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enh (轻浮=DiEhARd), 信区: Jobs_Career
标  题: 《剪裁人生》访谈:技术性外企的职业生涯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2月25日16:01:25 星期六), 转信

发信人: homelesskid (小狼*春天太遥远), 信区: Job
标  题: 《剪裁人生》访谈:技术性外企的职业生涯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4年11月10日22:11:18 星期三), 转信

【技术性外企的职业生涯──访北电网络(中国)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王琰】
受访人:王琰――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
采访人:陈少晖 肖穆
时间:2004年6月16日
地点:北京王府井北电大厦


受访人介绍:
王琰女士是澳大利亚DEAKIN 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在北电网络从事近10年
的人力资源工作,历任北电网络(亚太)责任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人力资源专员、
北电网络(亚太)责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薪酬福利顾问、北电网络(澳大利亚)责
任有限公司培训与发展高级咨询顾问、组织机构与发展咨询顾问,现任北电网络(
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



陈少晖(以下简称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相信通过您个人的感受,特
别是从外企校园招聘的角度,能给大学生们在职业生涯的设计上提供一些启示。
王琰(以下简称王):不客气,我非常高兴能和大学生们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

陈:我们想先了解一下北电网络公司的校园招聘的情况。作为业内著名的跨国公司
,是不是你们也有每年的校园招聘项目呢?
王:北电网络公司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总部设在加拿大,在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都
有分支机构。北电在全球都一直同当地校园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在北美和欧洲,
拉丁美洲,澳洲和亚太的一些国家,校园招聘及实习生安排十分成熟。但是在中国
,由于电信市场的特殊性── 过去的几年中市场增长迅速,有丰富经验的成熟型
人才是北电招聘的重点。但是,最近这一两年以来,校园招聘已成为我们北电招聘
任务的重点。仅在去年一年(2003年),我们就招聘了应届毕业生近90人。其中硕
士生比例较大,博士生其次,本科生的比例较小。我们积极与有关的各大校园建立
长期稳定的合作,包括参与奖学金设立,召开毕业生宣讲会,邀请公司高层领导举
办讲座与学生们面对面沟通等等。

陈:这种转变能否说明北电正日益重视中国市场?
王:中国一直是北电非常重要的市场之一。有一句话叫做“如果自称为 ‘跨国公
司’ 但却没有在中国的业务,那你就不是跨国公司”,因为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
举足轻重的战略性市场, 所以北电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业务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
,北电网络计划在三年内,在中国投入超过2亿美元进行研发。公司还计划在朝阳
区建设北电网络园区,园区建筑总面积约为55,000平方米。北电网络全球总裁表
示:“无论从市场还是人才的角度,中国对北电网络而言都极为重要。通过对研发
持续的,有重点的投入,我们扩大了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并能够及时地为我们
的客户提供最先进的网络转型。 我们希望我们在中国研发的技术和创新能继续在
全球市场得到部署。”目前,北电网络在北京和广州设有2个研发中心。和新园区
一起,它们将继续在IP语音和多媒体业务,3G业务,下一代网络以及其他业界领先
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方面承担重要的角色。

陈: 在去年北电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中,您在接触应届大学生的时候有哪些感触?
王:我们去年在全国重点联系了30所高校,因为我们的研发方向主要是计算机、软
件开发、信息工程,无线通信等比较偏理工科的专业。总体来说大学生质量越来越
好了,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很多非常想到北电这样的跨国公司来工作。 学
生们的思想活跃,信息量大,不仅书本知识过硬并且兼具社会实践经验。还有一点
,学生比以前发展得更全面了。以前总觉得学生就是念书,但现在的学生很多成绩
很好,课外活动也很积极,组织能力也很强,另外也很自信,表达能力也很好。

