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看似柔弱可欺,但是有的时候她爆发起来却如洪水一般势不可挡,尤其是一个做了母亲的女人。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母亲,诸如孟母、岳母等。在这些伟大的母亲中有一个不太被后世熟知的,历史没有记住她的名字,史书称呼其为吕母。
吕母是西汉末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人,虽然很早就成了一名寡妇,但靠着丈夫留下来的产业,她和她的独生子吕育日子过得还算幸福。在母亲的教诲下,吕育忠耿好学,后来在县政府谋得了一份差事,根据史料的记载为巡察缉捕一类的官职。
家中有固定的产业,儿子又成了公务员,将来再娶个知书达礼的儿媳,如此看来吕母应该能有个幸福的晚年。但是事与愿违,人间的诸事往往不按照正常的逻辑进行。尤其是乱世,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天凤元年(公元14年),吕育因为没有按照县长的意思,惩罚那些交不起捐税的农民,因此被定罪处死。失去儿子吕母悲痛万分,但是她没有泼妇一样去骂街,而是冷静了下来决心用智慧给儿子报仇。吕家当时也算是一方富户,吕母把家财都拿了出来,她开设酒店、购买刀剑,而且还时不时的接济穷人。
一些穷青年过来买酒喝,吕母经常赊给他们,有的时候还送他们衣物和粮食。贫穷的百姓得到了吕母的好处,时间久了都觉得亏欠吕母,所以有一次就成群结队的找到吕母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其实吕母散尽家财笼络人心就是想给儿子报仇,但是她并没有急于求成,这一次百姓主动请缨,吕母只是开玩笑的说,你们把奎山脚下的那条小河沟开挖一下吧!
吕母其实只是试探一下,没想到一呼百应,百姓们果然成群结队的就去了。他们把河里挖出的泥土堆放到一处,堆起了一个大土台子称为崮子,这就是吕母日后的点将台。又过了几年,吕母的家财也用的差不多了,中秋节这天百姓们聚集到一处决定偿还吕母。这一次吕母觉得时机应该成熟了,于是哭着说道,我救济你们并不是为了钱财,我儿被县长枉杀,我想报仇雪恨,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吗?当时王莽的改革已经引起了社会动荡,百姓们被折腾的早就苦不堪言。吕母这一桶油浇下来,大火这回更成了燎原之势。百姓们异口同声答应了吕母,就这样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吕母很快拉起了 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王莽的改革并没有让他的新朝一飞冲天,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大量农民破产。吕母的队伍吸收了不少流亡的农民,很快就由数百人发展到了数千人。
天凤四年(公元1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然后带领着三千勇士,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海曲城。经过一番激战,起义军攻破了海曲城,活捉了县长。经过一番简易的审判,县长被斩首,然后吕母提着县长的首级到吕育的坟前祭奠。
后来琅琊郡太守发兵海曲县,吕母带着队伍聚集到了一个海岛上。此时新朝的统治越来越黑暗,贫苦的农民被逼无奈纷纷来投靠吕母。一年之内,吕母的队伍就发展到了上万人。这支队伍在海岛上开荒种地,下海捕鱼,只要时机成熟就给予官兵以打击。吕母的起义后来引起了王莽的不安,清缴不得于是王莽选择了招安,决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瓦解这支起义军。但是对立的两个阶级一旦敌对起来,是很难再走到谈判桌的。吕母的起义打响了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令人惋惜的是,后来吕母不幸病故。
不过吕母虽然离世了,但起义军并没有就此束手就擒。他们大部分参加了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其余投奔到了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继续在为最后的生存而战斗着。
虽然后来的后来,刘秀领导的绿林军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但吕母作为反抗王莽统治最早的农民起义领袖不应该被历史搁置在角落里。刘秀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新朝的灭亡离不开那个时代前赴后继的农民起义者,更离不开领导这些起义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