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道”:切入温体仁的视角,谈谈什么才是古代官场阴文化?

2020-09-30 19:34:21 作者: 奸臣之“道”

见力忘义——道和义如何抉择?

在朝廷之中任职,拥有志同道合的官员,以及强大官员的靠山,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了强大的背景,才不至于被他人利益和欺负。温体仁进入内阁,正是因为周延儒的帮助与支持,因为周延儒不仅是温体仁的上级,还是温体仁的至交。

其实在利益面前,道义有时并不可靠,特别是在奸臣面前,利益远远大于道义的价值。因为温体仁想取代周延儒的位置——内阁首辅。在崇祯执政十七年间,内阁前后共有近五十位,由此可知内阁大学士更换的频繁,其中只有两位任职超过了两年,他们分别是周延儒三年,温体仁八年。

“忌延儒居己上,并思倾之”,为了实现温体仁的野心,完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温体仁开始对周延儒下手,扳倒周延儒,自己便是内阁首辅的绝佳人选。可是周延儒毕竟执掌内阁三年之久,也有他的过人之处,由此深受崇祯赏识。为了扳倒周延儒,温体仁继续使用投机取巧的手段,来抹黑周延儒的形象。

在温体仁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卑鄙的手段,使崇祯失去了对周延儒的信任,所以罢免了周延儒,温体仁由此当上了内阁首辅,获得了权力的高位。由此可知,温体仁的阴险狡诈,这便是官场阴文化的展现,只有争夺利益的丑恶嘴脸,没有优秀道义的伟岸形象。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人情冷暖,不如金银名利的实在。

处事圆滑——奸臣必备的技能

作为奸臣,最主要的技能就是处事圆滑,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谁也不得罪,才是长期值守高位的最佳方法。因为自己没有名副其实的能力来把握高位,那就只能保留自己的功与过,使人没有把柄可寻,就会久居其位。

其次,温体仁之所以处事圆滑,还是因为他深知自己高位取得的不正当。正是因为他的卑鄙手段,才导致了周延儒的下台,为了长久的保住自己的位置,就不能使周延儒的失败发生在自己身上。

为了展现温体仁对崇祯的忠诚,以及自己能力的可靠,温体仁在崇祯面前做出了一下假象,来迷惑大众的眼睛。

第一,勤于政务,不知疲倦。为了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温体仁在执掌内阁期间,起早贪黑,不知疲倦,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主要是为了把握朝政,控制大臣的言语,并“专务刻核,迎合帝意”,以求保住自己的高位。

第二,廉政爱己,维护名节。温体仁深知,想要让众人服于自己,并让崇祯起用不疑,美好的品德是关键的。为了刻意提升自己的形象,他“用廉谨自结于上,苞苴不入门”,使众人无法讲述他的奸邪,因为他是一位“廉官”。

第三,提高效率,绝不拖沓。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快速处理事务,不仅能解决问题的扩大,还会受到崇祯的赏识。最重要的,便是无法使他人掌握自己的把柄,遇事拖沓,必定会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到时再处理,便得不偿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温体仁的处事圆滑,是维护自己利益所训练出来的方法,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才是自己在官场阴文化长久而不倒的主要手段。执政长达八年之久,不得不佩服温体仁个人的心力,欺骗世人长达八年之久,也算难能可贵了。

两面派的作风——古代官场阴文化

在官场阴文化中,想得以久存,并伪装良好形象,明里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作风,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谁也不得罪,看似唯唯诺诺,实则暗藏杀机,令人摸不着头脑。这种品格,被广大奸臣所运用。

“所欲推荐,阴令人发端,己承其后。欲排陷,故为宽假,中上所忌,激使自怒。帝往往为之移,初未尝有迹。”两面派的作风,是取悦上级,打压下级,由此立威的绝佳手段,不同处事圆滑的是,其手段更令人胆寒。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又不被别人抓住把柄,从而失去上级的宠幸,两面派的作风尤其重要。如为了使自己同党获得更高的高位,来提高自己在朝廷的实力,温体仁在暗中使侍郎张捷揭发阉党旧案,来获得官员任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