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是这样介绍皇甫端的:
这段描写说明了什么呢?既然《水浒传》是仿写《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那么,就不妨再去这部书中找找,看看有谁与皇甫端长得像。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孙权便是这般长相。在“孙权领众据江东”这一则中,罗贯中讲孙权生得方头大口,碧眼紫髯。
似乎有点不对,皇甫端是碧眼黄须,孙权则是紫髯。其实,施耐庵在这里又虚晃了一枪,皇甫端绰号就是紫髯伯,他就是“碧眼紫髯”,《水浒传》中的孙权大帝。
可是,皇甫端的绰号又否决了他就是梁山上的孙仲谋,因为,他是“碧眼紫髯”者的“伯”。
这里的“伯”不当爵位讲,而是伯、仲、叔、季的“伯”,是表兄弟行序的。这个“碧眼紫髯”原本就是个山寨版的,类似于“病大虫”、“病尉迟”、“病关索”之类的,是要比正版人物低一格的。所以,“紫髯伯”实际上要排在“仲谋”之后,是“紫髯叔”。
皇甫端是“碧眼紫髯”者的叔,那不就是皇叔吗?
这样解读,似乎稍嫌牵强,以下,再挖掘一下原著,看看《水浒传》是如何写“皇叔”的。
没羽箭张清说,皇甫端是幽州人。幽州,当时是辽国的辖地,也就是说,皇甫端是辽国的汉人。《水浒传》中,还有一人也是辽国人,他就是祖籍涿州的段景住。涿州,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涿郡,两处对看,其实写的都是皇叔——这一点,后文还将讲到,暂且搁下。
皇甫这一姓氏,原本是“皇”、“父”的组合,施耐庵借用了“皇”的意思。但是,施耐庵写的不是“皇父”而是“皇叔”。
说到这里,疑问又来了,既然如此费力,何不写明了呢?像关羽、张飞那样,直接写皇甫端像刘备不就很好吗?何必要在孙权这里绕一个大弯子呢?
且请继续往下看,《水浒传》真正要隐写的“皇叔”就要“原形毕露”了。
朱棣才是货真价实的皇叔
我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解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最先谁后的问题,结论是罗贯中要比施耐庵大得多,施耐庵写《水浒传》移植了罗贯中笔下的多名人物、多个场景。那么,是不是施耐庵才智有限,要以《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参照呢?
其实,施耐庵借用罗贯中笔下的人物或者场景,目的在于为《水浒传》隐伏历史真实。打个语法上的比喻,施耐庵是在“用典”。以“典故”来暗藏自己要写但又不能露出本意来,是在逃避“文字狱”。文字狱并非清代首创,大明朝同样有,尤其是施耐庵所处的特殊时期。
那么,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又是处于明朝的哪个时期呢?我从施耐庵的著作中读出,《水浒传》写于靖难之役之后。因为书中隐写了这段明朝高度绝密的秘史,所以,施耐庵必须如此“用典”,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来隐射靖难之役的历史人物与真实事件。
用《三国志通俗演义》典故,能够十分简练的隐藏故事,好比诗词中的用典一样,既省事有有深远的意境。从“用典”的角度讲,《三国志通俗演义》就要比《水浒传》早得多了。
我也曾经写过黄信、孙立、栾廷玉、阳谷王婆这些人的文章,解读过三打祝家庄等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全部指向“靖难之役”,指向建文帝与朱棣。因而,这个以皇甫端来隐喻的“皇叔”,实际上不是刘玄德,而是明成祖朱棣。
上文讲到,皇甫端是幽州人,幽州可以指代今天的北京,是当年燕王朱棣的封地。“幽燕”往往被连在一起,说的也是燕王。至于后来朱棣迁都北京,施耐庵是否还在世,那就不好说了。
说到皇甫端的长相时,施耐庵似乎是移植了孙权,再以孙权的行序,转弯抹角的写到了皇叔。如此费事,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孙权、孙立说的是同一件事,“孙立”是立孙子做皇帝,“孙权”则是孙子掌权——这是朱洪武“误走”的妖魔,导致了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