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olR (师兄师姐好走), 信区: Film
标  题: 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李安访谈录(四)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26 14:09:02 2001), 转信

Q:小成本制片对新导演时间上的无形压迫?这怎么讲?

  我和中影的合约采的是承包的方式,开拍时期,一天的基本开销,再省也要美
金九千元左右,算下来,四个星期廿四个工作天之内如果不完成,会很麻烦,可以
说,多一天都不行。这个时间要拍一部同步录音的剧情长片,真的是很赶。加上这
又是我第一部35厘米长片,工作人员的组合也是全新的,因此到了第三天,工作人
员彼此之间才算有了点默契,我的神志也比较清醒。

  且慢,拍片的目的不祇是要把片子拍完,并且是要把片子拍好,于是接下来除
了与制作人、副导等工作人员加强协调,计划如何增进工作效率,我与摄影林良忠
把剧本又检讨了一遍,选择性地挑出比较重要或比较好的戏,重点加强,这些戏,
戏要磨,光要细,运镜调度坚持不打折扣。其它比较不营养的戏,则是求清顺带过
。我们觉得时间这样分配,从整体利益来看比较值得。

  我个人觉得赶拍较大的牺牲是,有时候片子因为赶所以拍得比较拘谨,视觉格
局比较耍不开。

  一般来说,电影有两种拍法:镜头组合(coverage),把一场戏用不同的镜头
拍下,再剪接(或曰蒙太奇)起来赋予意义;另一种是在同一镜头内利用场面调度
(mise-en-scene)来发展、进行剧情。所谓慢工出细活,当时间赶的时候,组合
的镜头(coverage)数量就不能多拍,一组戏该拍十个镜头的,只能省省拍三、五
个,而同一镜头内的场面调度也不宜大,调度大,涵盖面就大,设景、打灯、演员
走位磨戏、摄影机的运动与调焦排练,都得花时间。常常野心勃勃要怎样怎样,看
看表,……算了。尤其是出了那间朱宅房子,场地时间很难控制,如老人中心借一
天,临时演员只来几小时,中文学校全部的戏,租两天,馆子内外全部,租三个晚
上……等等,这些地方,若不准时拍完,将来也没钱再把大队人马拉回去了。

  片子要想拍好,除了努力工作,「等,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镜头会拍
得好,感觉上似乎是「等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

  一个镜头的完成,是很多条件的凑合,你要等演员把戏排熟,等摄影灯光师试
这试那,把灯打到满意,再遮到满意为止,等美术部门把布景及大小道具都摆置预
备妥当,等服装化妆……等等!都安排好了,录音师才开始试在哪里藏麦克风最好
,东摸摸西搞搞,试好了,摄影师又说麦克风藏得够近够好,可是麦克风杆子的影
子在镜头里的墙上,录音师又开始找灯光师,看是哪具灯打过来的影子,再研究是
移灯还是移麦克风,该怎么变动。有时搞了半天,又决定最好给每一位演员身上绑
了个无线电麦克风。于是花时间绑,再花时间排练哪一个演员说哪一句台词走到哪
里时要录多大声,以及各演员相互之间声量的比例该如何,真能把人头发都等白,
所以后来我干脆规定演员讲话的位置,不准边走边讲话……,一切就绪,还得等飞
机或者救火车安静下来。

  录音最糟的是河边公园烤肉那一场,在交通繁重的大桥下拍不说,河谷凛冽呼
呼的强风(郎雄说这是河上的风,不是尼姑的风),沿着河谷上空飞行五分钟一班
的小飞机,哈德逊河上每半个钟头「慢慢驶过的驳船,再加上河旁边游客的车辆,
海陆空联合立体作战。等着等着,光影移动了,架柔光纱布的大架子又开始移动,
好不容易耳根清静一下下,可以拍了,若是演员还念错台词,真有冲动上去掐死他
。本片主要演员一演完就都离开纽约,不能再回来配音的,所以非当场录好不可。


  你拍一遍、两遍、三遍,每一次总会有某一个因素出个小差错,于是拍完一遍
,改进一些再拍。常常会有一遍,从摄影机开机到关机,画面内所有的声光因素及
表演,全部对,顺!好象影片的本身有一股生命力,剎那间,突然「活了起来!捕
捉到这种可贵的瞬间,真的是拍电影的人极大的享受,也可以说,拍电影就是追求
这些瞬间活力的创造。然而,这种生命力你要给它时间才会有机会发生。于是等、
耗、磨,看你沉得住气沉不住气。

