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于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之中,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一个称“节气”,后一个叫“中气”。在阳历中,一到七月,单月31日,双月30日,七月以后与之相反,唯独2月有28日或29日,这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间一致,因此,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相对固定。
阴历平均每月只有29.5天,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会比上个月的推迟一至两天。以此类推,逐月顺延之下,一年就推迟了11天,故此,阴历用“置闰法”弥补缺失的天数。相较阳历,阴历上的节气是算出来的。节气有了历法的助力,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民俗烘托节气
节气在民间相当接地气,加速了它的推广和普及。在农村,流传着很多和节气有关的农谚,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立夏小满,雨水相赶”、“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等。这些农谚和节气紧密相连,体现出节气在农耕中的指导价值。
随着现代气象学的兴起,气象部门将气象观测资料、各类预测信息和二十四节气相融合,编制农业气象历或农事活动表,把古代节气经验和现代科技手段合二为一,彼此补充,互为参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
节气在作用于农业之外,还演变为喜闻乐见的民俗。《礼记·月令》明言:周朝时立春要“出土牛,以送寒气”。民间“打春牛”便是源自于此。这一习俗历代沿袭,唐宋尤甚。男子“鞭春”,祈祷风调雨顺,女子“戴春”,祝愿生活美满,这一习俗展现出蓬勃的生活张力。
每年清明,是人们踏青祭祖的日子。唐朝诗人杜牧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表现了清明节气的特殊气氛。从商周到汉初,以冬至为岁首。在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冬至是祭祖的日子,而大陆民间仍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节气和生活的交融,给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原创的节气,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古代天文事业的发展水平,集时候、气候和物候于一身,凝聚了自然节律变化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历时千年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二十四节气依旧对社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作者:计白当黑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四川省生物研究所情报资料室 《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形成的》
【2】唐汉良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道理》
【3】自 乐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名称的由来》
【4】王景义 《浅议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和应用》
【5】翟通毅 《独特的二十四节气》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