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超逸高雄 警奇古厚(3)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Mon Apr 24 23:14:29 2000), 转信

奇平之道

"求之不易则举笔时亦不易也,故有真精神出现于世。"(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
)1962年12月,我们拜访潘天寿先生,这次他主要是谈创风格的问题。他说
,学古人,要掌握古人留下来的规律,又要进一步地发展;初学的时候先要将"原
料"备起来,在原料备得充分的情况下,求其不同比较容易,而求不同有不同的求
法。潘先生又说:"我想以奇取胜。八大也以奇取胜,一看使人惊动。奇取胜,奇
要在底里求,有相当基础的平的底,就比较好。奇中取奇,有时会不稳当,会失败
。"他说黄宾虹先生的画,早年非常平稳,平的功夫非常充分,从小学到六七十岁
,还没有"黑",七十以后就变了,构图很平常,挂起来就特别了。"平稳的功夫很
凶,所以后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是功力深厚,达到化机。"而他自己则
"从小画画,比较粗鲁,规矩的不肯画,功夫欠缺,……所以早年常常失败得不成
样子。"潘先生上面这一席话,至少给了我们如下的启发和认识:黄宾虹先生以平
取胜;他自己走以奇取胜的路;两条路子都可以有所成就,但都需要一定的基础;
揭示了创成的规律,为他《听天阁画谈随笔》中下面的话作了注脚:"凡事有常必
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
夕偶然得之。故历代出人头地之画家,每寥若晨星耳。"大家都知道,黄宾虹七十
以后大变,山水章法三叠两段,十分平常,而他"偏要突乎作用"(《石涛画语录·
境界章第十》),"从高处入,大处入,深处入,厚处入","成健实朴茂,浑厚华
滋之新风格","只觉青翠与遥天相接,水光与云气交辉,杳然深远,无所抵止"(
《黄宾虹先生简介》)。黄宾虹的作品,极平稳而极不平常,是一位平中运奇的大
家。潘天寿先生则有异于是,走"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用"的路,因此,他对奇与
平的关系特别留意:  药地和尚(弘智)云:"不以平废奇,不以奇废平,莫奇
于平,莫平于奇。"可谓奇平二字下一注脚。绘事往往在背戾无理中而有至理,僻
怪险绝中而有至情。如诗中之玉川子(卢仝)、长爪郎(李贺)是也,近时吾未见
其人焉。(以上《听天阁画谈随笔》)奇于平,平于奇,都是大家;但各有其条件
:以奇取胜者,往往天资强于功力,以其着意于奇,每忽视规矩法则,故易。以平取胜者,
往往天资并齐
于功力,不着意于奇,故难。然而奇中能见其不奇,平中能见其不平,则大家矣。
(同上)黄宾虹"平稳功夫很凶",以后得心应手,达到化机,平而不平,是为"奇
于平";潘天寿先生欲以奇取胜,也"自以为天分不差",然深知自己可能的缺失,
所以一直牢记早岁吴昌硕对他的劝勉,直到60年代初,还对八大、黄宾虹的作品
临写不辍,既葆其不受拘束的性情,又知己知彼,"道古循今,极力锻炼",终以他
奇异的才情,在"平于奇"的艺术创造中达到时代的顶峰。

潘先生的"奇平"之道,黄宾虹之外,历史上还有一个个性倔强人称"迂翁"的倪云林
可与相比。元季四家,董、巨之外,倪迂独取荆、关,气韵萧散,笔致奇峭,"平
淡中出奇无穷,直使智者息心,力者丧气。"潘先生则警奇古厚,清新拙涩。二人
途殊趣同,而都堪称孤纵独响。潘天寿先生才高识超,用所长,济不及,而后大成
。"才者何?卓识高见,直超古人之上,别创一格也。"(松年《颐园论画》)潘先
生以奇异之才,创奇异之格,世岂易得哉!艺术创造不外两条途径:一从规矩入,
从规矩出。这是大多数画家所走的路。而才高者,其创成往往在规矩之外,又潜在
地合乎艺术规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已有的规矩,成为"常道"。此即潘先生所说"
常从非常来",此亦所以"传统常新"也。潘天寿先生的理论和实践,为"常新"树立
典范,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1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