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鸣珂里”遗址——清代二品武将府邸

2020-09-30 03:15:09 作者: 海安“鸣珂里

古海安城位于现徐闻县海安镇城内村,遗址面积为2.03平方公里,传统上又称为海安防御千户所城遗址。海安城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军屯重镇。海安千户防御所城于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创建,其间重修。直至民国时期整个水师营的驻地及千户防御所城仍保存完好。但遗憾的是于1939年被国民党徐闻县县长陈桐下令全部拆毁,现仍残存南门、西门、北门一段夯土。城内遍布城墙砖石、石雕、石道、井,除此以外,近年还发现清代二品衔武功将军邓鸿彪的府第门额横匾——“鸣珂里”石匾等文物,是研究清代海防、商贸等社会状况的实物资料。现存的“鸣珂里”石匾收藏于徐闻县博物馆,为玄武石质,匾长70厘米,宽50厘米,匾名磨制精细,内阴刻“鸣珂里”三字,无落款,据考应是一通镶在古民居门楼上的匾额。 据考证,以前“鸣珂里”是一座海安人都比较熟悉的官府邸式的古民居,实际上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府第。现在残存的宅基,还有天井的方框清晰依然,条石铺地砖、石础、石门槛,分正厅、厢房,另外还有一个残缺的青釉瓷器座和一个武将下马石座。“鸣珂里”府第院后有一座小小的侯王宫,宫边有一株古榕,树干似桥,号为金桥榕,不远处还有一株古朴树。故址仍在,然而这座古代朝廷二品衔武将的府邸的修建来历却没有多少人知晓,它与清代乾嘉年间海安籍武官邓鸿彪有一段历史情缘。

邓鸿彪,字浩坤,海安城内人。其曾祖父辈由于军伍出仕来到海安所城为官,退休后举家定居海安城内,其祖父、父亲和邓鸿彪本人都在海安城内出生长大,并都投身军伍,报效朝廷。按徐闻当地史志记载,他“性耿直,精箭术,大力善搏。”由于出身军伍世家,邓鸿彪自幼跟先人习武,因学习刻苦勤奋,武艺进步很快,刀枪剑等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射箭百发百中。因其曾祖父、祖父皆建立军功,封五品武官,于雷州卫和海安所任职,邓鸿彪青年时期开始承继父职后,被编入清军绿营水师兵队,任中级将领。乾隆年间,倭寇来兴兵犯边,邓鸿彪带兵与敌军对垒。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邓鸿彪的带动下,兵士亦不畏生死,奋力拼杀,将倭兵击败,对方死伤大半,狼狈而逃。自此,邓鸿彪升任海安水师营千总,并因战功卓著被皇帝褒奖,并给予优厚赏赐。然而令邓鸿彪声名大振的,是清嘉庆十九年(1814)的“诱黎事件”,当时邓鸿彪由广东大鹏营参府调署,调任海口镇协右营把总守府,其间海南内黎地区黎人首领起兵作乱,而且利用地势和环境屡屡大败来围剿的朝廷军队,屡屡受挫的朝廷军一时也无法应对,奏折传到京城,嘉庆帝大为震怒,急忙调兵谴将,邓鸿彪被紧急委派到海南内黎地区,经过分析,他决定“擒贼先擒王”,于是假意与黎族首领交好,结拜兄弟,后来把其诱杀,由此得到朝廷封赏,被皇帝诰授“巴图鲁”(勇士)及二品衔武功将军。

历经乾嘉两朝皇帝的邓鸿彪到了嘉庆年间时,邓鸿彪已经由青春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了。他上书皇帝乞归故里,嘉庆皇帝念邓鸿彪年老功高,准其还乡。于是邓鸿彪在海安故里建起自己的府第,号为“鸣珂里”。鸣珂里是什么意思?鸣是响,珂是指马头上悬挂的玉器,这座府第住着玉器鸣响且骑在马背上的人,可想何等显赫荣耀。当时,邓将军座骑已迈,他们家用的水,是用马车从海安对面盐田仔村专设的官井运回城内的。据查当时的“鸣珂里”府第是一座有府门、书斋、厢房和后宅一套四合院。整个府邸设计独特,气势非凡。时过境迁,而今,当年那座“鸣珂里”二品衔武军的府第,那种戒备森严的场面早已荡然无存,它的主人邓鸿彪也已在数百年前化作了尘埃。现存鸣珂里府邸只有残存的宅基,天井的方框清晰依然,条石铺地砖、石础、石门槛,正厅、厢房遗迹全已荡然无存,在去年的文物普查中,鸣珂里这座的古代武宦府署的遗址还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侯选之一。

邓鸿彪是徐闻历史上出现的一位战功显赫的历史名人。他在海安安度晚年期间,也做了许多有益之事,深得民心。当地士绅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物,曾在海安城东门码头为邓鸿彪修建了大石牌坊(现已不存在)。而关于当时声名显赫的二品衔武将邓鸿彪的身后事,在民间有许多优美的传说,但是事实上从徐闻县的地方史志中的记载,邓鸿彪将军故世后,埋葬在海安东渡,近年东渡一带被开发后被清理,有人在那里拾到他衣冠上的圆球状铜钮。他的夫人也诰封为二品夫人,死后葬海安狮子岭,后掘毁,出土一顶凤冠,一颗翡翠绿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