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著名的侨乡。千百年来,数以百万计的福建人漂流过海,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他们及其后代为了生活打拼,上演了一段段充满血泪的传奇故事,走出了许多事业有成的杰出人物。比如,我们即将提到的这位人物。
他叫林文庆。
林文庆夫妇
林文庆的祖籍是福建省海澄县,1869年出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华侨家庭。不幸的是,他10岁丧母,16岁丧父,沦为了孤儿。幸运的是,他的祖父母尚还健在,承担了抚养孙子的责任,艰难地将林文庆拉扯长大。
更幸运的是,福建华侨非常团结,在新加坡修建了福建会馆,里面附设了一所学堂,为贫穷的华侨子弟提供最基本的教育。就在这所学堂里,林文庆学习了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新加坡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英语,林文庆在学习《四书》《五经》后,也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新加坡老照片
林文庆聪明好学,考上了新加坡鼎鼎有名的莱佛士书院。在莱佛士书院里就读的学生,都是“学霸”。林文庆在这个“学霸”云集的学校里,依然表现得非常抢眼。1887年,18岁的林文庆获得了一份英国女王奖学金,并带着这份奖学金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
林文庆创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记录——他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女王奖学金奖学金的中国人。
几年后,林文庆拿到了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两个学位,被英国剑桥大学聘用,专门研究病理学。
英国剑桥大学
然而,林文庆不愿意在英国工作,选择回到了新加坡。
回到了新加坡,林文庆开了一家诊所行医,悬壶济世。他医术高明,辨证施治,很快就成为新加坡有名的医生。1894年,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亲自赠送了一幅匾额给林文庆,上面写道:“上追二千年绝业,洞见症结,手到春回。”
在新加坡,医生属于备受尊崇的职业,社会地位很高,可林文庆并不想一辈子从事医生行业。他有更远大的理想,要医学界、教育界、政治界、商界都闯出一番名堂来。
林文庆说到做到。
他与新加坡著名律师宋旺相合作创办了《海峡华人杂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参与设立了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华女校;他带头剪掉辫子,并在华人中发起剪辫子行动,反对妇女缠足和吸食鸦片等恶习;他参与创办了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今新加坡医学院);他投身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曾经担任过新加坡立法院华人议员、市政府委员、内务部顾问,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他先后创办了新加坡华人商业银行、和丰银行、华侨保险公司等……
林文庆还将巴西橡胶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种植,获得了成功。正是在林文庆的影响下,另一名福建华侨陈嘉庚先生投身橡胶种植,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橡胶大王”。陈嘉庚却尊称林文庆为南洋橡胶之父。
陈嘉庚
陈嘉庚是一位爱国华侨,在事业有成后努力回报桑梓。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并聘任教育部参事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由于陈嘉庚与邓萃英在教育理念上有较大分歧,再加上邓萃英不愿意放弃在教育部的任职,两人的合作并不愉快。邓萃英任职不到半年,就辞职而去。这时候,陈嘉庚想到了林文庆,接连拍了几封电报给林文庆,邀请他出任厦门大学校长。
当年6月,林文庆回到福建,出任厦门大学校长。此后,林文庆当了16年厦门大学校长。
林文庆在英国知名院校留过学,又在新加坡参与创办过大学,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他认为,要将厦门大学办成一流的大学,就得聘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知名教授。为此,林文庆聘任了福建老乡林语堂担任文学院长,并通过林语堂的关系,聘任到鲁迅、顾颉刚、孙伏园、沈兼士等到厦门大学授课。厦门大学一时人才济济,大有名校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