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mkiller (清晨唤醒了我照亮昨夜的梦),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合集]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6月11日15:10:2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1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时  间: Mon Jun 21 17:48:45 2004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2004-06-21 09:14:07



  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出书谈“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批评视野
  □胡传吉(硕士研究生)

  郜元宝指出,“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
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膜
”,并质疑: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么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

  从封面兴许就可以瞧出些全书的端倪,《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郜元宝著)的封面没有任何花哨的图画,连色调都是淡淡的浅灰色,不张扬的基调,反
而能突出书名的力度,我隐隐感觉,作者一定对自己的文字有足够的自信。细读来,发
现学者写的书未必就一定艰涩难读并拒人以千里之外,这本随笔与论文的杂集,想必可
以改变阅读者对学者深沉面孔一贯的偏见。
  铺天盖地而来的教授先生们、学术先生们,一路高歌着学术“繁荣”时代的到来,
一边为论文称斤论两,臣服于各种西方文论,用无数个双引号搬用西方各种时髦的理论
,用无穷华美语言向中国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表达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而对当下正
在发生的很值得关注的文学现场、精神人文现场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漠视倒是其次,
不关心还要狂踩当代文学,文学败了就成为“他们的文学”,学术才是“我们的学术”
。更遗憾的是,后面还跟着不断扩招的文学硕士、博士的庞大队伍,齐齐捆绑着奔过来
,手上挥舞着两本书:一本写着文学史,一本标明是文学理论,阵势吓人。
  这种盛世“繁华”背后是什么,郜元宝指出,“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
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
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膜”,并质疑: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
么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这样的阅读悲剧正发生在每一个为论文奔波的中文系学
生身上,当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作品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作品了。“文学学科
的大学生、研究生在走近他早应该走近的有限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之前,在有资格发
一家之言之前,要通过多少道学术审查的关口!”感同身受。敢为文科大学生、研究生
学习处境担忧、敢为文学真实处境担忧、敢对现在学术秩序提出质疑的身处学院的人士
有几许?
  “我们的文学教育长期以来如何巧妙地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权威化设计抽空了读
者的具体阅读经验?应该如何反抗这种对文学阅读的非文学规训?”笔者认为,这是此
书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当代最大的文学阅读悲剧,阅读的感觉被抽空架空,创
作也将折翼,“那只没有脚的鸟”,就像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所说,其实从一开始
就死了,来不及等它厌倦的那一天到来。因为阅读的感觉被抽空,文学创作的前程从一
开始就是暗淡的,阅读的自主被阉割,创作怎么能长成苍天大树?在读者走向作品时,
中间的障碍太多,堵塞得久了,会连走近的勇气都消失。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郜元宝用直接有趣的语言道出:“散文虽有中兴之势
,并无中兴之实;荣华在外,所宅不坚,顷刻即可憔悴。”“装神弄鬼的诗歌只能装饰
一个装神弄鬼的时代。”并提出疑问:“中国小说能走多远?”郜元宝的话不一定就是
真理,不同意他说法的读者大可以跟他论争,但其真实意图想必是忧文学的前途,为文
学在失去传统又无法建构新的汉语美感而悲叹。“我们说‘五四’杀死了传统,这也许
并不确切。或者应该说,是在挣脱传统的诸多因素解放出来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惨
遭了失败。”大家把洗澡水和孩子一齐倒掉,这就是过往传统遭受的并非危言耸听的命
运。新的优秀的汉语传统又建构不起来,可大家避而不谈,还在学术的“繁荣”里多声
道重唱,载歌载舞。
  这一系列问题探讨之后,郜元宝的笔落在鲁迅身上,我猜想,他想从鲁迅著作中解
答他自己都疑惑不清的问题。《从舍身到身爱——有关鲁迅著作中的身体语言》非常值
得一读。
  尽管鲁迅在这个时代引起了争议,但是人们仍深深怀念他,为什么?
  郜元宝来自著名的复旦,头上还有一圈圈令人晕眩的光环,但正因为现在名牌的水
分太多,郜元宝能从光环中破冰而出,对当下提出质疑,期待文学新的“自觉”时代的
到来,所以更为可贵。这种勇气多一些,普遍一些,才能使更多的知识分子不致于沦为
时代的笑话。
  为顽固又心烦气躁的热带人语冰,未必会起到真正的降温作用,但冰化成水、水被
蒸发之前,书中的理性、智性、激情曾经降临人间,总会抵达阅读者的内心并作停留,
这种隐秘的快乐与震撼只发生在阅读与被阅读之间,想必这也是写作者最希望看到的。





☆   2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linyu (灵雨),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时  间: Mon Jun 21 18:24:32 2004

“这样的阅读悲剧正发生在每一个为论文奔波的中文系学生身上,当他们明白过来的时
候,作品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作品了。”

“文学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在走近他早应该走近的有限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之前,
在有资格发一家之言之前,要通过多少道学术审查的关口!”

