨论区 】
【 原文由 CHJ 所发表 】
 第二部分:“上海造神运动”与“妖魔化珠三角”运动

  首先我们不否认,至少在国际投资者看来,1998年之后的五年是上海在国际

上大放异彩的五年,或者说,1992年之后的十年是上海在中国重新崛起的十年。

那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崛起过程的最大推动力是什么?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两股动力分别是:其一,中央政府及民间对上海“中国

经济龙头城市”形象的极力塑造;其二,台湾IT产业对上海的热捧,以及跨国

公司对上海旧梦的依恋心态。对这两方面,笔者将展开论述。

  对于第一股动力,可以继续分解来说。

  上海比广东到底多了什么?笔者只认可两点:一,三十年代十里洋场及远东

最大工商业城市的旧梦;二,计划经济三十年作为中国经济首都在全国人民心目

中的神圣地位。这两者都是城市形象方面的。

  然而在90年代之后,中央政府——在此影响下是全国人民,对上海重新进行

了包装,上海被定位中国经济的龙头——中国的商业之都、中国乃至东亚的金融

中心、航运中心。事实上,在中国及全球展开了一场“上海造神运动”。这一场

“造神运动”对整个中国也是有好处的,对于吸引外资(其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下半叶重点是台湾资本)进入中国很有帮助,但是不幸的是,与“上海造神运

动”同步进行的,还有一场“妖魔化珠三角运动”,这对大珠三角地区的国际及

国内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抬此为什么非要抑彼?这正是中国人典型的一极化

思维在作怪。

  说句老实话,计划经济30年之所以将上海定位为中国的经济首都,其原因正

是二三十年代上海奠定了雄厚的工商业基础。而计划经济更加重了这一基础,因

为在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魔手下,集全国之力支援上海,使得上海的龙头形象更

为稳固,并且从此在国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笔者从心底里深信,90年代初期

邓小平声称“后悔没有开放上海”正是此一思维的表现,而媒体界所谓“广东开

放只是开了一扇窗,而上海开放才是龙抬头”也是此一固定印象的延伸。

  首先笔者并不承认所谓“上海居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是它的天然区位优势”

一说,也不相信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就比珠江入海口的香港在全国的大棋盘上更有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能。

  虽然长江才是中国第一大河,而珠江只是第四大河,而且长江流域面积远比

珠江流域为大,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在内河航运已越来越不重要的现代,

水系并不是形成一个经济区域的核心条件。长江沿江各省一直是中国最为富庶的

地区,但是近五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虽然当局一再催谷,但是并不曾

形成一个实际意义上的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武汉-南昌-长沙经济圈及

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太紧密。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或环渤海湾经济

圈,其形成的要素都不是水系,而是一个大海港和它周边的港口群,以及由港口

伸向内陆的高速公路及铁路,在每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圈,都有一个枢纽航空港

。最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和机场!前者是货流的核心件,后者是客流的核心件。

  因此强调“龙抬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中国人太笃信“龙”这个图

腾了。

  上海居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这个中点就确保了它的经济

腹地大过香港吗?说句实在话,经济腹地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虚幻,它就是一

个金融辐射区域及物流集散区域。金融辐射区域可能取决于机场,而物流集散区

域可能取决于外贸港口,前者对处于海岸线的什么地点并不敏感,而后者,也跟

海岸线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该外贸港口距国际海运干线的远近。对于上海来说

,有意义的经济腹地其实就是江浙皖赣,而对于香港来说,最有价值的经济腹地

也不过是粤闽湘桂赣等几省。

  无论机场还是港口,香港相对于上海来说其优势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可见

的将来,上海也不见得超过到哪里去。但是现状而言,上海的主要腹地江苏和浙

江省都已充分地开发了,并且上海与其腹地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十分发达,而

香港的主要腹地却只开发了广东一个省,更要命的是,香港与福建、江西、湖南

、广西都没有高速公路联结!因为中国政府发现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作用,是自

1998年朱鎔基主政之后,而从那时起中国构筑高速公路网的进度,到现在为止还

没有到打通粤省与临省之间断头路的时候,可是深圳到香港的公路,却还有一个

关口阻隔着!这些都严重限制了香港作用的发挥。这些还都仅限于制造业而言。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同时批驳前述那两个观点。以美国经济为例,其经济的核

心区域及龙头城市,并不在美国最大水系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反而是在其国土

东北一隅的哈得逊河入海口!而其新经济的基地,也是在其西海岸北端的硅谷地

区!

