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愤怒的晚清:鸦片战争明明打了败仗,朝廷却认为是个“胜仗”

2020-09-14 19:29:10 作者: 让人愤怒的晚

只要提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国人都会咬牙切齿痛骂当时的满清政府无能,使得中国沉沦于“割地”的万劫不复境地。但是,如果让时间回到当时,还会惊奇地发现,满清朝廷的上下竟然都沉醉于自己编织的“胜利”之中。

历史文献中,真实地保留了当时君臣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很多官员居然因此升了官。

而这其中,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版本呢?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这场技术革命,让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的“霸主”。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英国只是“岛夷”,怎能和“天朝”相提并论呢?

然而,当时的中国,朝政腐败,百姓愚昧,经济停滞,军务虚废。最可怕的是,大家都感觉良好。甚至,当英国几十艘战舰开到家门口时,还都一厢情愿的认为,大清朝必胜无疑。

结果,英军“压倒性”获胜。

在1840年的第一战中,不到10分钟,舟山首府定海沦陷......

时任两江总督伊里布在云南任职时,由于,成功镇压少数民族叛乱,被“钦点”走马上任,总管浙江沿海军务。在他看来,这些英军和云南叛军,没什么区别。只是,事与愿违,他发现自己根本打不过人家。

但是,伊里布在皇帝面前夸下了海口,势必捉拿“夷酋”,那该怎么办?于是,伊里布采取缓兵政策,暗中和英国人谈判。在他和英军谈判的过程中,谈起了“交易”,意思就是:只要双方都下得了台,大家都过得去,伊里布就可以“教我们奏得大皇帝”。

只是,英军要的不只是“交易”。伊里布一边要应对朝廷的“催战”,一边还要面对强大的英国人,一时手足无措。这时,来了机会。英军一名上尉带着一个士兵在海边勘测地形,被当地的渔民捕获。伊里布以人质为筹码,再度和英军谈判撤军一事。

这次,英军同意了,而真实的原因,却是他们准备南下攻打广州。

定海虽被收复,但是,这个过程传到道光皇帝的耳中,却成了另一个版本。伊里布说:我军抵达定海后,对方“免冠服礼”,全速撤退。听起来,就像是英军害怕清王朝的“恩威”,主动交献城池。单从字面理解,只会以为中国打了胜仗。

然而,满清口中“撤退”的英军,却从虎门到广州,一路轻松击败清军。他们占据了广州城周围的炮台及制高点,用火炮攻击城内的清兵。这时,清军统帅奕山也做了相同的事:私下和英国人“谈判”。

对方提出了五个条件,其中,要求所有军队退到广州城60里以外,并在规定时间内,向英方交纳600万银元,作为他们撤到虎门外以及相关要塞的交换条件。同时,还要赔偿英国商馆和一艘西班牙帆船的损失。

其实,这艘船是英国用来“运输”鸦片的。

对于这个要求,奕山居然答应了,但是,要怎样才能瞒过皇帝呢?

于是,又多了一个故事。

奕山说:为何英军敢发动战争,其实,是朝廷不同意和英国开展贸易,导致货物流通受阻,中国商人欠下了大量货款。而战场上双方交火,故而“不能传话”,实属误会。他们只是想将“商欠”追回,和中国继续进行贸易。

这个故事,将一个败仗,完全扭曲成了因“通商”而发生的“误会之战”。至于“退兵”的解释,只是被说成了“避免在城内惹是生非”。

于是,此事告一段落,奕山升官,他保举的500多名官员也连带升官了。

但是,道光皇帝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场战争到底是因为“拒绝贸易”还是“烧鸦片”引起的?于是,林则徐被大家集体“讨伐”。

林则徐先被革职后降为四品卿衔,再因广州战败被发配新疆伊犁。和家人告别时他悲愤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何尝不是当时官场的一个现实写照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