“我们的文学教育长期以来如何巧妙地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权威化设计抽空了读者的
具体阅读经验?应该如何反抗这种对文学阅读的非文学规训?”

“那只没有脚的鸟,其实从一开始就死了,来不及等它厌倦的那一天到来。因为阅读的
感觉被抽空,文学创作的前程从一开始就是暗淡的,阅读的自主被阉割,创作怎么能长
成苍天大树?在读者走向作品时,中间的障碍太多,堵塞得久了,会连走近的勇气都消
失。”

【 在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   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出书谈“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几年前就知道了他,曾在复旦和他有过交流,很令人欣赏的
                  一个年轻学者。看到此文提到的他的书的封面设计的基调,令我
                  想到和这个人的基调的一致性。说话嗓音语调挺轻慢的,没有任
                  何的激动张扬,表面似乎看不出激情,但潜在的....唯有你自己
                  感觉了。很用心很勤奋搞文学研究包括鲁迅研究,对很多喧嚣的
                  现象和文学思想问题均会有自己独特的视野和见解,绝不是那种
                  为搞学术而学术的乏味的研究者,很有自己的生命观照的。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   批评视野
:   □胡传吉(硕士研究生)
:   郜元宝指出,“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
: 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膜
: ”,并质疑: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么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
:   从封面兴许就可以瞧出些全书的端倪,《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 (郜元宝著)的封面没有任何花哨的图画,连色调都是淡淡的浅灰色,不张扬的基调,反
: 而能突出书名的力度,我隐隐感觉,作者一定对自己的文字有足够的自信。细读来,发
: 现学者写的书未必就一定艰涩难读并拒人以千里之外,这本随笔与论文的杂集,想必可
: 以改变阅读者对学者深沉面孔一贯的偏见。
:   铺天盖地而来的教授先生们、学术先生们,一路高歌着学术“繁荣”时代的到来,
: 一边为论文称斤论两,臣服于各种西方文论,用无数个双引号搬用西方各种时髦的理论
: ,用无穷华美语言向中国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表达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而对当下正
: 在发生的很值得关注的文学现场、精神人文现场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漠视倒是其次,
: 不关心还要狂踩当代文学,文学败了就成为“他们的文学”,学术才是“我们的学术”
: 。更遗憾的是,后面还跟着不断扩招的文学硕士、博士的庞大队伍,齐齐捆绑着奔过来
: ,手上挥舞着两本书:一本写着文学史,一本标明是文学理论,阵势吓人。
:   这种盛世“繁华”背后是什么,郜元宝指出,“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
: 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
: 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膜”,并质疑: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
: 么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这样的阅读悲剧正发生在每一个为论文奔波的中文系学
: 生身上,当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作品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作品了。“文学学科
: 的大学生、研究生在走近他早应该走近的有限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之前,在有资格发
: 一家之言之前,要通过多少道学术审查的关口!”感同身受。敢为文科大学生、研究生
: 学习处境担忧、敢为文学真实处境担忧、敢对现在学术秩序提出质疑的身处学院的人士
: 有几许?
:   “我们的文学教育长期以来如何巧妙地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权威化设计抽空了读
: 者的具体阅读经验?应该如何反抗这种对文学阅读的非文学规训?”笔者认为,这是此
: 书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当代最大的文学阅读悲剧,阅读的感觉被抽空架空,创
: 作也将折翼,“那只没有脚的鸟”,就像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所说,其实从一开始
: 就死了,来不及等它厌倦的那一天到来。因为阅读的感觉被抽空,文学创作的前程从一
: 开始就是暗淡的,阅读的自主被阉割,创作怎么能长成苍天大树?在读者走向作品时,
: 中间的障碍太多,堵塞得久了,会连走近的勇气都消失。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郜元宝用直接有趣的语言道出:“散文虽有中兴之势
: ,并无中兴之实;荣华在外,所宅不坚,顷刻即可憔悴。”“装神弄鬼的诗歌只能装饰
: 一个装神弄鬼的时代。”并提出疑问:“中国小说能走多远?”郜元宝的话不一定就是
: 真理,不同意他说法的读者大可以跟他论争,但其真实意图想必是忧文学的前途,为文
: 学在失去传统又无法建构新的汉语美感而悲叹。“我们说‘五四’杀死了传统,这也许
: 并不确切。或者应该说,是在挣脱传统的诸多因素解放出来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惨
: 遭了失败。”大家把洗澡水和孩子一齐倒掉,这就是过往传统遭受的并非危言耸听的命
: 运。新的优秀的汉语传统又建构不起来,可大家避而不谈,还在学术的“繁荣”里多声
: 道重唱,载歌载舞。
:   这一系列问题探讨之后,郜元宝的笔落在鲁迅身上,我猜想,他想从鲁迅著作中解
: 答他自己都疑惑不清的问题。《从舍身到身爱——有关鲁迅著作中的身体语言》非常值
: 得一读。
:   尽管鲁迅在这个时代引起了争议,但是人们仍深深怀念他,为什么?
:   郜元宝来自著名的复旦,头上还有一圈圈令人晕眩的光环,但正因为现在名牌的水
: 分太多,郜元宝能从光环中破冰而出,对当下提出质疑,期待文学新的“自觉”时代的
: 到来,所以更为可贵。这种勇气多一些,普遍一些,才能使更多的知识分子不致于沦为
: 时代的笑话。
:   为顽固又心烦气躁的热带人语冰,未必会起到真正的降温作用,但冰化成水、水被
: 蒸发之前,书中的理性、智性、激情曾经降临人间,总会抵达阅读者的内心并作停留,
: 这种隐秘的快乐与震撼只发生在阅读与被阅读之间,想必这也是写作者最希望看到的。



