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少时避乱至交州,师从刘熙。士燮归附孙权,召其为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太守。后从征至九真,回朝任谒者仆射。后历任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选部职任。243年,薛综去世。薛综是当时名儒,著有诗赋难论数万言,集为《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
李异:有万夫不当之勇,属武卫都尉孙桓,刘备攻吴,破蜀将詹晏、陈凤,曾与张苞大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后张苞马中箭而落地,李异正要斩杀张苞时,被关兴一刀劈于马下。
刘阿:孙吴将领,刘备伐吴时,率兵抵御刘备大军,于夷陵大破蜀军,后率兵伐魏,败归。
芮祉:字宣嗣,扬州丹阳郡。从孙坚征伐有功,先后任九江太守、吴郡太守,有治绩。
芮良:芮祉之长子,曾随孙策平定江东,策任其为会稽东部都尉。
芮玄:字文表,扬州丹阳郡人。芮祉次子,芮良死后,领良兵,拜奋武中郎将,封溧阳侯。
徐详:字子明,吴郡人,吴都尉,曹操征讨孙权,双方大战于濡须口,孙权遣都尉徐详为使者,向曹操请降,为日后的大局作准备。
周贺:孙权时期的将军,孙权组建了规模“浮舟百艘”的舰队,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为统帅,前往辽东返航时触礁,靠岸后为魏将田豫所杀。
文臣13员,无绝顶智谋之士,但内政均为一流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汉末避乱江东。孙策在江东创业时,辟张昭为长史,以管仲视之。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张昭性格严肃,对孙权多有直谏。赤壁之战之际,张昭主降,孙权深感失望。但此后仍对孙权各项决策发挥重要作用。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文学家,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征讨江东,亲顾张纮家中,请出为自己划谋。江东平定后,张纮奉命去许都上表。恰逢孙策死去,张纮说以利害,劝曹操不要加兵江南。曹操平定荆州,赤壁鏖兵,张纮等文官主张降曹。后来谏孙权迁都秣陵,不久病故。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把都城迁到秣陵。
朱桓:字休穆,吴郡人,初为余姚长,讨伐当地山贼,所到之处,山贼都平定,夷陵之战后,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火攻曹泰,斩常雕,擒王双,重挫曹仁军队。曹休伐吴时,周鲂引诱曹休出兵皖城,朱桓为右督,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庐江主簿打算开城迎接吴军,全琮和朱桓率军接应,但事情败露,被迫退军。退军时吴军渡河,魏军打算出击拦截,但见到朱桓押后,于是不敢出击。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
朱然:字义封,丹阳人,朱治外甥,后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贺齐:字公苗,会稽人,贺齐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讨平叛乱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深受孙权器重。后来在与曹魏的多次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官至后将军,并领徐州牧。他生性奢靡,尤其军事方面,兵甲器械极为精良,所乘的船只奢华至极。
宋谦:曾于神亭岭一役中与黄盖、韩当等人一同保护孙策,与太史慈相遇。后于合肥之战中与张辽战,夷陵之战中宋谦为陆逊的下属,大破刘备。
贾华:孙权的部将,使一杆方天画戟,曾于孙权初次攻合肥时与宋谦共同护卫孙权。此后吴国太与刘备在甘露寺相见,孙权令贾华领三百刀斧手欲害刘备,然此计未获成功。
全柔,东汉灵帝时举孝廉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时他弃官归乡,后孙策入吴,起兵投奔,被任命为丹阳都尉,后为桂阳太守。