陈:我想这些都是公司所欣赏的优点,那大学生们有没有一些共性的弱点和不足呢

王:缺点还是有的。大学生毕竟长期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他们比较缺乏群体运作
经验。然而到任何一个单位工作,如果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那上升空间就小
了。只有个人作战能力强,永远是一个兵。要成为将,就一定要懂得调动大家的积
极性,让整个团队跟着你运作。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们来讲是有一定环境局限性的
,学生在校园里没有这个条件。我们希望寻找学习好、工作好,又能和群体协同工
作的人。你们肯定也能发现学校里有这样的人,学习又好工作能力也不错还不让人
讨厌,能够把大家张罗在一起,和谁都不怵,为人很和蔼,这样的性格是很受欢迎
的。这样的人也不是很多,因为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与人接触、沟通、融合包容、
看到他人优点、发挥他人优势的能力都比较薄弱。但这个不能算缺点,因为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不足,尤其在目前学生缺少大环境培养的情况下。到了大公司工作后,
在大的团队合作的环境里能够耳濡目染地培养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
说这是很有益处的。

陈:您刚才提到了平衡个人优势的问题,有的人可能学习很优秀,有的人可能组织
能力比较强一些。那么对你们公司来说,同等条件下对哪些素质有比较大的偏好?

王:我们也在寻找一个平衡。我们不需要门门一百分但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不知
道怎么与人沟通的人。但是如果没有基本的优良成绩做底线,我们也不会录用。是
不是最好的成绩就一定能进来?不一定。有名的高校,85分和90分之间实际差异并
不大。有时候实践能力是不能反映在成绩上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英文能力、
社会工作能力一定要平衡。

陈:您刚才提到的那些素质,我的理解是即使对研发人员,这样的技术工作也需要
有出色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对么?
王:是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组织能力。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你能对具体事
情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及时的沟通。尤其是我们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技术更新也
很快,如果你没有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组织与沟通能力,你就可能卡在一个地方
没法上升了。在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中,任何一个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都不是单独的
个体,而是群体中的一员,在工作中不能只顾自己,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团队共同
参与完成的。所以有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才能够从全盘看整个系统,。
看到他人优点、发挥他人优势的能力都比较薄弱。但这个不能算缺点,因为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不足,尤其在目前学生缺少大环境培养的情况下。到了大公司工作后,
在大的团队合作的环境里能够耳濡目染地培养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
说这是很有益处的。

陈:您刚才提到了平衡个人优势的问题,有的人可能学习很优秀,有的人可能组织
能力比较强一些。那么对你们公司来说,同等条件下对哪些素质有比较大的偏好?

王:我们也在寻找一个平衡。我们不需要门门一百分但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不知
道怎么与人沟通的人。但是如果没有基本的优良成绩做底线,我们也不会录用。是
不是最好的成绩就一定能进来?不一定。有名的高校,85分和90分之间实际差异并
不大。有时候实践能力是不能反映在成绩上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英文能力、
社会工作能力一定要平衡。

陈:您刚才提到的那些素质,我的理解是即使对研发人员,这样的技术工作也需要
有出色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对么?
王:是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组织能力。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你能对具体事
情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及时的沟通。尤其是我们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技术更新也
很快,如果你没有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组织与沟通能力,你就可能卡在一个地方
没法上升了。在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中,任何一个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都不是单独的
个体,而是群体中的一员,在工作中不能只顾自己,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团队共同
参与完成的。所以有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才能够从全盘看整个系统,。

陈:这就涉及到我们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职业规划的问题。我们认为
第一份工作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您刚才说的是把技术作为职业切入点。您能
以北电为例谈谈不同的职业切入点与职业路径的关系吗?
王:在北电我们主要有三条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第一条我们叫走技术路线。最开始
是初级工程师(Junior Engineer),有他自己的“管理者”(Supervisor),被
下达任务后执行具体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然后可升为工程师(
Engineer),他可以自己发现问题改进软件。再往上是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他可以带领团队,除了本职工作,还应该能够把整个系统连接起来,
并且具有市场分析能力。然后是系统架构师(Architect),这是高级的技术人员
。他不带领团队,专门负责给别人提供高级技术策划和指导,是从战略和系统层面
,把多个产品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构架师。他需要更多接触客户,并给客户提供全
方位的解决法案。 而且从整个北电远景和技术发展方向看,产品要往哪个方面发
展?要研发哪种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架构师来设计,他需要应用自己的市
场敏感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为公司提出方向性的建议和规划。