☆   3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linzhi (秋),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时  间: Mon Jun 21 23:28:40 2004

    除了五四那学生群众皆一家,还有毛泽东时代强制性的上山下乡外,近代以至于现代
的中国大学学府都被浮空化,阶级化,与社会的真切接触接来接少。而在这种缺乏生命源
泉的背景下,学术一词似乎已离大众越来越远,学术已被某个大学里的某个教授所独占了
。前一段时间,媒体提出“学习在繁荣,学术在枯萎”的说法。当时我还很纳闷,现下的
大学里学术不是繁荣昌盛吗?但细想想,就明白这里指的学术跟所谓的大学学术并不等同
。个人以为,真正的学术应该大众紧密联系的,而不是蹲在无风无浪的大学学府里憋出几
千几万字的大部头(当然不排斥很多如此产生的大部头也有不可估量的文学价值);真正
的学术,至少应该是具有万分的人文情怀,这正如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再怎么认识渊博也没
有用。
    谈到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再一次出卖,不知怎么,我好像
从很久以前就被现实熏陶而默认“文学已被很多知识份子当作换取金钱地位权势的工具,
就好像古代的科举那般,既然都中了状元了,什么都有啦,那还要文学来干嘛呢?过河了
,这桥还是得拆的。
    这书,就算得吃几天泡面也得去买才行……

【 在 dark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
:   2004-06-21 09:14:07
:
:
:   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出书谈“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   批评视野
:   □胡传吉(硕士研究生)
:   郜元宝指出,“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
: 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
: ”,并质疑: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么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
:   从封面兴许就可以瞧出些全书的端倪,《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 (郜元宝著)的封面没有任何花哨的图画,连色调都是淡淡的浅灰色,不张扬的基调,..
: 而能突出书名的力度,我隐隐感觉,作者一定对自己的文字有足够的自信。细读来,..
: 现学者写的书未必就一定艰涩难读并拒人以千里之外,这本随笔与论文的杂集,想必..
: 以改变阅读者对学者深沉面孔一贯的偏见。
:   铺天盖地而来的教授先生们、学术先生们,一路高歌着学术“繁荣”时代的到来..
: 一边为论文称斤论两,臣服于各种西方文论,用无数个双引号搬用西方各种时髦的理..
: ,用无穷华美语言向中国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表达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而对当下..
: (以下引言省略...)



