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初为刘焉部将,曾任蜀郡丞,刘璋继位后,甘宁与沈弥、娄发起兵叛乱,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曾射杀江东大将凌操,但未受重用。后率部投奔江东,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袭曹营,智勇双全,战功显赫,深得吴主赏识,后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夷陵之战时,被蜀国蛮将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此后逃到一棵大树下坐着死去。
徐盛:文向,琅邪人,因战乱客居江东,由孙权所设“招贤馆”登用,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丕伐吴,徐盛与丁奉一起率军迎敌,并用火攻之计大败曹丕。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
潘璋:字文珪,东郡人,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关羽败走麦城时,潘璋于小路擒获关羽,并夺取了青龙偃月刀及赤兔马,夷陵之战时为关兴所斩。
丁奉:字承渊,庐江人,擅长以手飞石,年轻时做小将,前期多次与徐盛搭档出战,多次跟随其他将领征伐,经常勇冠三军,曾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帐下,骁勇且有计谋;曹丕伐吴期间,张辽保护曹丕撤退时,丁奉用箭射中了张辽腰部,使张辽回营后旧伤迸发、不治而亡。后期丁奉在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解救寿春、诛杀孙綝等事件中屡有建树,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是吴国四朝元老、重臣。
孙权账下不可忽视的10员儒将团队,武勇不足,但统兵有方
朱治:字君理,丹阳人,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为孙坚旧将,后随孙坚、孙策征战,孙坚阵亡后,孙策附袁术,朱治、吕范为之定计,用玉玺向袁术借兵夺取江东。孙策平定东路后,任命朱治为吴郡太守,收军返回江东。后来赤壁之战,大都督周瑜令朱治、吕范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军,累拜吴郡太守。
诸葛瑾:字子瑜,琅琊人,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诸葛瑾年轻时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其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吕蒙病逝后,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吕范:字子衡人,年轻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随孙策、孙权征伐四方,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将其比之于东汉开国元勋吴汉。吴国建立后,吕范累官至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黄武七年,吕范被拜为大司马,未得授官,便已病逝。
吕岱:字定公,广陵人,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在其手下做事。曾以督军校尉与将军蒋钦等领兵征讨作乱的贼寇吕合、秦狼,并生擒之,被任为昭信中郎将;后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贼寇王金的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平定九真太守士徽的叛乱,晋封为番禺侯。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
骆统:宇公绪,乌伤人,骆统曾任乌程相、郡功曹、行骑都尉、中郎将,升偏将军、濡须督,封新阳亭侯,合肥之战时,保孙权冲出重围;陆逊征战夷陵,帮助陆逊火烧刘备兵营,再立战功,陆逊认为东吴诸将中唯有骆统文武全才,又性情随和,因此,陆逊常和骆统共商大计;濡须口之战,骆统领兵前去助濡须督朱恒,斩杀了魏将常雕;凌统死后,他的一万余军马也都归骆统领;后官拜新阳亭侯,拜濡须督。
步骘:字子山,临淮人,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又都督西陵。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是表现得十分恭敬,后代陆逊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