  有的时候倒不是有无耐心的问题,而是许多现实的考虑。廿四天把片子拍完是
我的底线,这一个镜头这样耗下去,下面的许多镜头,可能更重要更精彩,怎么办
?若是省去某个镜头或合并某个镜头,对全片又会有什么影响?前思后想,有时看
看现场,其实拍到的,八成都还过得去,底片又不肯浪费,要不要坚持下去?看看
到底它「活不活得起来」?这也又没一个定数,明知再做一点点就可能更好,可是
没时间做,令人心痛,……想着想着,看着某人弄某事半天还搞不定,却一直说再
一下就好,又不好阻碍人家把事情做好,一下子,别处又有什么状况发生,……心
神焦虑!

  所以拍片的现场,所有的人看起来都忙,只有导演坐着没事,可是一天拍下来
,那副精疲力竭的死样子却是导演的最难看。所以我说,低成本拍片,物质的有形
限制是可以用理智去了解和克服的,时间的无形压力,以及如何对付来自内心的焦
虑,才是新导演的最大考验。

  做导演的,每天从早到晚随时随地都有一堆人巴望着你,等你做决定,而这些
决定往往与美学与电影理论无关,甚至与你对电影的理想也无关。你面对种种状况
时,要如何见机行事,用常识及预见事情的本领去把问题解决掉。可是话说回来,
这也是拍电影最迷人的地方----它是「活的」」,你永远无法完全测知或掌握它的
发展,似乎影片的自身有一条命,导演与每位工作人员以及制作中的每一件事情甚
至将来观众看的反应,都只是电影生命中的一个机缘要素,要素的有机化合,要靠
决心去做,去促成,更要靠耐心去等,去观察。拍电影的人每天迎向新的挑战与新
的冒险,生活绝对不至于枯燥。有苦有乐,看你怎么去看它。至于影片将来的结果
会如何,这是它的命,导演跟算命的一样,只是猜得比一般人准,猜中百分之六、
七十,已经是半仙了。

  「推手」运动看起来软绵绵的,电影《推手》又属于温暖家庭伦理剧片型,可
是片子里有几段暴力的戏,例如儿子晓生厨房,还有父亲朱老在餐厅厨房与流氓大
打出手,你倒是经营的很用心,可不可以聊一下片子里你对暴力的概念与处理?


  这部片子里对「暴力」的基调概念是,暴力是失去平衡时的一种表现。天地大
气平衡时,不会刮台风;国家社会平衡时,不会有暴力抗争活动;个人内外平衡时
,不会跟人打架,都是同一道理。人性中多少有些暴力的倾向,片中小孩爱看卡通
神怪暴力打斗,他画图显示变形动物毁灭世界等等,都隐约地开始为片子着上人性
暴力性向的色彩。

  朱老示范功力时,一掌把胖子打过整间大厅,撞垮了陈太太烹饪课放满包子的
桌子,滑稽归滑稽,可是这也是一种暴力的失态,因为他平静的心田被陈太太搅乱
了。

  儿子晓生夹在父、妻中间左右为难,终于失去了自持的平衡,在父亲离家走失
之后,把整个厨房烂。厨房是父亲与太太做中、西晚餐和中午吃简单中饭的地方,
烂它是一种间接的暴力抗议行为。后来晓生喝醉了,又用头去撞墙,给父亲和妻子
拉住,在他来说,两方面都不好得罪,跟墙过不去总可以吧!他若是心理平衡,怎
会做出这样好笑的事?突然想起,我好多次到朋友住处曾注意到墙上的洞或撞坏的
门栓什么的,问一问,朋友会说,某日自己或某人什么事情想不开,头撞拳打脚踢
……等等。有时候看洞的位置与大小,必然是从跪着的姿势用头往墙上撞过来的,
这种洞大多是和女朋友吵架的杰作,这是题外话,不提了。

  最后,高潮戏是朱老开打。照理说,一个人通常只要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想,应
该都不会选择使用武力做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朱老虽然把几个流氓打得东飞西散,
可是他赖在厨房不走,因而面对暴力这个抉择,从智能和修养的角度来看,未开打
以前,他其实已经输了。他被逼到绝境,无计可施,无路可走,非发气不可。所以
格斗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老因使用暴力而显露自己寂老苍凉内心最脆弱的
一面。因此,紧接着而来的是儿子晓生探监那场哭戏,架打赢了不但不高兴庆祝,
反而悲切凄诉,父子有情无缘,相对唏嘘。朱老叹道:「练神还虚不容易啊!」经
过暴力而达到的平衡,结果是悲伤与空虚的情绪升华。