  因而,上海并不因其区位优势就必然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中心的封

诰系人为的成分,1992年以来的十年就是加封的重要历史过程。

  那么我们来分析,在1992年时,中国真的只有一个城市——上海能够承担起

中国经济龙头城市这重大历史使命吗?

  在1992年时,香港的经济规模(GDP)已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而上

海仅有不足2000亿左右。在当时,是香港为全中国提供投资、融资服务,而不是

上海,直到20世纪末,香港资本仍是中国累计吸收外资的第一位来源地。应该说

,直到世纪末,香港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发动机,哪怕是在1998年亚洲金

融危机香港受到重创之后。

  有人说,香港经济偏重服务业而制造业较弱,有人说,香港制造业偏重于轻

薄短小的轻工业而没有什么重化工业,相反,上海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

  好吧,上海重化工业的代表是这些吧:钢铁、石化、汽车、造船……

  钢铁属于原材料工业,其产业链并不是很长,在中国的铁矿石质量较次的情

况下,只要有资金实力,在任何一个大海港附近都可以兴建起一个超大的钢铁厂

,进口铁矿石,进行冶炼加工。中国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质量,哪怕是最好的宝钢

,在国际上也落后了好些年,而国际上最重要的跨国巨头,并不被允许进入中国

投资设厂,如果允许的话,并不是很难就可以在汕头或惠州兴建一个超大钢铁企

业。而国内的钢铁工业布点,除了上海外,都是靠近铁矿石产地的。上海则是中

央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产物。

  石化或汽车,我们在国际上也十分落后,以这样落后的产业基础,有什么可

以夸耀的呢?

  有什么可以依恃的呢?我们可以说,以1992年之时上海的那点重化工业基础

,说是破铜烂铁也不为过,在国际竞争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有人说,哪怕那些生产线和厂房没有什么意义,可是这庞大的产业工人和技

术专才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吧?诚然这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流动的啊,

要不然,就无法理解中海壳牌为什么要放在惠州了。

  直到今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产业,看来看去,还真就是香港和

台湾转移到内地的这些轻工制造业及IT制造业,是这些在为中国换取外汇,而

不是上海的钢铁或汽车(上海大众或通用都是引进外资的结果)。

  那么,是什么在1992年以来的十年,决定了中央政府主观上确定以上海为中

国的龙头城市和经济发动机,而不是香港呢?

