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制度的幸运儿:看袁术的发迹历程,可谓一路开挂

2020-09-11 13:04:07 作者: 门阀制度的幸

徐州牧陶谦病重之前,多次要将州牧的位置让给刘备;后者推辞不让,说袁术比自己更加适合徐州牧的位置,说着还要派人去请他来徐州接任。《三国志先主传》中,孔融力劝刘备:“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而后来数次击败孙策的陈登,此时也劝说刘备:“公路(袁术)骄豪,非治乱之主。”就这样,刘备“无奈”接过了徐州。

故事中提到的袁术,他在演义中的名气,可谓是极其响亮。不过袁术的名,也多是恶名;原因无他,他是汉末诸侯中第一个称帝之人。罗贯中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可谓是深恶痛绝,故而将袁术描绘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蠢笨之人,从而坐实了他的“枯骨”之名。作为乱世前期最为强大的一个诸侯,袁术坐拥最为繁华的江淮地区,他难得真的如此不堪吗?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人。同袁绍一样,这对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是出自当时最有名望的袁氏。《三国志袁绍传》有记载:“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内外,是最具盛名的士族。裴松之注引《魏书》中亦云:“自安以下,皆博爱容众,无所拣择;宾客入其门,无贤愚皆得所欲,为天下所归。”大将军何进掌权时期,袁绍、袁术二人都是其府中最重要的幕僚。后来董卓改立刘协为汉献帝,也得到了袁槐(袁术叔叔)的支持。与袁绍不同的是,袁术的条件显然要更为优越,因为他是嫡子出身。

在这样的家世下,袁术在少年时期,俨然是一副公子哥的做派。《后汉书袁术传》提到,袁术在少年时期“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他的经历和袁绍、曹操等人极为相似;都是少年时期崇尚游侠,等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再凭借自己的侠名顺利举孝廉出身,从此步入仕途。《三国志袁术传》记载,袁术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即便是董卓执政以后,他也无法忽略袁术的存在,故而擢升其为后将军。

青年时期的袁术,还是有几分血性的。早在何进手下做事之时,袁术便是谋诛宦官的主要参与人,和他一起的,还有后来的河内太守王匡。大将军何进在被反杀以后,袁术靠着自己果决的动作,与王匡带头,将为祸东汉王朝百余年的宦官集团,给尽数除去了。袁术还没有享受此举带来的荣耀,董卓便趁虚而入占据了洛阳城。或许是袁术不满董卓的吃相,又或许是袁术有了自立的想法,他在不久之后,也离开了京都。

紧接着,曹操在陈留掀开了讨董之战的序幕,渤海太守袁绍在第一时间内响应,袁术紧随其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逸士传》云:“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俊与公会之,会者三万人。”经此一事,也足以见到袁氏家族在天下士族心中的强大影响力。就连冀州牧韩馥,也曾是袁氏门生。

在此情形之下,袁绍和袁术两人,都意识到了讨董之战是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的一个有效途经。凭借袁氏兄弟两人的影响力,关东联军迅速壮大。而袁术在加入了关东联军后,并成为了仅次于袁绍的二把手。至于袁术为什么不是盟主,那是因为他大哥袁绍比他跟懂得笼络人心,所以名声也自然会高于袁术。在此期间,袁术的家世,再次给了他极大的便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