  太极拳与太极推手运动,除了武术的成分,基本上是一种训练个人平衡与协调
的运动,朱老以太极拳大师的功力,依然推不过命运的双手。朱老在狱中凄苦黯然
的可怜形象,与他一开始在片中那副气定神闲的庄严大侠风范相对照,则是一种刻
意戏剧化的象征讽刺安排。至于武打戏这一部分,我的想法是,既然已决定出手干
架,朱老的修养功夫已现败像,那一场武打戏的本身已经没有悬疑性(suspense)
(即打不打?打输或打赢?)的张力了。可是全片对朱老武术大师的身分与功夫铺
陈了半天,到头来没让观众「满足一下,也不象话。所以这场打斗唯一可以表现的
,只有激烈戏剧性情绪的爆炸力发泄,动作、摄影、剪接、音效,全部要往这个目
标集中。片中在小小厨房那场武戏,从五个流氓进场,双方凝视,到朱老以眼光神
气将对方震慑住,乃至打完后的亮相动作,都是酝酿打斗气氛的虚招,真正过手的
时间总共不到十秒钟,所要追求的,就是这种爆炸力的满足感。

  拍这场戏的时候,时间很赶,演员都不是武行,我也不是动作片导演,地方又
小,人要打得满天飞,盘子还一个不准碰破。搞着搞着,我看郎雄叔有些忍不住了
,他是前辈,什么场面没见过,他很想好心告诉我拍武打戏不是这么一回事,套招
应如何,节拍应如何……等等,我好声地解释,我们不是在拍武打片。演餐厅老板
的王导演曾经导过廿七部武打片,很不好意思,也没向他请益。

  我把握这不到十秒打斗的方向是,简单,招式分明。简单才有真实感,若是像
武打片那般死缠烂打,好看是好看,可是不会有真实的感受。我们甚至没有把摄影
机的格子拨慢(这样放出来看起来动作较快),只有用广角镜和以手拿摄影机跟拍
(handheld)来增加它的速度感和动感;招式分明,才显得出朱老武术大师的身分
,而不只是随便干架,所以适当的夸张与模仿武打片还是有必要的。

  武术指导张仲仁教的几个打斗招式中包括太极拳里「推、推、挤、按」四个基
本动作以及「手挥琵琶」与「蛇身下势」两招,很简单。例如第一人出拳攻面,朱
老借力顺手一「推」,将人头推到地上;第二人攻下三路,朱老一个「手挥琵琶」
,把来人胳臂打折,再顺势一托一送,把人送过桌子飞上墙壁;第三人上前抱腰,
朱老圆化直发,沉手一「按」,把人推撞上铁门,第四人被朱老一招「蛇身下势」
从下往上一捞顺肩翻过;第五人最惨,朱老用「推劲」将他闷顶一记,再「回身荡
手」,一巴掌把他打飞过整个厨房,把铁墙都撞弯了。本来,太极拳大师级的人物
,可以练到全身无处不是拳,格斗时根本不需要出手,只要碰上他身体任何一部位
,你都要倒霉。不过这种巧劲的感觉要拍起来实在太细腻,当时拍摄的条件也不允
许我们做这类的试,这几招里大概只有第四招「蛇身下势」用得略有一点那种味道
,将来若是还有机会拍武打戏,我还想再试。

  饰演朱老的郎雄先生,虽然年逾花甲,而且从未有过任何武术基础训练,可是
他的体能很好,运动细胞很发达,片中除了戏分吃重,肢体动作的负担也不轻。举
凡打拳、打架、打坐、推手、按摩、书法、国画,外带剁花、包包子,他都是一练
就上手,太极拳那几个指定动作他跟李丰章老师学一个月就有模有样的(当然摄影
机的对位运动也得帮点忙,不容易。最主要的,他往那边一站,架子一摆,你不晓
得他练过多少年的功夫,他就有那个样子。


--
如果相识是一种缘分,
那分手是不是也是注定的呢?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
发生的自然又简单
可是却又不尽然......
                                ——  心  动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15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