陈:某种意义上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了?
王:是的,这已经是战略的层面。但是第一条路仍然是技术的路,还是不牵涉到管
理别人,类似技术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再向上就是我们的首席技术
长官CTO。第二条我们叫管理路。最初仍然是初级工程师(Junior Engineer),经
过一步一步提升例如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然后到团队带头人(Team Leader),
开始管理其他人员。管理员工是另外一种技能,因为人和电脑是有很大区别的,人
。中国的本科是不错,研究生课程总体来讲可能国外稍强一点。我曾在澳大利亚读
过热力资源的研究生课程,而且对英美的课程略有一些接触,我感觉目前国外的硕
士及更高课程较国内更加完善,并且出国读书更是一条即早接触世界拓宽眼界的途
径。中国不是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读万卷书
起码要读个本科,行万里路最好到外面去接触不同的文化。这能使心态更包容,眼
界更开阔。 寻找工作还是在中国机会比较多。而且中国市场比较大,有外国读书
或工作的经历再回到中国发展还是不错的。虽然高层人员找工作不容易,但是必须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期望值不要太高。刚回来把自己当
成一个毕业生,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不要以为你花了钱了出了国了就应该挣
很高的工资,出国花的钱全当开阔眼界的花费。只要有了好的心态,哪怕刚开始不
能达到你的期望值,但你的加速度是快的,很有可能比那些没有受过研究生高等教
育的或没有出国深造经历的人的发展加速度快。另外,在中国读研好不好?我觉得
也挺好。如果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机会去国外深造,在国内读研或是本科
结束后先工作几年再回来读研,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
完全看适合不适合本人的个人情况。只要自己不断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不
断有新的感受,“天生我才必有用”,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心态,相信自己一定有
才能发挥的地方。

陈:说得真好。再次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相信您这些见解会给大学生们
尤其是有志于这类技术型外企的同学们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王:也谢谢你们。我相信这将是一本对大学生们有很大帮助的好书。祝你们成功!



采访后记:
与王琰的交谈十分轻松而愉快,更多时候她给我们的感觉不是一个著名外企人力资
源的高级经理,而更象是一个亲切和蔼的师姐。她的宝贵经验让我们收获颇多。尤
其让文科出身的我对于技术型企业的职业生涯有了全面的认识。里面谈到的几种职
业路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能提供很宝贵的职业设计的参考。特别是对于许多打
算以技术职位作为第一份工作的理工科学生,我们能够看到:即使一样以技术作为
起点,但根据个人的兴趣、素质和积累的不同,将来也会有很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
。而第一份工作,则为我们将来的积累打下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

走了吗 你想走我不能留 走了吗 走了就不要回头
我只是不习惯 我只是不想承担
还记得我们最后的决裂 憎恨着彼此 却有舍不得的眼泪
我走也不是 留也不是 直到今天还是不懂 当初为何要分开   走了吗……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61.51.66.98]


--
╭════╮ ╭════╮ ╭══╮╭═╮ ╭════╮    有
║╔╭══╯ ║╔╭═╮║ ║╔  ╰╯  ║ ║╔  ╭═╯   空
║║║╭═╮ ║║╰═╯║ ║║╭╮╭╮║ ║║  ╰═╮    来
║  ║╰╮║ ║  ╭═╮║ ║  ║╰╯║║ ║    ╭═╯     坐
║  ╰═╯║ ║  ║  ║║ ║  ║    ║║ ║    ╰═╮   坐
╰════╯ ╰═╯  ╰╯ ╰═╯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0.23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