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鹏:二里头遗址第二期考古的主要成就

2020-09-28 21:40:13 作者: 杜金鹏:二里

摘要:二里头遗址在第二期考古工作中,进行了近60次(项)考古发掘,发掘地点分布在遗址的10个工作区域,主要考古成果包括青铜冶铸作坊遗址、制骨手工业遗存、祭祀遗址和大量墓葬的发掘与研究,以及对二里头遗址内涵与分期、范围与布局、性质与价值的新认识。

一 绪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二里头遗址因此成为我国20世纪以来最著名的早期都邑遗址,也是探索夏文化、夏王朝的重点遗址。

根据工作队伍和工作任务,笔者将二里头遗址此前60年考古工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1959年—1978年;第二期是1979年—1998年;第三期是1999—2018年。每期各约20年。

第一期的工作成果,已发表有1篇考古调查简报、7篇考古发掘简报,及时报道相关工作;出版有1部考古发掘报告,对本期考古工作做了全面总结。主要收获是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对二里头遗址的大体范围、遗址核心区、宫殿建筑基址、文化内涵、文化性质、年代和分期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有了基本的认识。提出了“二里头文化”概念,形成了一系列与夏商都邑有关的学术观点,为夏商考古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期考古成果,发表有23篇考古简讯、8篇考古发掘简报,并于2014年出版有一部考古报告,报道了本期主要考古成果(2007年之前)。主要收获是通过一系列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廓清了二里头遗址的现存范围,摸清了遗址中部的井字形城市干道,确认手工业作坊区具有“围垣”和绿松石加工遗址(可称为“工城”),发现了宫城围墙、新揭露出多座宫殿建筑基址,发掘了一批重要墓葬,并基本掌握了伊洛河流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群分布情况及其等级划分。上述考古成果,使我们对于二里头遗址城市防御、空间布局、功能划分、重要遗存年代、聚落性质、都邑兴废等,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

关于第二期考古工作,见诸于文字报道的,主要是7篇考古发掘简报和10则考古简讯。但上述资料并不能完全反映此期考古工作的全面情况和重要成就。后来,《中国考古学·夏商卷》披露部分本期考古成果,弥补了些许缺憾。笔者参与了本期二里头遗址考古大部分工作(1982年—1996年),也是本期考古发掘报告编撰组的主要成员。兹根据现已公布的资料和本人掌握的其他资料,对本期考古工作做一简要综述,以期有利于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二 二里头遗址第二期考古主要工作

本工作期内,二里头遗址基本上每年都有考古发掘。其中,既有为了某种学术目的而开展的主动发掘,也有因当地各种基本建设而进行的被动发掘。经粗略统计,20年间的其中18个年度有考古发掘,进行了大约57次(项)考古发掘、清理,发掘地点分布在遗址的10个工作区域。(图一)

本期工作特点主要是:第一,主动性发掘偏少,其中Ⅳ区铸铜作坊遗址、Ⅸ区祭祀遗址、Ⅴ区宫殿区等是比较重要的主动性发掘。更多的是配合基本建设(包括民宅、电力、商店、工厂等建设)的抢救性发掘,真正体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物工作方针;第二,工作比较零散,缺乏大规模揭露,少见1000平米以上发掘项目。

三 二里头遗址第二期考古主要成果

(一)铸铜遗址的发掘

早在1960年和1963年,即在二里头遗址Ⅳ区发现与铸铜手工业有关的文化遗存,包括铜渣、铜条、铜片、铜块、锡片和陶范、坩埚等;1980年—1981年在考古工作中又有新的相关发现。1982年进行发掘验证,发现铸铜遗址端倪,如在“路土”上发现铜渣、铜锈、红烧土遗迹和坩埚(熔铜炉)残片,并判断上述遗迹“可能跟铸铜遗址有关系”。

1983年、1984年和1986年,大面积发掘铸铜遗址,主要收获如下。

1.青铜冶铸作坊场

1983年,在83YLⅣT1—83YLⅣT28十多个探方的地层中发现一些与铸铜作坊有关的遗迹遗物——包括红烧土面、陶范、坩埚残块、铜液渣、碎铜片、小铜块,其年代分属二里头文化二、三、四期。

上述遗迹现象被后来的发掘证实为铸铜作坊的组成部分。这是首次比较完整地揭露出一座铸铜作坊“工坊”的基本面目。该“工坊”为南北向浅穴式建筑,其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可分先后建造使用的三个层面。上层,地面上散布多处“红烧土面”“铜绿锈”,东西轴线上见有两个柱洞。北半部和东南部分布着十几座南北向同期墓葬,东西排列。北部边缘有几座东西向儿童墓。中层,建筑轮廓更加清晰,北墙清晰可见,西北墙角完整,但建筑东端残缺。地面见有多处“红烧土面”“铜绿锈”,中部和南部有柱洞,北部边缘有1座东西向墓葬。下层,地面中央有1处“红烧土面”,偏东北处有2块“铜绿锈”,建筑的东西轴线有2个柱洞(南北有错位),“红烧土面”北侧有1座南北向墓葬。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