  是行政上的那条线!是人们思维上的那条线!1997年之前,那条线是边境线

,1997年之后,那条线是边界线,在那条线的两侧,是不同的海关区。虽然香港

回归中国了,可是它还是独立的经济体,中国在统计所有的经济数据时,是不会

把香港算在内的。朱老板说得很清楚,他从来没有把香港那个口袋里的钱当成自

己口袋里的钱。

  从行政区划来说这是对的,从关税区来说这是对的,从经济体来说这也是对

的。可是,从经济一体化来说,从经济辐射力来说,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来

说,把香港算出去是不对的。从前者推出后者是人们思维的误区。香港虽然不是

中国关税区的一部分,但是它仍可以充当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而不必重新打造

一个。

  然而那条线左右了人们的思维,从中央政府到广东省政府,从知识界到民众



  即便是要打造上海,也完全可以认定中国有两个发动机而不是一个,也完全

可以宣扬说,香港和上海是中国的双龙头。然而有意无意地,在1992年之后的十

年里,中国政府并没有向国际上强调这一点(只强调香港的桥头堡作用而没有强

调龙头作用,怕冲淡主题),而是有意无意地为“上海造神”运动推波助澜。

  我们不能否认这十年中央政府是向上海倾斜的。这倾斜体现在,强调上海中

国商业中心的角色,强调上海金融中心的角色,强调上海中国航运中心的角色。

当没有同时强调香港时,人们就会认为上海是唯一。对于这些“强调”的具体事

实,大家随处可见,笔者也就不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在这十年时间里,中央

政府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推介上海,全力塑造了上海——中国未来所寄的形象。这

便是这五年“上海造神运动”的其中一个主要根由。

  应该说,这种强调,是一些跨国公司将其地区部总从香港搬往上海的主要诱

因,它们被画的饼迷惑了,对上海的美好预期促使它们蜂涌而入上海。

  但是跨国公司还是理性的。我们可以看到,迄今为止,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

的跨国公司仍然没有在香港的多,如果香港的经济并不会继续溃败下去的话,如

果香港的中国经济龙头角色并不会被中央政府进一步淡化的话,可以肯定,香港

至少可以确保与上海平分秋色。

  至于实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笔者相信,不论是看好中国内地的庞大市场的

全球企业,还是看好中国内地加工厂角色的全球企业,它们都不会只偏爱上海一

地,而是会在中国的东南西北分别布点,也许先布了东面的点,但早晚会布南面

、北面或西面的点。而全球企业往中国大陆集中的步伐才刚刚开始,跨国公司投

资中国的步骤迄今为止仍是试探性质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

以上的项目仍是廖若晨星,这和他们已在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或新加坡进行

的投资都无法相比,高潮远未到来。

  当人们截取这刚开始的一段来看时,当然只看到了上海的独占鳌头。因此,

只能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序曲成为了国内“上海造神运动”的一个证据而已。

  真正不遗余力地为“上海造神运动”添油加醋的是台湾人。

  我们知道,在1997年之前,中国吸引外资的最闪亮的主角是香港资本,改革

开放的十几年时间,香港将其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搬到了内地,虽然广东占了六

成以上,但其它部分也散布在全国各地。在1992年之后,台湾资本开始慢慢渗入

内地,尤其是其最有竞争力的IT产业,在2000年之前,在大陆的投资以广东地

区为主,其中东莞最为集中。

  但是台资真正大规模地进入大陆,却是在2000年开始!之后的两三年里,台

湾资本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明星,而这次的台资流向却主要是上海和苏州地区,

其中以苏州最为集中。

  2000年之前进入广东的IT制造业,主要是台式电脑的整个产业链,而2000

年之

  后的进入上海、苏州的IT制造业,却主要是更高技术含量的笔记本制造业

和IC产业,而这些才是台湾IT制造业的精华所在。

  台湾IT制造业为什么在2000年之后忽然发现了上海?这真是一个千古之谜

,对这个谜的剖析有各式各样,但笔者最不相信的是珠三角不比长三角更有前途

这一说法,某种程度上也不赞同“在珠三角设厂为外销,在长三角设厂为内销”

这种说法。

  可以肯定,台湾人的涌向上海,深深地受到了中国大陆“上海造神运动”的

影响,2000年以来这三年,正是“上海造神运动”达到高潮的几年,这是大的背

景。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影响了台湾人的北进运动的两大主因,一个是文化

上的,台湾人的“上海崇拜”情结,一个是经济上的,广东省这几年对走私的严

厉打击。其它一些小的因素也有,诸如台湾人的群聚意识啦、新加坡人搞的苏州

工业园区太有吸引力啦、长三角的技工优势啦之类的。

  1998-1999年,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先后几次去东莞调查台资IT产业的

发展

  问题,与好些台湾老板聊天时,他们都谈到令他们人心惶惶的“海关打私运

动”。

  在那几年里,广东沿海地区先后查处了珠海海关、深圳海关、湛江海关的腐

败大案及惠州走私案,这极大地震慑了广东沿海的海关机构,迫使他们实行严厉

的打击措施。

  了解产业内情的人士都知道,无论是家电产业,还是电脑产业,核心部件的

走私进口几乎成为他们赚取利润的一大法宝。打私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赢利

能力。这正是当时台资逃离东莞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关注中国新闻的人们可以发现,这十几年来,全国打私或海关腐败案此起彼

伏,可是有一个现象是,在全部的海岸线上,辽宁、山东、福建、广东、广西都

出过大案,可是江浙沪却从没有出过。

  是江浙沪的人民从不爱好走私吗?笔者打死也不信,都是物欲横流的中国人

民呀。

  笔者相信,此一因素至少影响了台湾笔记本制造业群聚上海、苏州。

  当然,笔者愿意相信,台湾人的“到上海去”更多地是出于文化意义上的“

上海崇拜”。

  台湾人是暴发户,暴发户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对于贵族遗老遗少特别仰视而对

平民少年特别俯视。上海是贵族文化,而广东是平民文化,因此,在台湾人的心

目中,全中国只有一个城市——上海可以令他们仰视,所以他们特别崇拜上海,

觉得在上海生活就象土财主进了城一样。这种心态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旧梦对台湾

文化留下的烙印,当然,也有上海服务业发达的原因。所以才有20万台湾人移居

上海。

  他们要住在上海,又要赚钱,所以把厂设在离上海最近的苏州辖区——昆山

市。

  而台湾人又喜欢吵吵囔囔的,声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进军大上海,所以在华

人媒体世界大肆宣扬,帮“上海造神运动”添上最旺的一把柴火。




--
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9.38]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9.38]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19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