☆   4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sharpsword (秋水伊人),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时  间: Tue Jun 22 21:48:39 2004

    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学校园在面向现在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趋势中日益
走向商业化。经济发展的洪流必然要求首先学校尤其是高校,作好充分的适应社
会发展的人才资源储备,不把商业引进校园,也就无法发挥学校本来的人才培育,
建设国家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商业化是必然的。传统的
以纯粹研究为目的的学术如果还想在商业泡沫中透出两个鼻孔喘气,唯有洗心革面
才能生存。但是,给人担忧的正是这种转变,是否会改变原来的“学术”的性质?
究竟什么是学术?文学跟学术不能挂勾?

    有人说,整个社会在急剧技术化商业化,人文精神越趋淡薄。这是事实。中国
从古以来一直推崇现实主义,从学而优则仕的“官”念,到今天no money,no talk,
的现实,现在的人文精神相对商业、技术而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非不重要,而
是日益显得无能为力。感性的需求除了给人基本的心理和精神生存的满足之外,已经
很难保证能够解决人的温饱问题了。很难想象今天的历史学家能够靠着政府的补助
而不感觉研究殷商史实的孤独,或者哲学家读着尼采和海德格而的大作而感到精神
食量的富足。文学,及其坚持的人文精神,在掏空了华丽的所谓培养人文气质的使命
之后,似乎不得不在很现实的现实中日益现实起来——那就是为赚钱,为市场而作文。
从余杰之辈的矫情呐喊,到用身体写作,等等,虽然原因种种,但终究脱不了市场
经济这个最大的客观原因。

    当二三十年前,文学、历史、哲学专业的男孩子陶醉在众多女孩子的青睐眼光
的时候,他们又何曾想到,当时这些最热门的专业,如今已经门可罗雀。IT行业、
跨国交流行业,包括英语、经济等,以不可阻挡之势弄着时代的潮流。但是,文学
和感性,永远是温暖浮躁心灵的良药。

    写这些话,无他,看到学术两个字,感慨一番。同时略表后生可畏之意。雏鸟
恋巢,文学版可喜可叹,也就安心了。

【 在 linzhi (秋)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五四那学生群众皆一家,还有毛泽东时代强制性的上山下乡外,近代以至于现代
: 的中国大学学府都被浮空化,阶级化,与社会的真切接触接来接少。而在这种缺乏生命源
: 泉的背景下,学术一词似乎已离大众越来越远,学术已被某个大学里的某个教授所独占了
: 。前一段时间,媒体提出“学习在繁荣,学术在枯萎”的说法。当时我还很纳闷,现下的
: 大学里学术不是繁荣昌盛吗?但细想想,就明白这里指的学术跟所谓的大学学术并不等同
: 。个人以为,真正的学术应该大众紧密联系的,而不是蹲在无风无浪的大学学府里憋出几
: 千几万字的大部头(当然不排斥很多如此产生的大部头也有不可估量的文学价值);真正
: 的学术,至少应该是具有万分的人文情怀,这正如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再怎么认识渊博也没
: 有用。
:     谈到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再一次出卖,不知怎么,我好像
: 从很久以前就被现实熏陶而默认“文学已被很多知识份子当作换取金钱地位权势的工具,
: 就好像古代的科举那般,既然都中了状元了,什么都有啦,那还要文学来干嘛呢?过河了
: ,这桥还是得拆的。
:     这书,就算得吃几天泡面也得去买才行……
:
: 【 在 dark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 :
: :   2004-06-21 09:14:07
: :
: :
: :   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出书谈“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 :   热爱文学,但并不袒护文学
: :   批评视野
: :   □胡传吉(硕士研究生)
: :   郜元宝指出,“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
: : 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
: : ”,并质疑: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么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
: :   从封面兴许就可以瞧出些全书的端倪,《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 : (郜元宝著)的封面没有任何花哨的图画,连色调都是淡淡的浅灰色,不张扬的基调,..
: : 而能突出书名的力度,我隐隐感觉,作者一定对自己的文字有足够的自信。细读来,..
: : 现学者写的书未必就一定艰涩难读并拒人以千里之外,这本随笔与论文的杂集,想必..
: : 以改变阅读者对学者深沉面孔一贯的偏见。
: :   铺天盖地而来的教授先生们、学术先生们,一路高歌着学术“繁荣”时代的到来..
: : 一边为论文称斤论两,臣服于各种西方文论,用无数个双引号搬用西方各种时髦的理..
: : ,用无穷华美语言向中国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表达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而对当下..
: : (以下引言省略...)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